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钛合金材料加工较困难、工艺上选择数控加工参数难等问题,通过大量试验总结,优选数控加工参数,优化数控编程技术、刀具材料和参数,采用小切削量和高速球铣刀的数控加工方法,最后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其结果达到了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解决该难题的关键所在是:钛合金材料的特性、曲面造型方法、数控加工工艺、铣削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连接螺母是机器设备中常用的零件,其加工质量的高低影响到装配的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连接螺母零件图,之后提出相应的加工工艺方案,选用了合理的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最后在数控机床上完成产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滚珠丝杠单元热特性仿真建模是精密机床直线进给系统热平衡优化设计与热误差抑制方法的基础.目前的建模方法中,对于滚珠螺母副的相对运动环节多采取不同程度的简化措施,这是造成现有模型仿真精确性欠佳的关键原因.本文在充分考虑丝杠螺母副相对移动效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精密滚珠丝杠单元瞬态热平衡-温升特性有限元仿真模型.首先,利用APDL定义了滚珠螺母与丝杠的位移-时间关系,从而在瞬态仿真建模中实现了滚珠螺母-丝杠结构的往复线性相对运动效果;其次,综合考虑了滚珠螺母-丝杠摩擦生热、滚珠-螺母与滚珠-丝杠间接触热阻及中空循环液-丝杠螺母副的流-固耦合换热效应等因素,构建起精密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热平衡-温升特性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重点研究了精密滚珠丝杠单元在不同循环换热条件下循环冷却液换热功率与丝杠螺母副生热功率的平衡匹配特性,及其对滚珠丝杠螺母副温升特性的影响.最终,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该仿真建模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冷却液换热量不仅来源于螺母副生热,也来源于丝杠其他结构;只有当循环液换热功率增大至螺母副生热功率的1.5倍左右时,螺母副生热才可能被冷却液完全吸收,其温度值开始低于环境温度.该结论可以为滚珠丝杠单元的热平衡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制作滑块刀杆车削长螺母的加工工艺,利用小滑块作支力点转移刀杆上的切削抗力,证明在加工大螺距长铜螺母时起到了消除振动和扎刀、牙型不均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导程螺母难磨削的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内螺纹冷挤压的成形加工方法,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挤压丝锥结构,分析了影响冷挤压加工质量的几个因素。以M10-1. 5内螺纹挤压成形过程为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DEFORM,分析了冷挤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及其扭矩等的变化规律,对比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模拟仿真方法确定挤压过程中最大扭矩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ISG混合动力电机机体缸盖的加工实现,展现了从设计到加工模拟实现的整个过程。文中主要说明了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制定和优化,围绕着实体产品的加工进程进行论述,尤其突出利用Unigraphics NX6.0虚拟三维软件对形状复杂的铝合金薄壁件缸盖进行造型、加工工艺、工装的设计,以及对加工过程中切削用量优化的过程,并最终将整个加工过程以三维虚拟加工方式加以检验和校正。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预测和分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性能,在系统仿真软件Matlab环境中建立了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仿真模型以及相应的控制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行驶工况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的仿真车速、扭矩与驱动循环规定车速、扭矩相一致,因此所开发的仿真模型能够跟踪循环工况,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也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设计及匹配研究中,系统的建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耗时较长,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可大大提高研究效率。利用仿真软件ADVISOR,进行了手动变速传动系统建模仿真分析,应用该软件建立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具有方便、简单、容易调试、直观性强等特点,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便于用户分析和研究仿真结果以及修正参数,从而快速完成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实际的强烈需求,传统的制造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数控技术为主的现代制造技术占据了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底座零件的结构分析,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底座零件图设计,而后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之后根据工艺参数,运用Mastercam\Mi119对零件程序进行实体验证,后处理导出自动加工程序;再对自动加工程序进行仿真加工.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XA的数控编程及仿真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10-112
本文首先指出了数控加工工艺技术和CAM软件及程序验证软件应用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对典型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和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2008进行了加工仿真,对强化数控加工工艺编制和CAXA软件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导程滚珠丝杠螺母加工进行分析,根据螺旋面加工和齿形啮合原理及其加工工艺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推导出砂轮截形的计算公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并使用Matlab数学软件求解砂轮截形参数,进一步得到砂轮修整器靠模板的参数,通过实例求解砂轮截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砂轮截形计算方法可使螺母滚道法向截形保持哥特式弧线形状,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焊接试验周期长、局限大和成本高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复杂的焊接试验进行模拟计算来预测焊接目标的可靠性。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Φ500μm的Sn63Pb37焊球为研究对象,建立旋转高斯体热源模型,进行热瞬态分析和剪切强度分析,研究激光焊接温度场和焊接后焊球剪切强度。将焊球剪切强度的仿真结果与焊球剪切试验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误差小于10%,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激光植球工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所建立的工艺仿真模型可以用于不同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Sn63Pb37焊球剪切强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王敏  李旭东  张赋  王婉叶 《甘肃科技》2011,27(11):39-41
基于有限元软件DEFORM提出了一种可对自由曲面零件切削加工进行仿真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采用直线插补圆弧理论,利用DEFORM3D的用户子程序功能,插入了可对自由曲面零件切削的模型,来实现自由曲面切削的模拟仿真。经过切削加工仿真,以获得应力、应变场的相关信息。仿真结果对加工工艺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CRUISE的动力传动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设计及匹配研究中,系统的建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耗时较长,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可大大提高研究效率.在分析CRUISE仿真软件功能特点基础上,进行了手动变速传动系统建模仿真分析.应用该软件建立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具有方便、简单、容易调试、直观性强等特点,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便于用户分析和研究仿真结果以及修正参数,从而快速完成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蔡玲 《科技资讯》2012,(11):8-8
本文论述了应用ADVISOR软件对混合动力汽车仿真分析其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等性能的方法。以某并联式混合动力轿车为例,完成了发动机、电动机等部件的参数选型匹配及建模。仿真结果说明了使用ADVISOR软件对混合动力汽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ADVIOSR软件,对混合动力汽车仿真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某特定布置形式的复杂混合动力汽车整车仿真模型和相关控制策略模型,并通过循环工况仿真分析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vericut软件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vericut软件的功能特点和软件优势,并以实际的数控车床为目标模型,阐述了用vericut软件建立虚拟数控加工工艺仿真教学平台的具体步骤,最后例举利用vericut等软件开发数控专业的实训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比较传统的加工工艺,主要利用普遍机床通过工装模具进行加工难以解决尺寸精度问题,会出现供油泵在工作时平稳性差、噪声大、泵体早期磨损扫膛、渗油等现象,采用了数控加工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从实用角度和生产现状着手,以车间的实际工艺过程为基础,采用模拟仿真软件对工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采用数控加工工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使得产品的可靠性变好,且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空间曲面的难题,采用工件运动而电极丝保持垂直的方式是个很好的加工办法。本文介绍了五轴联动线切割加工系统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运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对加工系统的核心部件转摆摆工作台的零部件进行建模并完成装配,通过Mechanism/Pro接口程序导入Adams中建立了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特性仿真,得出工作台运动关键点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机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工程实际,为试验样机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探索出一条利用现有设备辅以研制的附加装置加工复杂曲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存在的实验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 STEP7 和 WinCC 的过程控制仿真实验。该仿真实验利用 STEP7 软件完成了对典型工艺过程模型搭建、控制算法设计,并与 WinCC 组态软件进行实时通信,实现了对整个工艺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为例,说明了该仿真实验的具体设计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仿真实验提高了实验效率,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