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MC-CDMA)是一种消除符号间干扰的有效技术,它结合了OFDM和CDMA的优点,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文章介绍了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特点,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CDMA(码分多址)已经成为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CDMA系统引入的软切换技术和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提出的崭新的接力切换技术,给CDMA系统的通话质量、系统容量等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软切换技术和接力切换技术也成为了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CDMA移动通信具有高抗干扰性能,本文就CDMA扩频通信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 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干扰特性 ,论述一种基于 S- CDMA(同步码分多址 )技术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案。对 S- CDMA的特点和系统的组成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并详细分析了系统在实现时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CDMA(码分多址 )是新一代的无线多址通信技术 ,它引入了许多新概念 ,具有许多新特点 ,码符号交织是其关键技术之一。研究了 CDMA系统接入信道码符号交织技术在 TMS32 0 C3x上的实现方法 ,在计算机上对其进行了软件模拟 ,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码分多址通信技术是移动通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小波分析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将小波变换运用到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已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总结了这方面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介绍了基于小波包的DS-CDMA及正交小波包分复用(OWPDM)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双正交小波包不等速率OWPDM-CDMA系统模型,最后给出了小波分析在CDMA系统中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CDMA(码分多址)是由多个码分信道共享载频频道的多址连接方式,在移动通信、个人通信及宽带无线接入领域是最有竞争力的多址连接技术。为此,在介绍IS-95码分多址标准的反向接入信道的基础上,分析了IS-95反向接入信道的基本特点和性能参数,给出了采用SystemView软件仿真反向接入信道链路的方法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多载波CDMA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是一种消除符号间干扰的有效技术.它结合了OFDM和CDMA的优点,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多载波CDMA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它们的特性比较,然后分析了MC CDMA与DS CDMA之间的关系及MC CDMA与OFDM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CDMA网络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简称为CDMA)移动通信网络有容量配置灵活等诸多优点。文章研究的是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技术,包含优化方法,以及系统的参数分析,系统故障判断和解决方案等。  相似文献   

10.
码分多址 (CDMA)扩频系统中扩频码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扩频码中使用较多的m序列特性 ,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出了一种符合码分多址 (CDMA)要求的扩频码Gold序列特性及其产生方法。  相似文献   

11.
CDMA     
CDMA 是码分多扯技术(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的缩写,与 GSM 同属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为模拟技术),最早由美国高通公司于1985年推出。CDMA 是一个大概念,比较复杂,目前用得比较多的种类有:CDMAONE(流行于日本的一个品牌或商号),是一个用 IS—95CDMA 的数码电话。CDMA 窄带码分多址,或简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增加基于码分多址(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增加基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国家3G牌照发放,标志中国信息化步入3G时代。  相似文献   

13.
码分多址(CDMA)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已发展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本文基于IS-95规范标准,介绍了CDMA系统的通信原理,剖析了CDMA系统的前向链路信道和后向链路信道结构;基于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各功能模块进行建模与仿真;以前向业务信道为例设计出一套完整的CDMA动态仿真系统,详细分析CDMA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及信号处理过程,并对不同的信道环境下误码率特性及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4.
频率分集MC-CDMA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基带发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进而提出 一种系统的通用矩阵分析模型。对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单用户理论误码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一 种新颖的单用户误码率分析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多载波频率分集CDMA系统在无线宽带数据传输中 性能大大优于CDM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将正交频分复用 (OFDM)与码分多址 (CDMA)相结合 ,构成MC CDMA系统。在简单讲述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译码器结构的基础上 ,将这两种编码方案应用于MC CDMA系统的下行链路中 ,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6.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后来由美国高通公司更新成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  相似文献   

17.
频率分集MC-CDMA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基带发射、接收信号模型以及多径Rayleigh衰落信道模型,进而提出一种系统的通用矩阵分析模型。对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单用户理论误码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单用户误码率分析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多载波频率分集CDMA系统在无线宽带数据传输中性能大大优于CDMA,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一种结合空时编码的MC-DS-CDMA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时编码技术通过空间和时间分集接收能有效增加信道容量。多载波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 (DS- CDMA)技术将一个宽带频率选择性信道划分成多个频率非选择性子载波 ,在子载波上并行发送信号 ,能有效地抑制信道的多径衰落。该文将空时编码技术和多载波通信相结合 ,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多发射天线的 MC- DS- CDMA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 ,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分集技术 ,从而降低数据传输的错误 ,提高信道容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新系统的性能优于传统的 MC- DS- CDMA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因此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将得到快速发展。处先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宽带移动卫星通信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利用该信道模型对市区,郊区,农村3种环境及不同卫星仰角下多用户宽带DS-CDMA系统的下行链路误码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码分多址接入(CDMA)系统中最优多用户检测的指数计算复杂度问题,结合CDMA通信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进化规划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来改善进化规划易于出现早熟收敛的缺点。实验表明,该多用户检测方法在抗多址干扰的能力和抗远近效应的能力都优于进化规划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