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树新梢萌发过程中贮藏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对1年生杨树无性系797杨春季芽萌发阶段皮层、木质部和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及营养贮藏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体内(木质部、皮层、根部)蛋白质含量在芽萌发期间处于最低水平;木质部和皮层是杨树越冬期间贮藏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杨树新梢萌发期间贮藏蛋白质组分变化最明显的是36、32、181、6 kD等蛋白,其中36、32 kD蛋白在萌发前均可以清晰地辨认,叶子展开4周以后逐渐消失,而18、16 kD两种蛋白仅在发叶期间出现,之后完全消失,36、32 kD蛋白是杨树营养贮藏蛋白质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显微观察和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银杏(Ginkgo biloba L.)枝条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蛋白质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贮藏蛋白质含量在银杏越冬期间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到翌年春季芽萌发时,贮藏蛋白质迅速转移再利用;新梢生长到了夏末秋初,又重新开始积累贮藏蛋白质。银杏枝条贮藏蛋白质组分可分为高分子量、中分子量和低分子量3类;变化最明显的是高分子量的45kD蛋白,其在芽萌发前可以清晰地辨认,展叶后逐渐消失,因此,45kD蛋白可能是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3.
砂海星酸性粘多糖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碱提法结合酶解法从砂海星中提取酸性粘多糖.粗品经三氯乙酸和二次酶解除蛋白后,用42%和80%的乙醇分级沉淀分别得到多糖Ⅰ和多糖Ⅱ,其总糖含量分别为71.6%、80.4%,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2%和1.38%.多糖Ⅱ依次用离子交换层析(DEAE-52)和葡聚糖凝胶(G-50)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分子中带有比较均一的电荷,硫酸基离子鉴定反应为阳性,并且组分比较单一;用葡聚糖凝胶(G-100)对其分子量进行测定,其平均分子量约为12kD.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分析、比较、评价皖产半夏和全国主产区半夏质量。方法比色法、电位滴定法测定安徽及全国主产区半夏氨基酸、有机酸、多糖、蛋白质及生物碱含量,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半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产地半夏药材5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适用于半夏药材内在质量特征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pH梯度等电点聚焦-SDS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莽山烙铁头粗毒进行了分析,通过银染法显色,电脑软件识别出约40个蛋白质点.其中分子量超过130 kD的蛋白质点很少,分子量90 kD~10 kD的区域均有蛋白质点分布,分子量34 kD区域的蛋白质点较为密集,且它们的含量明显较高.从蛋白质点的等电点分布范围分析,偏于碱性端的蛋白质明显多于酸性端的蛋白质,且分布在中性偏碱(pH 7~8)的区域.质谱数据的数据库搜寻结果表明:莽山烙铁头蛇毒中含有类凝血酶组分、纤溶酶组分、血小板聚集蛋白、抗血小板聚集蛋白和平滑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等组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蛋白质提取方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条件对家蚕卵蛋白分离效果的影响。分别用裂解液提取法、TCA沉淀法、冷丙酮沉淀法和TCA-丙酮沉淀法制备蛋白质样品,然后进行6%~12%、6%~15%两种梯度胶的SDS-PAGE,获得了不同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下的电泳图谱用以比较家蚕卵蛋白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用TCA-丙酮沉淀法除盐,再用含9 mol.L-1尿素、4%CHAPS、1%DTT的裂解液重悬,最适合家蚕卵蛋白提取;6%~12%梯度胶对家蚕卵蛋白的分离较为适宜。利用这一优化方法对家蚕感染微孢子虫的蚕卵和正常蚕卵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分子量66 kD和85 kD处找到了与感染微孢子虫相关的蛋白,为进一步进行正常蚕卵和感染微孢子虫蚕卵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甲醛与NaOH对污泥EPS中蛋白质和多糖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NaOH法广泛应用于污泥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的提取,但提取过程中残留的化学物质会干扰后续胞外多聚物组分的测定,通过改变甲醛用量和NaOH浓度研究了其对EPS中蛋白质和多糖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甲醛投加量和NaOH浓度,会降低蛋白质测定标线的线性、斜率及数据的精密度。但当甲醛投加量为12~20μL,NaOH浓度为1 mol/L时,蛋白质标线的斜率和线性与不加甲醛和NaOH时相差不大,测试数据有较好的精密度。甲醛投加量与NaOH浓度对多糖测定几乎没有影响,因而在EPS提取之后不需要透析去除残留的甲醛,可直接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片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单向电泳和双向电泳技术,以及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研究了银杏雌、雄株叶片中的营养贮藏蛋白质组分和不同季节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银杏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生长旺季较高,10月下旬开始下降,至11月中旬降至最低,表明叶片脱落时养分发生了转移。电泳图谱的分析发现,随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银杏叶片中的几种蛋白质发生变化。单向电泳结果表明,55kD蛋白在银杏雌株中表现为11月初消失,在雄株中表现为11月中旬消失,32kD蛋白在雌雄株中都表现为11月后消失;而双向电泳的研究除证实55kD蛋白、32kD蛋白发生类似变化,还发现18kD蛋白也发生变化,即11月中旬在雌株中发生明显减少现象,在雄株中明显减少则出现在11月初。  相似文献   

9.
狗小肠新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新的胃肠肽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氨基酸序列测定.沸水处理后的狗小肠经醋酸提取、海藻酸吸附、盐酸洗脱、氯化钠盐析和乙醇沉淀,再经Sephadex G-25(fine)层析和两次RP-HPLC分离,从中纯化出一个热稳定多肽.用Tris-Tricine-SDS-PAGE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 kD.该肽经胰酶水解,产物片断经RP-HPLC分离后,取其中之一主峰经CapLC-ESI-MS-MS(Q-TOF2)质谱仪测定氨基酸顺序为:T-E-Y-T-A-L-N-V-L-A-T-T-E-E-N-G.蛋白质数据库(Gen Bank和SWISS-PROT)查寻证明:此肽为首次发现的新多肽,正在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化抽提骨架蛋白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比较盘基网柄菌AK127细胞和KAx-3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果显示,各发育时期的KAx-3和AK127细胞骨架蛋白在含量和组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整个发育阶段两种类型细胞共有的蛋白组分是103.4 kD、49.6 kD、44.2 kD、30.8 kD、19.8 kD和13.5 kD条带,其中44.2 kD和30.8 kD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并不因AK127细胞缺失gp150分子而有所改变.它们与其他骨架蛋白组分一起为细胞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发育的顺利进行.差别最为明显的蛋白条带是87.2 kD、68.2 kD和40.7 kD蛋白,由于同时期的突变型细胞不能显示这些蛋白条带;说明这些条带是发育所需的蛋白.值得注意的是突变型细胞也出现一条特征性的21.1 kD的蛋白条带.分析认为这些变化一方面与盘基网柄菌发育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突变细胞缺乏gp150分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纤维素酶法从野木瓜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的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酶法提取条件:提取温度50℃,pH值4.0,提取时间2.5h, 酶用量3%。粗多糖经蛋白酶与Sevage法相结合脱蛋白、大孔树脂脱色及水浴透析,得到野木瓜水溶性精多糖CCP, 再经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得一种洗脱组分CCP1。纸层析和Sepharose Cl-6B色谱柱分析表明CCP1为多糖纯品;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该多糖的糖含量为97.3%;紫外光谱分析未见蛋白质(280nm)与核酸(260nm)的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典型多糖吸收峰。结果表明,CCP1是初次从该植物中提取分离出来新的均一多糖组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化抽提骨架蛋白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比较盘基网柄菌AK127细胞和KAx-3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果显示,发育各时期的KAX-3和AK127细胞骨架蛋白在含量和组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整个发育阶段两种类型细胞共有的蛋白组分是103.4kD、49.6kD、44.2kD、30.8kD、19.8kD和13.5kD条带,其中44.2kD和30.8kD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并不因AK127细胞缺失gp150分子而有所改变.它们与其他骨架蛋白组分一起为细胞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发育的顺利进行.差别最为明显的蛋白条带是87.2kD、 68.2kD和40.7kD蛋白,由于同时期的突变型细胞不能显示这些蛋白条带;说明这些条带是发育所需的蛋白.值得注意的是突变型细胞也出现一条特征性的21.1kD的蛋白条带.分析认为这些变化一方面与盘基网柄菌发育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突变细胞缺乏gp150分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红毛五加多糖的分离纯化和表观分子质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毛五加经热水浸提,用Sevag法脱蛋白,经DEAE—cellulose 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HR凝胶层析纯化得到3个主要多糖组分:AHP-Ⅰ、AHP-Ⅱ、AHP-Ⅲ,经HPLC和Sephacryl S-300HR凝胶层析鉴定,3种多糖均为均一组分,HPLC测定AHP-Ⅰ、AHP-Ⅱ、AHP-Ⅲ的表观分子质量分别为:7.0kD、59.5kD和12.9kD,Sephacryl S-300HR凝胶层析进行验证,得到相似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提取制备猪带绦虫、猪囊尾蚴虫体、猪囊虫囊液、多房型束球绦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囊液和羊绦虫等8种寄生虫抗原,运用SDS-PAGE电泳法比较各种抗原的蛋白质的组成,不连续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猪带绦虫、猪囊尾蚴虫体、猪囊虫囊液、多房示绦虫、肝片吸虫、细颈囊尾蚴、细颈囊尾蚴囊液和羊绦虫等几种抗原的蛋白质在凝胶中分别有31,23,18,17,21,22,8和24条带,分子量在13kD-134kD之间,8种抗原的电泳带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其抗原的共同蛋白质亚基带的分子量为63kD,38kD和24kD。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分析不同产地半夏药材紫外指纹图谱。方法:以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水4种溶剂分别提取半夏药材不同极性区间成分,测定其紫外指纹图谱,研究各样品之间的异同。结果:采用该方法可以对不同产地半夏药材进行区分。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为半夏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纯化条件以及压力脉动对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压力脉动固态发酵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发酵后的酶曲中,加入Tris-HCl提取液,可得胞内蛋白质,FPA酶活与CMCase酶活回收率分别为83.6%与67%,纯化效果较好。从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固态发酵干酶曲中提取的胞内蛋白质与从未加周期刺激的微生物中提取的相比,胞外蛋白质的质量、FPA酶活和CMCase酶活分别提高了17.75%、60.08%和21.17%。压力脉动固态发酵5d的微生物胞外蛋白质的酶活,与静态固态发酵6d的相当,发酵周期缩短。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使蛋白质组分有所变化,减少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400的组分,但增加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520的组分。  相似文献   

17.
种子蛋白质研究是植物生理生化实验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涉及种子蛋白质各组分的提取、含量的测定和SDS-PAGE电泳分析的综合性实验.避免了以往各个小实验取样不一致而使实验结果难以进行综合归纳比较分析的问题,也减少了重复制样操作环节,缩短了实验时间,节约了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南充道地药材半夏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为半夏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60份半夏基因组进行扩增,所获数据通过NTSYS-pc v2.1、POPGENE v1.31及Arlequin3.0进行分析.结果:从43条引物中筛选出22条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实验和统计分析,共扩增出8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占79.5%,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各来源地内材料间差异构成了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显示,所有供试半夏可明显聚为三类,其中栽培种分布较集中.组间遗传差异分析表明大部分来源地间差异不显著,组间基因流动较频繁.结论:南充地区的半夏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材料间遗传距离的远近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野生种的遗传背景较栽培种更为丰富,说明人为的引种、筛选、栽培已对半夏资源的多样性造成了影响.因此,应尽快建立半夏种质资源库,通过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系统分类,为保护利用半夏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猪胰脏来源的胰岛素原料药中的高分子蛋白质杂质采用超滤膜和微孔滤膜过滤方法去除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 通过去除后的原料药活性、收率、高分子蛋白质杂质去除率等参数并与标准品的比对,确定了高分子蛋白质杂质去除最佳条件. 结果表明,经50 kD 超滤膜过滤方法能有效去除生物提取胰岛素原料药中高分子蛋白质杂质,并且收率较高,生物活性损失较低,可用于猪胰脏来源生物提取胰岛素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两种方法提取益母草挥发油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水蒸汽蒸饱力超声波提取两种方法对辽宁益母草的挥发组分进行了对比研究,用GC/MS测定了益母草挥发油的组成结构及含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效果优于水蒸汽蒸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