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烈红  林梅  韩慧  周骁  刘兴娣 《科技资讯》2013,(30):245-245
本文针对社区日益增多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结了近年来我们如何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学生资源,对社区缓解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家庭肺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的体会,旨在为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家庭肺功能康复锻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随机选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2个小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肺康复护理。对组间实施不同护理干预之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负面情绪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组实施肺康复护理之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负面情绪发生率指标比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性显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选择肺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且大大降低了负面情绪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3.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早期肺康复治疗的效果。将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肺康复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FVC、FEV1%)、活动能力(6MWD)及生活质量(CAT)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6MW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均显著变长(P0.05),且观察组患者6MWD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A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早期肺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活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气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基本特征.而肺功能检查对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建立更加有效的判定及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模型.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填补缺失值以及剔除脏数据.然后,利用因子分析、决策树分析及其优化方法,选取13个主成分,建立了最大树深度为3、最小父节点为10、最小子节点为1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大量实验,验证本模型的有效性,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准确率达到83%,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加上老年人生理性肺功能下降,而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部分有胸闷、气短,呛咳等不适,有的则难以坚持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吸入时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吸入时患者的不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用适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加上老年人生理性肺功能下降,而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部分有胸闷、气短,呛咳等不适,有的则难以坚持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吸入时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吸入时患者的不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用适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血脂异常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该文主要采用实验法对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对比分析运动干预与对照组的差别。结果通过6个月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肺机能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对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 COPD)是一组以不可逆和 (或 )有可逆成份的、肺内慢性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的统称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劳动能力和身心健康。据统计 ,在我国 90 %以上的慢性肺心病继发于COPD,在美国 ,COPD是疾病导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 ,因此 ,提高 COPD的护理水平对协助康复、延缓病情发展非常必要。我院 1 996年 1月至 1 999年6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 0 0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COPD病人男性 1 41例 ,女性 59例 ;最大年龄 84岁 ,最小年龄 52岁 ,平均年龄 68岁 ;病程1 0至 40年 ,平均 2 5年。其中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 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居家肺康复需求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以居家肺康复概念为指导,查阅文献并结合14名COPD患者质性访谈的结果构建条目池形成初量表,经过专家咨询、课题组讨论、预实验与正式调查形成正式测试版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经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5....  相似文献   

10.
许娟  周红梅  韩浩 《甘肃科技》2010,26(19):169-171
观察高海拔地区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47例来自海拔1517m的兰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使用NPPV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NPPV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化痰和鼻导管低浓度吸氧及呼吸兴奋剂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神志、呼吸、血压、血气分析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NPPV治疗组2h后患者神志、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与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高海拔地区NPPV能迅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患者的神志、二氧化碳潴留、缺氧情况,血气分析pH、PaO2、PaCO2、均较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重要手段,与平原地区报道的肺性脑病NPPV相比参数的设置有些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4年期间就诊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及其他有关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测评或自评,主要观察指标为生活质量情况、疾病了解程度、参与康复训练及规律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系统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明显改善(P 0.01),观察组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规律用药的比例比健康教育前提高(P 0.01),观察组规律用药及康复训练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规律用药程度、康复训练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疗效,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收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2例,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对2组患者疾病基础知识水平、呼吸专科药物药理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基础知识及呼吸专科药物药理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学者近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研究成果,从中医辨证分型、分期辨证论治、用药规律以及配伍的基本理念入手,浅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辨证论治及组方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14.
骆露莎  林梅 《科技资讯》2014,(11):240-24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而稳定期COPD的患者其良好的家庭护理干预对于预防稳定期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探究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定西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干预,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肌训练。对比肺功能指标与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复发率。①训练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与训练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T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CAT评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5),训练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103,P=0.013)。呼吸肌训练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病情明显减轻,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将70例COPD患者设一组对比试验,经数字表随机法分两组,即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总结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效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VC、FEV1、PEF、MMEF等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又以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COPD中确可取得理想效果,促进其肺功能明显改善,临床实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使用BiPAP呼吸机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30min至7...  相似文献   

18.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将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原有对照组治疗方案上给予帕罗西汀片,10mg,qd,连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6min步行试验(MWT)变化。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指标及HAMD评分下降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帕罗西汀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减轻抑郁障碍,改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抗氧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118例,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加用氨溴索患者59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加用红景天患者59例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血清学指标改变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PaO2,SOD,GSH,T-AOC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PaCO2,8-isoPGF2α,MDA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PaO2,SOD,GSH,T-AOC,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CO2,8-isoPGF2α,MD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与氨溴索均是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有效药物,红景天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自我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MWD评分、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6MWD评分以及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GRQ评分、急性发作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