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的翻译观有两种:一种把翻译看作是一门艺术,一种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无论把翻译看成艺术也好,还是科学,翻译作为一种实践,作为一种能力都离不开语言学的知识。人类对语言认识的进步同时推动了对翻译的研究。近十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展开,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利用现代语言学知识研究翻译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而指导未来的翻译实践。本文便是对这十年来我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成果的一个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翻译观有两种:一种把翻译看作是一门艺术,一种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无论把翻译看成艺术也好,还是科学,翻译作为一种实践,作为一种能力都离不开语言学的知识。人类对语言认识的进步同时推动了对翻译的研究。近十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展开,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利用现代语言学知识研究翻译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而指导未来的翻译实践。本文便是对这十年来我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成果的一个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我国台湾平埔族在历史上曾使用十余种语言。今天,除巴则海语、噶玛兰语和邵语外,其他的平埔族语言于19世纪中后期基本消亡,平埔族多转用汉语闽南话或客家话。平埔族语言使用的变迁史表明,语言转用就是文化接触过程中两种文化力量的竞争在语言使用格局上的反映。本文梳理了平埔族语言转用的三个阶段,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平埔族转用汉语的主要原因,指出平埔族语言的生存空间与文化依存基础的瓦解是平埔族语言消亡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为背景,对全球各个国家第二语言使用人数的发展因素进行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经济、文化和政策三个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找到影响第二语言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第二语言未来50年的使用人数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英语和西班牙语将成为各个国家主要的第二语言,俄语和葡萄牙语的使用人数将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安徽省历年各个学历毕业生人数作为人才需求指标.根据2006年至2010年的历史数据对2011年至2020年安徽省人才需求做了灰色预测分析,然后根据安徽发展现状、经济发展前景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11年至2020年安徽省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然后使用两个模型的组合预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修正.预测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安徽省在"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期间,也就是未来十年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奕学 《广东科技》1996,(12):14-15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竞争的焦点都集中在科技实力的较量上。各国为了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加强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纷纷建立自己的科学园区,竞相开发高新科技,以图控制世界科技制高点,迄今世界十大科学园区是: 1.新西伯利亚科学园区:它是前苏联一座综合性联合科研基地,集中了20多个国立的科研机构、各种科研人员达1.8万多人,是目前世界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科学园区。  相似文献   

7.
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是东非民族语言之一,主要应用于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和肯尼亚,如“坦噶尼喀”即斯瓦希里语“高原之帆”之意。其次,在索马里、莫三鼻给、布隆迪、尼亚萨兰、东南阿拉伯和印度西岸,也有不少人操这种语言。通常认为使用斯瓦希里语的人数为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左右,而据最近材料称,约有四千万左右。斯瓦希里语为班图语系东部语族,有二十来种方言。各种方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虽有些差别,但以通行于东非沿岸和内陆地区的基温古札方言为标准。随着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城市的不断出现,以及不同语言的居民联合军队的形成,斯瓦希里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至二十世纪初叶,它已成为东非流行最广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8.
缩略语是近几十年得到广泛使用的一种简洁的语言形式,缩略语的形成是有其认知基础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缩略语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思维视点以及文化观念四个方面的认知原因,阐明了缩略语形成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推测了中国未来英语教学的状况。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使用的英语教学法;在未来的十年中,英语的教和学可能产生的变化;探讨了学生可能产生的变化及他们学习英语原因的变化;英语语言及网络的发展可能对中国的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英语教师们如何看待未来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杨芳 《科技信息》2012,(13):434-434
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底蕴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学习能力的竞争。世界管理大会曾提出,建立"学习型企业"是未来世界管理变革的十大趋势之一,认为"学习型企业"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所谓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通过一种组织化的学习活动,努力营造不  相似文献   

11.
据一些发达国家的销售专家分析预测,本世纪的最后几年,是产业技术飞跃发展的“黄金时代”。与此相适应,产品和市场将出现新的变化,现在的产品有80%~90%将被降低档次销售,或被迫廉价抛售,或被迫彻底淘汰,为结构全新、功能更优的产品所取代。因此,产品创新导致的竞争加剧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是企业应变未来挑战的唯一选择。开发新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外国语学院杨立民、徐克容编著的《大学英语教程》(College English)第三、四册自85年正式出版后,便因其内容选材新颖、时代感强而得到国内英语教学界专家学者的首肯并为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所采用,从而迅速取代了已在我国使用多年的许国璋《英语》,成为国内使用最普遍、最具权威性的英语专业精读课教材。该教材三、四册起点较高,语言难度较大,因而在随后的几年里各种与其配套的教师用书、自学辅导、练习答案、词汇手册等参考书籍便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仅课文译文就有四、五种不同版本。这些参考书籍对于方便教师备课,帮助学生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最早接触的译文参考书是由大连出版社88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程译文》。该书译者“考虑到  相似文献   

13.
汉、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本分析了二在词汇和句式结构上的特点,指出汉语多意象名词,英语多抽象名词;汉语含蓄简约,英语精密冗长。正是这些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而造就了各自不同的化。本比较的目的,意在引起人们对这两种语言的进一步的学习和化反思。  相似文献   

14.
副词"好生"是副词"好"与词尾"生"的复合,产生的直接动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推激,它先后产生了情状和程度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主要都是由于组合能力较弱或不能适应新的语言成分而逐渐衰落,并最终在竞争中被各自的同义副词所取代,从而沦为方言词的。中古、近代汉语中许多副词词尾集中消亡的原因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流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环顾世界,很难再找到另外一种语言像英语这样,使用人数如此之多,分布范围如此之广.然而,随着英语世界通用语身份的逐步确立,原本对英语具有绝对领导权的英语母语使用者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权威地位正受到其他英语使用者的挑战.非英语母语使用者的人数已经大大超越了母语使用者,而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也促使了前者在世界英语俱乐部中发出愈来愈强烈的声音,以吸引学者尝试使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今日英语发展之状况.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企业文化蕴涵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力量,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夺取胜利之道。曾经有外国学者预言:"未来十年,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回顾数十年来有关彩调剧的研究,不难发现大家多从文学、音乐、表演的角度切入分析彩调剧,却很少涉及其中语言的运用,特别是修辞手法的使用。事实上,彩调剧利用多种修辞手法营造诙谐、幽默的风格,比较突出的有诡谐、曲解等8种手法。这些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丰富了这个剧种的表现力,形成了有彩调特色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的头脑可以辨别各种语言中的不同声音,在10个月时就可以模仿本语中的音调,其原因在于人的头脑里有一种惊人的计算能力。 美国霍普金大学的语言心理学家朱斯杰克对还不能说话的婴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了25年的研究探索,他和同事发现,有的婴幼儿只会说几十个单词,只能偶尔说两个字的词组,但他们却能认出一个句子中不合语法之处。在大多数18个月的婴幼儿中,他们多少对英语中的  相似文献   

19.
缩略语是词或词组的简缩式。一些结构复杂的词语,妨碍着人们的使用,特别是现代社会讲求工作效率、生活节奏快速的情况下,人们在信息交流中就要求使用的词语尽量简短,即一条较长的词语能用一个简缩的形式来取代,而其内容则不变。如用“奥运会”代表奥林匹克运动会,用“PLA”代表People's Liberation Amry,就方便经济得多。 无论古今中外,各种语言中都存在缩略语。如《英语缩略语词典》收有各类缩略语四万余条,《俄汉科技缩略语词典》收缩略语二万多条,《英汉电子技术缩略语词典》载有缩略语三万余条。我国首本缩略语词典《略语手册》收有各类汉语缩略语一万五千余条。纵观上述几本缩略语词典,其简缩词语遍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汉语缩略语和英语缩略语分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这两种语言不是亲属语言,对  相似文献   

20.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从顺应论的角度看,习得就是一种顺应。顺应论揭示了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为英语口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在概述语言顺应论的基础上,也揭示了顺应论对英语口语习得研究的启示和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