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尾松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重要的造林树种。介绍了马尾松育苗技术:适时采种、整地作床、种子消毒、及时播种、做好苗期管理。造林技术:选择适宜地域、合理密度,做好整地、掌握栽植时间,采取植苗方法,做好补苗和幼林管护。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制浆造纸材良种选育目标及不同变异层次选择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7个试验点12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及2个试验点11年生优树子代测定林为基础材料,在研究马尾松主要性状不同层次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对马尾松制浆造纸材良种选育目标及在不同变异层次的选择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马尾松制浆造纸材的良种选育应以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作为主要指标,首先进行种源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林分和个体的选择。种源选择以材积生长为主,不同的造林区应用不同的最适种源分布区南部选用的优良种源来自该区域内;分布区中部选用的优良种源来自南部种源及中部区域内南部的一些种源;而分布区北部造林应选择分布区中部(特别是北纬26.5°~28.0°区域内)的优良种源。林分选择仅以生长量作为主要指标。而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在林分内个体的选择中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沈宏英 《广东科技》2014,(16):148-149
通过对4年生杉木组培苗和杉木三代种子园良种造林林分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相似,经营措施相同情况下,杉木组培苗造林的林分比杉木三代种植园良种造林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提高26.8%、30.7%、85.3%。具有生长快、郁闭早、林分整齐等特点,优良性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鸡油菌菌根浸染对造林过程中马尾松生物量及净碳储量的影响,采用非灭菌接种法研究了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林分特征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生物量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净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鸡油菌菌根浸染的马尾松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处理组马尾松全株平均生物量为2.555kg,比对照组多0.2kg(P0.05);处理组平均每株净碳储量为1.16kg/株,比非处理组高0.1kg/株(P0.05)。说明鸡油菌人工浸染马尾松后,能在新造林地的环境里与马尾松维持良好的共生关系,同时促进马尾松生长,可为困难地造林提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罗福全 《广东科技》2011,20(8):47-48
造林技术就是科学造林的手段,为了达到造林目标,通常采用一系列合理的培育措施,主要包括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结构、精细种植和抚育保护等.按速生、丰产、优质、高效要求营造林,即需采取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结构、精细种植和抚育保护等合理的培育措施,才可达到科学造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林恩 《科技信息》2008,(20):311-311
在闽南沿海山地开展火力楠马尾松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与马尾松混交是成功的,是闽南沿海贫瘠山地培育火力楠用材林和植被恢复较为理想的混交造林类型。其适宜的混交模式为:混交比例1火力楠:2~3马尾松,混交方式为行状或插花状(星状),造林初植密度为4995/hm^2-6660/hm^2;并根据种间关系、林分郁闲度及立地条件等因素,在10年生左右时,适量进行间代,最终保留密度以1600株,hm^-2-2000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福建省生产上正在推广的12种马尾松品系对松材线虫Bursaphelo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He的抗病情况,选用厦门岛内分离的松材线虫虫株进行人工皮接法接种试验,并对不同马尾松品系进行生长性状测定。结果表明,G、A、I为抗病品系,且生长性状表现良好,可以进行小面积造林,通过进一步野外测定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8.
在石砾山地开展不同类型林分造林试验,研究其持水能力和改土特性.结果表明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具有较强的持水性能,能较大地提高土壤肥力;而湿地松和马尾松纯林保水效果差,土壤肥力低.建议在石砾山地选择适应性广的阔叶树或针阔混交林造林以保持水土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尤溪县主要造林树种病虫害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出了尤溪县主要造林树种马尾松、杉木、毛竹等的病虫41种,并记述了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刘明阳  牟虹  陈庚友 《广东科技》2012,(3):161+163-161,163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山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速生且适应性强,深为山区林农喜爱。但由于马尾松能在瘠薄的立地生长,因而马尾松常被营造于地力条件差的陡坡、土层薄的石质山等地,致使林树形成低残林马尾松,在增加稀疏林套种杜英和香樟后,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促进马尾松树高生长和蓄积量。阐述的是马尾松杜英混交林、马尾松香樟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生长状况、林分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根据青海南部高寒牧区工程造林的生产实践,从科学规划、树种选择、精细整地、良种壮苗、造林密度、规范栽植、加强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促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推广工程造林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干旱严寒,风大沙多,水土流失严重,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林木生长影响很大。因此,实行科学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尤为重要。本文根据青海实际,提出了实施科学造林的建议,总结出选择立地条件和适生树种的良种壮苗,适时整地、蓄水保墒、科学造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环节,并提出了应着重抓好的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西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径级结构特征,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分析不同林龄、不同造林密度和不同气候条件的林下木本植物径级结构。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径级结构皆有不同,随着近自然恢复的进行,阔叶树密度、径级和木本植物个体之间分化程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过熟林林下木本植物个体生长分化程度最高;(2)两种造林密度中,高密度林林下木本植物株数更多,胸径分化程度更大,生境多样性更高;(3)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随着纬度的降低,马尾松人工林中龄林和过熟林林下木本植物的平均胸径增大,且生长分化程度变低。初步研究发现,马尾松人工林随着近自然恢复的进行具有演替为地带性顶极群落的趋势。相对较大的造林密度有利于马尾松人工纯林林下木本植物生长,不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径级结构有着明显影响,水热条件相对更丰富的北热带气候林下木本植物生长更好且个体分化程度更低。  相似文献   

14.
根据退耕地的特点及影响退耕还竹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地适竹、良种壮竹、适时栽植、科学爱护等措施,以提高退耕还竹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马尾松容器育苗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作了介绍,马尾松容器育苗苗木质量高,造林效果好,成活率达98.8%,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宜昌市林科所100亩马尾松种子园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表明,经营者直接收益(种子和木材收益)很低,入不敷出.但是,由于良种的遗传增益,导致的间接效益(木材增产效益)都很高,后者是前者的360.5倍.因此,对种子园经营者扶持,良种价格应采取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为对比杉木优良品种区域造林的效果,选用本地普通苗(对照组)、西山良种苗和福建组培苗3种杉木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调查1 a和3 a生长量性状.结果表明:西山良种苗、福建组培苗造林1 a和3 a生的地径、树高和冠幅显著高于对照.西山良种苗造林的地径、树高和冠幅增长量比对照分别高14.24%,34.28%和12.85%,福建组培苗高出12.88%,17.92%和23.99%;良种苗造林初期生长迅速,树高-地径生长呈线性相关;采用良种造林能显著提高幼林生长量,从而提升造林成效,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对樟子松育苗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创优林木良种培育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榆林科技》2006,(3):F0002-F0002
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位于塞上古城榆林市城南15公里处,是1979年由陕西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的西北地区唯一的樟子松良种基地,2000年7月改为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隶属于榆林市林业局。其主要任务是樟子松良种繁育,为防沙、治沙、造林、绿化服务,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柳杉马尾松不同混交模式造林试验研究表明,柳杉与马尾松混交是成功的,也是沿海高海拔贫瘠山地培育柳杉用材林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混交方式,其适宜的混交模式为:混交比例1柳杉:2—3马尾松,行状或插花状(星状)混交,造林初植密度为4995彬hm^2—6660彬hm^2;并根据种问关系、林分郁闭度及立地条件等因素,在10年生左右时,应适量地进行一次间伐,最终保留密度以1600株.hm^-2-2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