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以职教集团为依托,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等工业园区为实践平台,建立"两共、两双工程"机制,并实现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七大融合,构建校企共赢机制,推行"企业进校、校入企业"制度,形成厂校融合为一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以实训、生产、研发为一体的校企深度合作的经济实体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破解校企合作的瓶颈问题,关键在于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从精神融通、制度互通、载体共享、人员互聘、活动协同等方面提出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建设的可行性途径与融合的内容,旨在探索如何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机结合、互相包容、相互交融,构建引领校企合作的新型高职院校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3.
赵文明  陈云志  温颖 《科技信息》2012,(34):75+78-75,78
本文阐述了校企共同体背景下“专企融合”模式的运行机制,从建立组织机构机制、校企双师互动机制、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机制、学生实习和就业管理机制、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和专业融入企业文化机制等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对“专企融合”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得到了持续的深入,我国的高职院校开始与企业开展合作,部分地区开始产生了校企命运共同体。但是与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缺乏长效的合作机制。因此,高职院校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打破现有的教学机制,践行实践教学与企业发展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构建校企深度融合是推进合作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甚至是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针对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通过路径构建和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从选好合作单位、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切入,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中的困境分析,以及基于辽宁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过程中对办学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论述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机制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新途径以及改革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从而为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提供成功经验和案例。  相似文献   

7.
周璠 《科技咨询导报》2014,(10):236-236
校企合作文化是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和渗透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校企合作文化的育人功能贯穿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作用,大胆进行合作育人和合作文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是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方向。文章阐释了共同体思想的来源与发展,从基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成要素,论述了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特征,并提出动力机制模型,指出其具有合作育人、利益共享和促进职业教育生态和谐的价值取向,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治理机制、文化机制、资源机制与驱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现状,认为将来的校企合作前景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建立健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政、行、校、企的教育资源、实训要素有力整合和有效汇聚,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嵌入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来自高校、企业和学生的文化冲突压力而难以深入融合的问题。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嵌入式"人才培养为例,分析了高校教学文化、企业教育文化和学生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张力与冲突。通过核心文化凝练和表观文化建构,在高校、企业和学生的教育文化重塑中形成教育文化合力,为校企在人才培养中的深入合作融合提供文化路径支持,"文化合作是最深化的合作"可为重新审视当前校企教育合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其关键在于校企文化的融合。基于从学理上探析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意义与原则,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建设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探寻,以期为构建引领校企合作的新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校企共同体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能实现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本文从满足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求的角度,结合所在学院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在校企共同体背景下,探讨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加昌 《华东科技》2023,(7):145-148
<正>校企合作办学语境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须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文化为特色。企业的经营逻辑与学校的办学逻辑决定了企业必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学校必然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校企间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笔者建议,采用提取文化公因式的方式,求同存异,构建校企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质量及持续性.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机制进行探索与实践,明确了校企合作企业和专业的选择标准,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原则、目的,明确了校企合作权利和义务等.完善政府服务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改革职业院校办学机制,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建立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食品药品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现校企合作模式的价值,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该文从多个角度入手,探究就业育人的措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彰显校企合作的优势。基于此,可以为产教融合过程育人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构建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食品药品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育人共同体,更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院校的办学过程中,校企合作一直是大难题,如何破解校企合作的坚冰,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是职教工作者热衷的话题。要真正促进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真正调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的力量,政府搭建合作平台,行业发挥主领作用,摆正校企双主体地位,健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从而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全面落实,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氛围,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校企合作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在自身文化软实力构建过程中更好地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不断创新形式、改革内容、丰富载体,加大校企文化的融合力度。该文在分析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基础上,在校园文化层面融入工匠精神,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3个方面分析校企文化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国尽管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受经济、职业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适合国情的校企模式。为构建切合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增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汽车类专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使合作双方实现"办学、育人、就业、发展"四方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中职学校中及时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教育是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促进企业文化教育在平时教学中具体实施,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