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傩面具发轫于上古时期,源于远古祭祀活动,跨域不同时代的传统文化事象,以顽强的生命力流传了几千年,其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体系庞杂。特别是在西南民族地区,受到各民族信仰习俗的浸润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特征。本文通过梳理傩面具在西南地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准确把握傩面具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从谱系视角对傩面具的历时演化关系和共时形态关系进行审视和考量,以此揭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与共生共融关系。  相似文献   

2.
傩面具经过精神象征的器物、皇室祭祀礼器、民间歌舞的道具、戏剧装扮的面具、世俗表演的道具等演化脉络,从线性的历史维度大致勾稽出西南地区傩面具以时空为坐标、以本体结构特征和关系格局为内核的衍变的历程.本文试图从谱系视域下探索西南民族地区傩面具演化的成因,进一步揭示出叙事对象的变化和祭祀空间的变迁是导致傩面具从内涵、外延发生演变的重要因素.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脉传承,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不仅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先进的外来文化,更以其巨大的历史包容性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丰富和发展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传承和创新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红色文化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承红色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传统武术进行整合研究可以发现:传统武术的传承,必须依据本土文化的空间,其传承力表现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传承人是传统武术传承的关键,传统武术拳械、流派以及传统武术史料、书籍的挖掘和保护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有力保障,传统武术发源地的保护和开发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最佳文化空间,传承空间的拓展是传统武术传承的营养液。此外,制度的完善和科学的规划是确保传统武术有效传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黏附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样性文化与主导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为平台,以畜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发展等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相关创新力量组建而成。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运行,包括了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和省级  相似文献   

7.
从史书记载和研究现状两个方面对国内出版的西南手工造纸学术论著和论文进行梳理,以期展示西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研究成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建设文化强省,塑造福建形象,必须在福建多姿多彩的文化样态中,坚持发展红色文化,保持文化生态系统平衡。该文分析了红色文化在福建文化形象塑造中的突出地位,梳理了福建红色文化发展现状,探索了红色文化视域下福建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路径,为实施福建文化强省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再新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28-129
民族文化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化多元的视角,探讨了民族文化在高等院校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原则,以及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设计的路径问题,不仅拓展了民族文化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对我国高等院校民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的目标是让社会获得一种理想的、良好的、善的秩序状态。一个社会秩序形成受到预先制度性安排与事后恢复性制度救济两个部分影响。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乡土性特点。新时期下这种社会特点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获得上的影响已经十分有限。承认民间社会不同主体的适当自治性,构建起灵活多样的基层社会组织,采取多元的、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社会控制体系,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理顺社会秩序形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新时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选择上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中,红色文化作为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的凝结.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实证调查结果表明,红色文化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嵌人性不高,高校学生党员对红色文化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度还没有深入到行为程度。为推动红色文化进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场合。结合不同的特色活动,解放思想,开辟多种教育形式,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黄琴  傅志欣  陆波 《科技信息》2013,(23):28-29
新媒体环境冲击下,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呈现出内容复杂多样,方式开放互动,受众广泛普及等特点,当代大学生多处于80、90后,很多红色经典文化精髓的边缘化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当代青年来说,红色文化仅仅等同于历史,而曾经引导不同时期文化潮流的红歌简化为纸上的音符。本报告以湘潭高校为依托,分析新媒体环境对高校红色校园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影响,探究出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校园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创新形式,对建设红色校园文化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提出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河北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进行研究,探究其传承方式、影响因素和面临困境等。提出以下传承路径:确证时代价值,加大宣传力度;打造项目品牌,开发旅游产业;完善传承制度,推广校园文化传承;鼓励项目申报名录,建立逐级保护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世界范围的民族分布情况有大聚居、小聚居、杂居和散居等基本模式。长期稳定的多民族小聚居或杂居格局一般意味着多样性文化共存共生 ,通过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论述 ,可以发现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互动条件下各民族认同情况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民族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并从"挖"、"补"、"设"、"品"等角度思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文化建设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操的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视野下指导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和深化对当代大学生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探寻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传承的脉络,就如何在高校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在全面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云南的跨境民族教育代表国门教育.从协同发展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云南与周边国家在跨境民族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民族教育合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市场具有明显的特征,红色旅游营销的核心内容是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营销是传承红色文化的直接有效的环节。因此,应当结合红色旅游市场的特征,从红色旅游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旅游营销,以此达到传承红色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汇集了各种宗教,派别也很多。各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信仰习俗,由此而形成的庙会集市遍布各地。庙会的最初功能是满足群众的信仰需求,物质交易是后来引入的,并形成各自的交易特点。此外,庙会还在文化交流、提供人们娱乐等方面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对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史及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