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是确保防雷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提升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落实效果,必须要重点围绕着各个基本检测流程进行不断规范和控制,提升其整体防雷检测准确度,并且能够结合以往存在的各个干扰因素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不断优化,全方位降低雷电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本文就重点围绕着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落实流程规范及其相应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雷电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防雷接地在输电线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雷电活动的不确定性,因雷击而跳闸的现象常常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安全。如果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雷接地,不但可以预防雷击引起跳闸,还能够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使电力系统能够持续可靠地供电。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防雷接地装置,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输电线路由于遭受雷击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文中笔者将通过分析雷电在输电线路安全问题的危害,探讨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及预防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油库的防雷安全管理能力以及面临的雷电风险的动态变化,重点考虑防雷安全管理能力、油库储罐容量等级、油库储罐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雷电灾害风险等级等四个方面的要素,采用量化评分的方法,对油库的防雷安全进行动态分级,并针对不同的防雷安全等级提出管理建议,为油库防雷安全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输电线路的防雷并不只是以上一些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雷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需要电力系统内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要全面考虑高压送电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强弱程度、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情况,强化线路的巡视检查,及时消除缺陷。不断丰富运行管理经验,才能尽量减少雷害的发生,将雷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要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应对雷害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雷击性质,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的雷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建设。分析了农村防雷现状及造成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国家相关防雷技术规范、应急管理办法,提出了农村雷电防护管理应编制农村防雷技术实施细则、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汉思 《科技资讯》2013,(28):106-106,108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力系统的雷电灾害普遍存在,防雷工作既是传统的行业又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所以防雷研究在电力系统中意义十分重大.就电力系统而言,雷电可以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需要加强重视.该文针对电力系统对雷电的防护办法以及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雷电灾害目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雷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防雷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建设与维护维修过程中,深受雷电带来的灾害之苦,深感高速公路防雷的重要性。本文将在分析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强,极端天气和气候异常现象也逐渐增加,气象灾害的发生次数也越来越多,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众多气象灾害中,雷电是经常发生,且影响后果非常严重的一种灾害之一,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做好防雷工作已经成为气象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做好气象防雷工作,笔者对气象防雷设备和技术在该文中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雷电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雷电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防雷减灾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防雷技术档案的管理。作为当前防雷技术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防雷业务中,防雷档案的管理系统是确保防雷检测业务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但目前防雷档案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为切实加强防雷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最大限度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近期,沅陵县气象、安监联合对全县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防雷安全情况进行随机检查督查。执法组采取"双随机"方式对沅陵县捷能燃气、沅武液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防雷技术也是环境监测站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防雷进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江吉波  倪全明  孙青仪 《科技信息》2011,(33):I0047-I0048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的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如果需要,可直接或在中心站编发气象报告。也可以按业务需求编制各类气象报表。特剐是近些年来的普及,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就自动气象站的雷电安全进行必要的分析,分别介绍了自动气象局及测风仪的防雷原则及方案依据,对做好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巾  付琦琼 《科技资讯》2012,(22):245-245
对当前城市可能存在的雷电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城市防雷安全提出了建议和措施,指出只有依靠政府相关的管理规划部门,抓住城市防雷的源头,多方面入手,才能将雷电灾害挡在城市之外,使城市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4.
石永军 《科技资讯》2013,(34):158-158,160
学校是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处于相对落后薄弱的环节。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的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校园网络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防雷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当前就如何提高基层应对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如何提升公众防雷安全的意识,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何推动基层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013年8月到9月我们会同景县教育部门,对本县辖区内138所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经过调查了解分析,发现了具有代表性且普遍存在的防雷安全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固原中波发射台是宁夏南部山区重要的中波发射台,承担着若干套中波广播的转播和发射任务,责任重大,安全播出任务繁重。由于宁夏南部山区海拔比较高,雷雨天气比较多,并且发射台一般建设在场地开阔,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这就造成雷电对发射机等设备的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除了对发射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外,防雷技术在保障安全播出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对我台中波广播中的电源防雷、发射机防雷、天线防雷以及天调网络防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中小学校雷电安全隐患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和平 《科技资讯》2011,(23):54-54,218
根据对南昌市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基本情况普查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笔者对笔者想就南昌市中小学校的雷电安全现状、学校特点和学校雷电安全隐患以及在学校防雷设计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分析,希望能对学校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楚令强  刘威 《科技资讯》2012,(26):229-229
燃气设备与管网作为城市供气重要保障设施,输送的主要是可燃性介质,其分布点比较多,面也很广,关系着千家万户用气的安全,尤其是雷电直击、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等,对燃气设备与管网损害是比较大的,加强防雷措施,能够有效保障用气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一种光热转换器,它能够将本来密度较低的散射光转化成热能,即使是在我国冬天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水加热,所以太阳能热水器具有经济、节能以及环保的特点。但是大部分的太阳能热水器都是安装在屋顶的,这样在雷雨天气它们就会很容易受到雷电的袭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本文便对太阳能热水器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依据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综合防雷措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太阳能热水器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智能建筑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建筑高度变得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利和更优质的服务,智能建筑由于在高度上比较突显,因此更容易遭到雷电的危害,这一危害给人们的生活安全带来了威胁。因为雷电对于智能建筑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雷电直击的破坏力的基础上,同时,还有雷电流产生的巨大变电磁场,带来的极大的电流和磁场都会使建筑物内的金属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都将产生极大的危害。根据智能建筑的内容,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及雷电侵入智能建筑的形式和途径,该文重点详细阐述了外部、内部防雷措施和过电压保护的实现和实施注意事项,以及对有争议的措施进行的讨论,从而确保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优质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背景下,随着设备集成化水平的提高,自身的耐压能力趋于降低,广播电视高山台站位置地点较为特殊,极易遭受雷击灾害的影响,加之分布范围较广,这就使得雷击影响的范围更大。由于具备较强的破坏性,因此台站在遭遇雷击后的设备损坏率极高,甚至还会造成传输信号的中端,对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就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雷电损害原因及其防雷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雷电损害问题,必要的防雷措施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