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储能材料     
正先进储能技术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储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储能材料的进步。在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以及燃料电池发电技术中,需要将电能高效储存,以满足储存、调制电力输出的需求。此外,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先进通讯终端、工业节能、数据中心、电动工具、启停电源、智能建筑、通讯基站、先进武器等大部分工业、民用、军事技术领域,也需要先进储能技术。目前储能材料基础研究十分活跃,涉及针对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实现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和优化方法。方法:分析比较建筑物内部主要耗能单元的节能措施。结果实现了对BA控制系统(主要是暖通空调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网络等若干环节分级优化,从系统的各种可能结构和参数中找到最佳匹配,使整体效能最佳,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结论:确立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量管理与控制系统优化的基本出发点、优化原则及技术措施对于智能建筑节能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AS系统是实现智能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橡胶和塑料产品应用的飞速增长,在橡塑产品加工过程中,如何隔热节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橡塑隔热节能材料既要耐高温、高强度,又要隔热节能、抗震降噪,属于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总结了橡塑隔热节能材料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其导热机理,给出了材料设计优化机制,对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隔热节能材料在橡塑行业的研究、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空调能耗占整个建筑物能耗的大部分,其能耗大小是评价智能建筑设计好坏的重要指标。基于目前国内外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研究表明,智能控制技术能够解决空调系统中传统控制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智能建筑节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智能化建筑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智能建筑中智能化技术和智能材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推进建筑智能化建设的一大任务是建筑机电和弱电系统节能问题,简要概括了智能建筑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6.
智能建筑是建筑科技、施工技术、信息技术综合的产物,智能建筑的出现已经开辟了建筑领域发展的新空间,作为建筑设计者应该把握智能建筑的趋势,重新定义和定位设计工作,将智能建筑作为新时期加强建筑设计工作的平台与目标。该研究从智能建筑功能与价值分析入手,重点强调了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强化设计管理、做好结构设计、改进屋顶设计、加强节能设计等手段。以此来提升和确保智能建筑设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建筑外立面装饰材料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建筑外立面选用涂料的优势,对建筑外立面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阐述。通过研究认为,“节能减排、高效低碳、安全生态”是建筑立面装饰材料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安全性、装饰性最佳是建筑外立面材料的首选;多种材料组合利用有利于提升建筑形象,经济节能的绿色环保材料是建筑立面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提高建筑外立面装饰材料的科技含量,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针对河北省的建筑建设情况,指出河北省建筑外立面需要普及应用“高效节能、低碳环保、装饰效果好”的优质材料,要对“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及配合涂料加强研究和使用推广,从而营造安全、舒适的人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挂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提高载货比重、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国内外挂车制造业的重要发展目标.通过对轻量化材料、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挂车结构优化设计进行综述分析,讨论了挂车轻量化过程中存在的材料选取以及焊接技术问题、结构优化问题,并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挂车轻量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当前国内外能源都相对紧缺,开发新的能源和材料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新能源的开发以及节约型发展战略都是应对能源紧缺的局面,各国开展节能减排以及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是新型的清洁能源,很好地缓解了能源紧张的情况。此外,依靠太阳辐射中的红外辐射,同样产生了一些新的材料,本文主要研究红外辐射材料的开发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李亚琨 《科技资讯》2014,(12):48-49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现代建筑装饰的节能环保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节能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下面本文就基于节能环保材料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项目用地与生态用地在应用中对立统一的矛盾问题,本文通过把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增加生态用地面积,促进生态用地的连片发展及上项目要坚持节能减排的新观念应用到土地利用中去,让项目生产的废弃料变成生态用地的肥料,兼顾项目用地与生态用地的共同发展。解决项目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难以平衡的问题,使项目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最终达到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珏 《科技信息》2010,(18):329-330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更新,智能建筑的实现目标也从安全、高效、便捷拓展到绿色、环保、健康和节能。为实现智能建筑的目标,从节约水资源、环保和健康用水的需求出发,对智能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墙面生态节能板作为新型墙面绿化材料的可行性,通过对植物群落建立、植物根系生长以及保温隔热特征三方面的试验研究,得出以下试验结果:(1)种植紫穗槐的墙面生态节能板,在一年的生长季内植株株高和盖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于9月份达到最大值;(2)紫穗槐在三年内主根长显著减小,主根茎、侧根数、侧根茎呈不显著增大;(3)墙面生态节能板内温度比大气温度的变化缓慢,高温时段低于大气温度,低温时段高于大气温度。以上结果表明:墙面生态节能板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支撑,建立起具有良好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健康群落。植株根系生长缓慢,主根不发达,不侵蚀墙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保温隔热,实现生态节能。  相似文献   

14.
浅谈居住建筑室内装饰中节能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倡室内居住环境的低碳环保,充分做到节能生活,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室内装饰中,通过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装饰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大大降低碳的排放量,降低能耗。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新型环保节能装饰材料的发展迅速,使用节能环抱材料的意识日益加强,在室内装饰环保节能这一领域,有着显著的成果。市场研究表明:在室内装饰行业,节能环保材料更能得到人们的亲睐,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墙面生态节能板作为新型墙面绿化材料的可行性,通过对植物群落建立、植物根系生长以及保温隔热特征三方面的试验研究,得出以下试验结果:(1)种植紫穗槐的墙面生态节能板,在一年的生长季内植株株高和盖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于9月份达到最大值;(2)紫穗槐在三年内主根长显著减小,主根茎、侧根数、侧根茎呈不显著增大;(3)墙面生态节能板内温度比大气温度的变化缓慢,高温时段低于大气温度,低温时段高于大气温度。以上结果表明:墙面生态节能板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支撑,建立起具有良好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的健康群落。植株根系生长缓慢,主根不发达,不侵蚀墙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保温隔热,实现生态节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节能环保材料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出发,阐述了节能环保材料在未来建筑中的优势,并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是由国家“2 1 1”重点学科物理化学学科下属的福州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与相关企业联合承担建设和运行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目前 ,中心研究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特色与优势的是信息记录材料、生物与医用材料、纳米传感材料、环保生态材料等 ,主要技术成果有“福大赛因”抗癌光敏剂、用于CD -R光盘的酞菁类记录材料和纳米陶瓷气敏传感材料。中心目前承担的研发项目有国家科技部重点 (攻关 )计划项目 ,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与企业联合开发的产业化项目等。中心按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是建筑业面对的一大课题.在建筑材料中,一些重金属和石棉、铅等成分正在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结实耐磨、重量轻、可被生物降解或可被循环使用的建筑、装饰材料.文章就是从节能环保材料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前景出发,阐述了节能环保材料在未来建筑中的巨大优势,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材料控制管理目前在化工行业中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及使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本篇主要介绍了神华宁煤集团煤基烯烃项目材料控制管理的定义与职责以及其理想和原则,根据烯烃项目的实际对材料控制管理基本流程分三个阶段做了介绍并提出了优化及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智能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  贾淑红 《科技信息》2011,(17):I0024-I0025
本文通过对智能建筑节能的现状研究,分析了我国智能建筑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对策,阐述了楼宇自控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