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1000kV特高压线路工程酒杯型直线塔的特点和施工难点,对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的各系统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了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酒杯塔塔头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洪爽  金松  王辉 《科技信息》2010,(29):304-304,312
采用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所使用的设备、用具简单,且费用不多,应用到施工中可以缩短施工周期,产生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完全可以实现可靠、安全组塔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色线路工程中,重冰区直线塔横担具有结构高度高,横担长,重量大等特点。采用新型格构式钢管抱杆,内悬浮外拉线能安全高效吊装重冰区直线塔横担。  相似文献   

4.
以某220kV输电线路拉线门塔为工程背景,通过时程响应分析对比研究了拉线门塔在下击暴流与常规B类风场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建立了拉线门塔-输电线体系空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拉线门塔刚性模型和双分裂导线模型的体型系数,模拟了规范B类风场和下击暴流风场的脉动风荷载时程,采用Newmark-β法分析了拉线门塔在两种风场脉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并与规范设计荷载等效静力作用下的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拉线门塔在下击暴流作用下,立柱峰值压应力达到600MPa,是常规B类风场作用下的4.6倍;拉线极值拉应力达到1 300 MPa以上,是常规B类风场作用下的2.5倍;且拉线门塔位移响应以导线频率占主要成分的低频响应为主,导线荷载对拉线门塔位移响应影响显著而对其加速度响应影响甚微.比较研究表明,中国规范缺乏下击暴流风荷载的设计条文,但是对杆塔进行常规B类风场作用下的设计取值是合理的,而美国ASCE荷载导则的计算方法会低估下击暴流对拉线门塔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输电线路铁塔组立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兰 《科技资讯》2010,(29):55-55
输电线路立塔施工项目主要工作是针对各种地形的铁塔组立、安装和防护来展开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地理环境和施工要求,以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本文阐述笔者工作过程所涉及的内拉线悬浮抱杆铁塔组立的施工技术,可供同行工作者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绍峰 《广东科技》2012,(21):81-82
铁塔组立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比较危险的集体操作。但是由于铁塔的组立方案较多,同时又受到工程地形条件的限制,因此施工中要根据现场的具体工况有选择的使用外拉线抱杆或者是内拉线抱杆方案。从组立方法的选择入手,重点的论述了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方案以及外拉线抱杆方案。  相似文献   

7.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1 000kV耐张塔施工方案设计,解决了5t重大构件组立铁塔,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改进了原计算方式,快速计算各种工况,数据准确,工艺要求明确.有效解决了山区组立耐张铁塔的困难,可为后续特高铁塔或近似结构铁塔的组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输电线路中,目前最常用的双回路铁塔导线排列方式为垂直排列,单回路铁塔导线排列方式为水平排列或三角排列。当线路需要由双回路变成两条单回路时,通常双回分歧塔后的第一基单回铁塔为耐张塔。但当双回分歧塔后的第一基单回铁塔为直线塔时,由于导线排列方式由垂直排列变为水平排列或三角排列,第一基单回铁塔的个别导线悬垂串势必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偏移。在施工中,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须将悬垂串的偏移情况在基础施工前计算出来,并根据计算结果考虑是否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确保施工完成后悬垂串偏移量及偏转角度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外拉线抱杆分段组立钢管塔的工程力学分析、工器具的材质强度计算及安全校验,从理论上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能顺利完成立塔施工任务.有效解决了因道路交通原因,用汽车吊无法到达施工现场的施工难题.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施工方法简单,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线路工程所用抱杆,分析第一道腰环距水平摇臂的距离(自由段高度)、腰环间距、内拉线与地面的夹角等因素对落地双摇臂抱杆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自由段高度应尽量减小,腰环打设间距应控制在20 m以内,内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宜为45°左右。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在高压送电线路的绝缘配合设计中,用画法几何中辅助变换的作图原理,来确定外拉式塔导线出口处一段与拉线的最小间距的两种图解方法,并用计算方法验证了图解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内悬浮双摇臂抱杆是浙北-福州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中组立高塔所用的特种起重机械。该抱杆采用承托绳和腰环等拉线和铁塔连在一起。本文分析了腰环的打设方式和承托绳的打设角度对抱杆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只需一组腰环,打设在距离抱杆底部20m处。承托绳打设角度应小于45°。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文刚  王宏飞  李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3):10123-10129
拉线塔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具有性价比优势,对于特高压拉线塔,受到的载荷变大,结构尺寸也变大,需要进行稳定性的分析。针对特高压单柱拉线塔的静力稳定性问题,建立拉线的分析模型,定义并推导出拉线的等效弹性模量以及拉线临界初应力的公式,将拉线塔的主柱简化成顶端为弹簧铰支座、底端为固定铰支座的压杆,推导出弹簧的弹性刚度与主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公式;研究了不同风荷载以及不同拉线初始预应力的情况下计算长度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拉线预应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风速越大,计算长度系数越大;在风速保持一定的条件下,拉线的初始预应力越大,计算长度系数越小;预应力超过临界初应力时,主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不再减小且恒为1。可见将拉线的初始预应力设置为大于等于临界初应力可提高拉线塔的稳定性,拉线的临界初应力可以作为实际施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单回转双回架空线路开断塔可将单回线路开断后,转角90°形成不同相序的双回线路继续走线,这种杆塔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塔基占地面积,节约线路成本。为研究开断塔下方的电场分布特征,文章对110 kV单回转双回架空线路开断塔进行了三维电场计算,对比了常规直线塔与开断塔下方电场强度,分析了导线相序组合、导线水平相间距离、横担高度、风偏对开断塔下方电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影响因素下,开断塔下方电场强度大于直线塔下方电场强度;逆相序布置下的开断塔下方电场强度最小;开断后的双回架空线水平相间距离减小,开断塔下方电场强度随之减小;横担高度增加,开断塔下方电场强度随之减小;随着风偏致跳线串偏移角的增大,地电位作业人员体表电场强度随之增大,开断塔下方距地面1.5 m高水平截面电场分布近乎不变。该文研究结果能够为开断塔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志明 《科技资讯》2014,(34):69-69
金属抱杆是输变电工程中常用的起重工具器,广泛用于送电线路施工的杆塔组立。目前常用的金属抱杆有钢管抱杆、角钢抱杆、铝合金抱杆、铝钢组合抱杆等,就使用形式不同可分为落地抱杆、悬浮抱杆、摇臂抱杆、人字抱杆等。抱杆现场试验是确保其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抱杆的设计指标,确定了抱杆现场试验方案。该试验为抱杆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对金属抱杆轴向压力试验方法进行探讨,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改进,使试验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介绍通过在输电线路中应用无损探伤技术对架空输电线路钢绞线进行探测,在不破坏地线的情况下,直观地反映其内部结构和质量。在输电线路基建工程验收与运维检修中进行应用,可实现架空输电线路隐蔽工程的透明化,及时发现地线和拉线内部是否存在松股断股、磨损、锈蚀和变形等缺陷,有效避免因地线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断线倒塔等事故。  相似文献   

17.
张瑚  汪峰  吕健双  柏晓路  李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590-14597
为了掌握中冰区分裂导线覆冰断线张力变化特性,考虑输电塔、导线、绝缘子串等构件的力学特点、设置导线阻尼和边界条件,建立了三档四分裂耐张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断线工况时导线断线张力变化规律,研究了覆冰厚度、断线根数、绝缘子串长度、档数、断线位置等因素对于导线断线张力的影响规律,探索了导线断线张力差动态峰值与静态稳定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冰区塔线体系数值建模方法可用于导线的断线张力计算;分裂导线断线时,导线不平衡张力差呈现振荡衰减趋势,覆冰厚度越大、分裂导线断线根数越多,导线的断线张力越大。绝缘子串长度越长,断线张力越小。线路档数对断线张力影响较小,断线位置由悬挂点向档中变化时,导线断线张力变小。多分裂导线全断时的张力差动态峰值和静态稳定值之间也呈现一定线性关系,两者的比例系数约为2.26。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州市新光大桥主拱提升塔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提升塔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和工艺、质量精度控制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电力设施防腐防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力系统的电力线杆、构架、拉线(拉线棒)等设施防腐防盗工艺,主要采用螺柱与螺帽结合固定,防盗效果极不理想,如江西省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发生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百余起,被盗电力塔材300多件,导线20000余米,致使一些地方发生倒杆停电恶性事故,损失严重;南昌供电局盘岭线15号杆的拉线尽管采用了防盗螺帽及点焊防盗措施,但盗窃分子不需扭动螺帽直接用钢锯将导拉棒锯断,窃走金属线材及构件,致使该线路停电23小时,少送电87万千瓦时,沿线工业损失650余万元;1993年,胜利油田因电杆拉线(拉线棒)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同杆、塔架设的多回输电线路普遍存在相邻两层横担之间的净空距离过小,安全距离小,用传统的带电作业方式安全距离达不到安全作业要求,为拓宽带电作业范围,本文针对影响作业人员在同塔多回上因安全距离不满足带电作业这一主要问题,介绍了110kV电压等级同塔多回上采用杠杆法间接作业、绝缘悬臂梯进入等电位、悬臂抱杆辅助作业、引流线支撑扩距法辅助作业等改进传统带电作业的工作方案。由此解决在同杆、塔多回线路上工作无法安全带电作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