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共享理念是构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尽力"养老模式、实现社区养老资源配置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通过对衡阳市区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现阶段衡阳社区养老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提出在共享理论下优化衡阳社区养老资源配置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何瑾 《科技智囊》2013,(6):26-31
第二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在众多养老模式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目前世界各地主要探索及发展的养老模式,因此在本次博览会上最受关注。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也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模式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在变老。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50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765万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万人,占总人口的8.9%。这个数字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老龄化门槛,老龄化社会正在成为中国的现实。对老龄化国家来说,采用何种方式养老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调查,上海67.3%的受访者倾向于家庭养老,只有11.1%倾向于机构养老。这一结果具有典型性,在中国,绝大部分老年人都要通过居家养老度过自己的晚年。如果居家养老要雇佣专门的服务人员,这就会与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紧张形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备受关注。社区作为家庭生活的主要区域,其养老助老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但目前我国社区养助老服务建设还与老年人的真正需求相差甚远,提高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水平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以吉林市普通中型社区青岛街道北大社区为例,研究同类中小城市中型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成为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结合石家庄市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实际调研及对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的深入访谈,当前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互联网+养老+医疗资源难以融合;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民营机构运营难,参与率低等问题。对此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将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有效衔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培育专业化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民营居家养老机构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理市社区老年护理需求现状,为大理市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对大理市凤仪、古城、下关三城区内60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380人中,202人患有慢性病占53.16%,有71.61%的老年人从不进行体格检查,76%的老年人从未听说过老年社区护理,有81.84%的老年人需要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项目,其中39.75%需要健康指导,31.06%需要体格检查,14.6%需要家庭病床及上门护理,11.18%需要康复服务,3.42%的老年人认为不需要老年社区护理服务项目.结论:大理市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对预防保健知识及社区护理服务的认知率低,在大理市积极开展服务项目健全、体系完整的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辽宁省大连市、鞍山市、本溪市等七所城市的社区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社区为低收入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方面主要提供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和家政服务等,在医疗保健、经济困难与精神文化三大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政府加大购买服务,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共资源,建立连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适合低收入老年人的规范化服务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对无子女的老人养老要重点关注、营造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以此满足以城市低收入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76亿,占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与之相伴随的养老问题便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专家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本文拟分析各种不同的养老模式,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养老模式的优缺点,以期对老年人的养老选择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对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程度,为探索合适的养老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9个主城区内1 006名5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养老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1%的调查对象目前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调查对象目前养老所存在的困难主要为医保报销比例较低(25.6%)、经济拮据(25.0%)、体弱多病、就医不便(19.5%);对调查对象的养老需求及意愿进行调查发现,54.4%的调查对象需要生活照顾,52.5%需要安全保障服务,51.4%需要一般医疗救助;73.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而不愿意尝试的调查对象主要担心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的收费会较传统模式养老服务更高(24.6%).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表明,调查对象的每月总收入与其养老方式是调查对象是否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50岁以上人群目前的养老模式较为传统,且该人群在医疗、日间照料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需求,可在该人群中应用"医养康护"一体化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此外,针对月收入不同的老年人群,政府应提高相应的报销比例,以提高老年人群对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州某社区老年人皮肤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老年人皮肤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州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现况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SPSS建立数据库,通过单因素(t检验、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老年人皮肤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经专科医师体检确认,200例被调查者中,98例患有皮肤病,患病率为49.00%,两种或两种以上皮肤病的检出率为46.95%.常见皮肤病变包括皮肤瘙痒症(21.50%)以及脂溢性角化病(20.50%).老年人皮肤病影响因素各异,酗酒、户外工作以及家族皮肤病史分别是其常见危险因素.结论:广州某社区老年人皮肤病多发、影响因素复杂,建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对老年人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采用青岛市老龄办2014年对胶州市老年人口的调查数据,把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市农村老人的空巢率高达81%,男性、80岁以下、有配偶、有两个孩子、身体健康、能自理且有住房的老年人更倾向选择空巢。目前,农村老人仍然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模式,对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意愿都不高,但是相对而言,空巢老人接受各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日趋弱化,亟待发展社会化养老,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科学水平的进步,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养老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社区,社区居家养老融合了家庭和社区养老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老龄化的客观要求.以莆田市和厦门市为例,介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从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对2个城...  相似文献   

13.
张雨 《科技资讯》2023,(1):246-250
老龄化趋势加强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具有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社区居家养老难以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需求,而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的出现是弥补这一缺陷的关键,对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多地展开了对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将多中心治理理论与该养老模式契合,分析发达国家多中心治理的经验,发现在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这几类参与主体存在职能失灵、专业服务和管理人员供给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力量不足等问题。该文就如何提升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该养老服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4.
孟姝 《科技资讯》2023,(3):249-25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服务的一大挑战。该文分析了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大、养老资源负担重、养老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探究了在“互联网+”和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社区养老模式,构建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提出保障养老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机制,最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保障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彭兴庭 《科技智囊》2008,(3):I0037-I0040
从2007年7月1日起,江西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的发放工作,中央、省、市、区共补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1亿元,为约532万城市居民购买健康管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据报道,城市社区居民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35—60岁妇女、低保对象、残疾人等六类人群,持券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免费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江西省人民政府还专门制定了《江西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券管理办法(暂行)》。办法强调,“服务对象凭服务券,在区(市)卫生局确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自主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享受相应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不断加深,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新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导向。调查并提升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权益、促进社区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为此,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目前居民对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并对满意度进行客观量化统计,进而提出改进策略。研究表明:(1)居民对生活类、情感类和医疗类养老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满分为5.0)分别为3.37、3.44和3.53,接近比较满意的水平;(2)从外出照顾、学习讲座、上门治疗等方面出发能够更为有效地提升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水平;(3)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对居民选择智慧社区养老服务的意愿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正>步入老龄社会,我国养老产业蕴藏较大商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易波 《科技信息》2007,(18):79-81
本文以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具体现状为前提背景,论述了老年人对社会安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老年人切身的需求着手,浅析了我国社区在养老方面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此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的关注。同时,列举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区养老模式,提出了在社区中构建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倡导转型期必须强化社区养老的职能。社区养老不但为下一代家庭成员减轻了负担,还能使老年人充分享受家庭亲情和社会温暖,这将成为我国养老的新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吴正 《科技智囊》2016,(4):46-49
正今年两会期间,养老话题成为热点,一度居于民生话题的榜首。李克强总理在记者问答会上,也针对养老话题做了专题发言。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2.1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5.5%。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成为一个全社会持续关注的课题,也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许多学者对社区养老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社区养老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社区养老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忽视老年人的异质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不够,以及缺乏对社区养老提供者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