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亚甲蓝试验和比表面积试验测试泥石粉中泥粉的含量及特性.采用最少浆体理论设计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测试泥石粉掺量变化对人工砂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有一定量非膨胀性泥粉的泥石粉可以作为人工砂混凝土的掺合料;适量的泥石粉有利于改善人工砂混凝土的工作性;随着泥石粉掺量增大,人工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压强度、劈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均逐渐增大,掺入过多的泥石粉会使人工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在人工砂混凝土中掺入泥石粉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人工砂混凝土成本,并有利于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及石粉对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甘肃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资,其直接带来原材料的急剧增加,能满足要求的天然砂数量越来越少,本文通过试验分析粉煤灰、石粉含量对人工砂高性能混凝土在工作性和力学性能以及对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等级提高上的影响,确定粉煤灰的最佳掺量和石粉含量的范围;为人工砂适用于配制高品质混凝土以及更好的在市场上的使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工砂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石粉,这些石粉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试验研究了7种石粉含量(12%、15%、18%、20%、22%、25%、28%)的人工砂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根据试验结果评估了目前4种常用的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即中国建科院模型(1986)、CEBFIP模型(1990)、GZ 1993模型以及GL 2000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GZ 1993和GL 2000收缩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引入石粉影响系数分别对GZ 1993和GL 2000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高石粉含量人工砂混凝土的收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高石粉人工砂原级配混凝土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水电站建设工程,对高石粉人工砂原级配大尺寸试件混凝土干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人工砂中石粉含量,滑料级配,试件尺寸等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关性分析,其结果对工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使用人工砂逐步替代天然河砂作为建筑材料已经成为建筑的主流。本文结合贵阳市域快速铁路建设工程,分析人工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即人工砂质量控制要求,人工砂在粒形、级配、石粉含量方面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总结人工砂混凝土的配制特点,认为人工砂混凝土能满足贵州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使用要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基准黏土和基准石粉为参照,提出了含泥当量和石粉当量概念,解决了国内国际人工砂标准中未解决的"砂中含泥量和石粉含量定量检测控制"的问题,确定了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区分含泥当量和粉体含量控制指标,有效控制了含泥量,统计出配制泵送混凝土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综合参数,对混凝土及原材料的放射性、碱骨料潜在活性、抗渗、抗冻性进行了系统测试。  相似文献   

7.
人工砂中含泥当量与石粉当量的定量测定与控制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引入了含泥当量、石粉当量以及粉体含量的概念,补充完善了亚甲蓝MB值法,将人工砂中粉体的组分测定由主要是泥土或石粉的定性测定改进为含泥当量和石粉当量的定量测定,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砂,分别控制MB值、含泥当量和粉体含量,有效控制了有害组分,扩大了有益组分石粉的利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石粉含量对C25、C45、C60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早期收缩变形、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机制砂中石粉的合理含量范围.试验结果表明:中低强混凝土(C25、C45)的合理石粉含量在11% ~ 14%之间,高强混凝土(C60)的合理石粉含量在6% ~9%之间.指出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超出现有国家标准关于强度等级低于C30、C30 ~ C60、高于C60的混凝土用机制砂石粉含量分别为7%、5%、3%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探索花岗岩和石灰岩石粉对C60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碳化后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粉含量的增加,会导致C60机制砂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石粉含量为10%时具有较好的抗碳化能力;碳化28 d后,两种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其中在石粉含量为5%~15%范围内,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幅到达顶峰;碳化3 d提高花岗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继续碳化降低劈裂抗拉强度;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则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摆式摩擦法与表面回弹法,研究了水灰比、砂率、机制砂掺率、石粉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列。研究表明,机制砂抗滑性能低于天然河砂,石粉会显著改变机制砂混凝土的表观构造,各影响因素之间灰色关联排序为砂率水灰比石粉含量机制砂掺率,根据以上结论设计了机制砂混凝土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经验证此模型与试验实测值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在混凝土生产中,机制砂配制混凝土是常用的方法。机制砂混凝土具有性能好,价格合理,施工简单等优点,鉴于机制砂的组成比较复杂,石粉含量不稳定,石粉等组分影响机制砂的工作性能,研制适合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机制砂材料是目前机制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更深入理解石粉在机制砂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文章研究石粉掺量(质量分数)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压汞、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适宜的石粉掺量可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石粉质量分数为3% ~5% 时,175次冻融循环后,机制砂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在86.30% ~89...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机制砂能高性能应用,取水粉比为0.42,使用不同机制砂率的混合砂,采用掺入石粉取代水泥的方法设计人工砂砂浆的配合比,对人工砂砂浆的抗渗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孔径分布和平均孔径揭示其机理.研究表明:随着机制砂率及石粉掺量的增大,人工砂砂浆的抗渗性先提高后降低;机制砂率为66.7%、石粉掺量为10%的人工砂砂浆抗渗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增稠保水剂、膨胀剂和石粉含量对人工砂制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干混砂浆硬化浆体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及其生成物的特征等;此外,还采用全自动孔隙率分析仪(MIP)研究干混砂浆硬化浆体的总孔隙率、孔结构和分布等特性.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砂制备的干混砂浆可满足工程所需的性能要求,石粉含量、增稠保水剂和膨胀剂用量对干混砂浆性能影响显著.增加石粉含量和膨胀剂用量可提高干混砂浆的强度和抗渗性能,减小其凝结时间;随着增稠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干混砂浆的抗渗性先增加后减小,而其凝结时间则相反.人工砂中较适宜的石粉含量为12%,而制备干混砂浆所需增稠保水剂与膨胀剂的最佳量分别为3%和12%.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使用不同机制砂取代率的人工砂、采用掺入石粉部分替代水泥的方法,研究人工砂砂浆流动度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机制砂取代率的增大,人工砂砂浆的流动度优于天然砂砂浆,且其7、28 d抗压和抗折强度随着机制砂取代率的增大而增大.掺入5%的石粉可以提高人工砂砂浆的流动度及7 d抗压和抗折强度,28 d抗压和抗折强度降低幅度在10%之内.综合考虑人工砂砂浆的流动度及力学性能,建议采用机制砂取代率为66.7%及石粉掺量为5%的人工砂.  相似文献   

16.
石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延兵 《工程与建设》2006,20(6):779-780,783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紊之一。文章在用正变试验方法对石屑混凝土的砂率及石粉含量进行优选的基础上,研究了石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并回归建立了石屑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细集料的特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细集料的级配、细度模数和种类等对其和易性、力学性能等性质有较大影响,本文对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设计研究,并针对机制砂含有石粉的特点,研究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及混凝土配制、应用与同配合比河砂的工作性做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发展,致使天然砂严重短缺,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机制砂具有的石粉岩性、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和石粉等特征与天然砂不同,使其对混凝土性能具有特定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机制砂的特性出发,概述了国内外研究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耐久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山砂原材资源丰富、取材便捷,已广泛用于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山砂表面粗糙、级配差、含泥量大等特点使其在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具有一定难度。本文采用人工水洗山砂,在固定胶凝材料用量的情况下,考虑砂率、水胶比、矿物掺和料组合掺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考虑3个水平,找出各因素对混凝土标准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参数。基于最优配合比设计参数,研究山砂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方案为A1B2C2,机制山砂中含有7%至10%的石粉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20.
黄先桃  谢青青  申波  刘凯  陈松  邓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5):15735-15741
为研究石粉含量和纤维掺量对C80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本文结合Digimat和Abaqus建立2D随机骨料模型、3D纤维混凝土细观模型。将不同石粉含量、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数值模拟与同等条件下基本力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D随机骨料模型中过高(石粉含量大于5%时称为高石粉含量)的石粉含量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石粉含量越低模拟值与试验值越接近,当石粉含量为5%时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达到最佳。3D纤维混凝土细观模型中不同纤维类型对高石粉含量混凝土的强度有不同影响,与玄武岩纤维相比,铜镀纤维的掺入对高石粉含量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增幅更明显。铜镀纤维体积分数为4%和6%时均能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当体积分数为6%时,混凝土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误差小于7.1%且力学性能达到最优;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随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降低,当纤维体积率为1 kg/m3时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范围在0.4%-8.7%,但对混凝土整体力学性能的提升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