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与石炭纪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在晚泥盆世一石炭纪为远离陆棚边缘的陆棚内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环境。在总体上以海平面直升为主的海侵过程中,它受到全球性海平面升降及构造作用诸因素的影响,其相对海平面曾出现过两次快速下降和两次缓慢的小幅度下降。将晚泥盆世-石碳纪海平面变化划分为5个周期旋回,依据这4次海平面下降导致地层间的不连续面,可把上泥盆统一石炭系划分为5个相互独立的地层层序。5个层序无论在形成环境还是在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2.
对岩芯进行观察与描述,对测井曲线与岩性的岩-电关系进行对比,对地震反射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层序地层学对连井剖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纪地层内反映海平面变化的地层旋回性十分清楚;按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石炭纪地层中可识别出6个层序边界,相应地划分出5个层序,其中至少有2个Ⅰ型层序;在Ⅰ型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发育较差,主要为侵蚀沟谷充填体系及山前的扇体系;海侵体系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而高位体系域则表现为西南以碳酸盐岩为主,向东北则逐渐过渡为广泛的碎屑潮坪或沼泽;自生屑灰岩段沉积时开始,巴楚地区西南缘构造沉降速率明显加快,沉积厚度加大,碳酸盐岩的含量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南方发育的中二叠统地层最为完整,该台地浅海环境的碳酸盐岩地层对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重构尤为重要.湖南省西部桑植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地层旋回发育,是层序地层分析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的理想地层.本文通过地层的旋回性分析,将栖霞组和茅口组下部地层划分出三个三级层序S1、S2和S3.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相和相对水深分析结果,重构出桑植地区栖霞期至茅口早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该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叠加四级海平面波动,与全球三级绝对海平面变化旋回有着良好吻合性,说明该区栖霞期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绝对海平面变化有关,主要受晚古生代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影响,反映二叠纪冈瓦纳大陆百万年级别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沉积学、生物地层学、测井地层学及地震地层学,对东海盆地第三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东海盆地第三系可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层序组)和12个三级层序以及若干次一级层序。在三级层序中,Ⅰ型层序7个,Ⅱ型层序5个,平均年限5.3Ma,它们代表12次三级周期海平面变化产物,其中最高海平面期为伊普雷斯晚期,最低海平面期为鲁珀利早期。根据有孔虫带和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它们大致可与全球同期海平面旋回相对比。  相似文献   

5.
藏北雁石坪地区夏里组米级沉积旋回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北部雁石坪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是一套以砂岩、泥岩为主夹少量灰岩、膏盐岩组成的潮坪环境沉积,以发育极好的米级旋回为特征。根据地层颜色、岩性及岩相将此套地层划分成85个米级旋回,分为碎屑岩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型2种类型。其中碎屑岩型旋回包括12种亚类型,碎屑岩-碳酸盐岩型包括2种亚类型,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颗粒向上变细、沉积环境总体向上变浅,以潮汐的"正粒序"为特征。通过频谱分析技术对米级旋回叠置规律研究发现,夏里组中主要旋回与米兰科维奇旋回周期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该套旋回地层的形成受米兰科维奇旋回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皖西南地区的宿松-东至一带泥盆-三叠系露头剖面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划分了沉积层序和沉积体系域,探讨了界面性质、层序类型及层序特征,并对其相应的沉积环境、沉积相进行了分析.根据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等成果,将泥盆-三叠系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层序和29个三级层序.一级和二级层序在沉积相序上总的趋势表现为由浅到深再到浅的变化,且与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吻合;三级沉积层序海平面上升和下降往往受区域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和冰川事件等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华北地台广泛分布的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特征,以及寒武纪Ⅱ级海侵背景下的鲕粒灰岩与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在新的年代地层框架与层序地层理论框架下,依据地层记录所反映的沉积相叠加样式与岩性变化代表的米级旋回性特征变化,将河北井陉上坪寒武纪地层划分为7个Ⅲ级层序,自下而上依次为DS_1到DS_7。该剖面存在2个特殊的地层学与沉积学现象:凤山组DS_6发育厚层块状鲕粒灰岩,代表该区域芙蓉世发育颗粒滩相沉积,与周边寒武系有明显差异;同时,该剖面自徐庄组DS_2、张夏组DS_3、凤山组第一个Ⅲ级层序DS_6均发育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成为研究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期的代表实例。徐庄组中部凝缩段以下的红层+白云质沉积以及其上部的泥岩薄层+碳酸盐岩的淹没不整合层序序列,分别代表相对海平面上升期碳酸盐台地的发展期和成熟期。上坪寒武系剖面芙蓉统鲕粒灰岩是华北地台寒武系颗粒滩相沉积展布特征的差异性对比实例,该剖面寒武系中上部发育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序列为Ⅲ级层序中相对海平面下降阶段的特殊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T区块D-F油田M1油藏进行了层序划分,并建立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认为M1层为1个四级层序,可划分为M1-Zone、M1SS-1、M1SS-2和M1SS-3共4个五级旋回。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岩心中的潮汐韵律层理、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生物遗迹等证据,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沉积相平面及纵向展布特征和沉积相演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整体为海侵体系域,沉积相类型为潮控河口湾沉积和陆棚相沉积,潮控河口湾沉积主要发育在M1SS-1、M1SS-2和M1SS-3旋回,微相类型主要有潮汐砂坝沉积、潮汐砂坪沉积、混合坪沉积及潮汐水道沉积等。陆棚相沉积发育在M1-Zone旋回,微相类型包括陆棚砂沉积和陆棚泥沉积。进一步分析沉积相展布和沉积环境特点,推断其沉积模式为河流相和潮控河口湾相—完整的潮控河口湾相—潮控河口湾相和小规模的陆棚相—发育含海绿石砂岩和泥岩的陆棚相。  相似文献   

9.
利用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对比和构造格局研究基础上,从点-线-面的沉积相分析入手,将中泥盆世分为艾费尔期、吉维特期两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中泥盆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中泥盆世东北地区艾费尔期沉积环境多为浅海陆棚相碎屑岩沉积及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佳木斯-松嫩微板块部分地区及额尔古纳-兴安微板块为古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哈诺敖包一带为滨海沼泽相沉积。吉维特期出现大规模海退,主要表现为:研究区南部沿西拉木伦缝合带一线未见沉积;延寿县马鞍山福兴屯一带发育福兴屯组湖相沉积;兴安海区西南段东乌珠穆沁旗一带的塔尔巴格特组表现为进积-加积型层序,由艾费尔期泥鳅河组浅海沉积过渡为滨海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10.
依据钻孔岩芯和测进资料,对钽西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研究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鲁西表海沉积序列中不同级次旋回相互叠加,具有特征的低频(Ⅱ~Ⅲ级)和高频(Ⅳ~Ⅵ级)层序叠加样式;这种相互叠加的旋回结构受控于相互叠置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即复合海平面变化。海平面变化周期表现出非对称式突发性上升到缓慢回落的节律性,形成了不对称的旋回记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振型时,结构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M/M/·排队系统的忙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关于排队系统已有很多文章 ,但是 ,讨论忙期的文章却很少。 1977年文献 [3]讨论了排队系统GI M nk阶繁忙期的分布 ;1993年文献 [4 ]考虑排队系统M M ·的忙期 ,给出了k阶繁忙期的均值和忙期的数学期望。 1993年文献 [5 ]给出了排队系统M M n和Geo Geo n的k阶繁忙期的分布和前两阶矩。这里给出排队系统M M·的忙期的LST和前两阶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周期函数存在最小正周期的一个新定理,并给出最小正同期下界的估计.  相似文献   

14.
带启动-关闭期的多重休假M/G/1排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多重休假带启动一关闭期的M/G/1排队。给出稳态队长和等待时间分布的母函数及其随机分解结果,并给出附加队长和附加延迟时间的PH的封闭性,推导出忙期、全假期和在线期母函数和均值。  相似文献   

15.
从周期,拟周期和概周期的定义出发,严格地证明三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金属轧制的变形理论,在横列式轧机生产工艺条件下,设计出一套双边等周期变断面的扁钢孔型系统、组合式轧辊及轧件周期同步调整机构。按本设计,在横列式轧机上成功地生产出符合YB2006——78标准的矿用周期扁钢。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认为第二语言习得中存在类似第一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或敏感期),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有很大问题,与其持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观点,还不如放弃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8.
周期函数及其最小正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周期函数及其最小正周期的若干问题.全文分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关于最小正周期的一般理论,得到了周期函数有最小正周期的充分必要条件,也获得了“至少在一个点连续且不恒等于常数的周期函数必有最小正周期”的结论;第二部份分析了两个周期函数之和的最小正周期的问题,给出了其一般表达式;第三部份讨论了周期函数与某些类型的非周期函数构成的复合函数的非周期性问题,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9.
排队系统Geo/M/n的k阶忙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排队系统Geo/M/n的k(k≥0)阶忙期,获得了此系统k阶忙期的分布和前两阶矩的简单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分流河道的发育演化对扇三角洲整体的发育演化有重要影响,水体深度影响着分流河道的发育,因此研究水体深度变化对分流河道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扇三角洲整体的发育演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通过水槽实验探究,表明湖平面下降促进分流河道的聚流,并使河道数目急剧下降,进而使扇三角洲向湖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而沿岸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同时垂向加积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