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实质出发,列举并澄清了几种对于接受美学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翻译研究的流行性误解,认为接受美学不是读者中心论,而是一种对话和交流理论;不能因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地位就在文学翻译中过度归化;也不能因为接受美学承认阐释的多元就在文学翻译中肆意曲解原文。  相似文献   

2.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是阐释者和文学再创造者.  相似文献   

3.
姚璇  李建伟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84-85,73
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把读者引入文学史研究,在总结和批判前人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比较完整的文学接受史、效果史的文学史观,认为文学史是一个读者和文学作品双向交流的动态流程,是一个读者新旧视野不断更替的辨证过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于德国的接受美学,给西方文论界刮进一股清新之风。它富有启示性地尝试了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研究文学的方法,强调读者及其阅读接受对文学研究的意义,突出了读者中心的这一理论范式。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概念,指接受主体先行存在的指向本文的预期结构。将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研究中,可让我们重新审视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主要从作家作品读者三个方面进行文学研究,尤其重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认为作品只有被读者接受了,才完成创作过程,实现作品的社会价值。这样,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等读者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考虑在内,指出并承认了对作品不同理解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在文学审美活动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象就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接受美学还力图从作品中的不确定因素来寻求对于作品的不同理解的原因,又为见仁见智现象找出了客观依据。下面就从古代解诗的迥然不同来谈谈接受美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7.
王闻 《科技信息》2009,(6):91-92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把读者接受置于文学研究的重要地位进行考察,宏观上沟通美学与历史的关系,微观上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翻译理论与接受理论的结合必将促进翻译研究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的接受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理论。它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自主性和陌生化理论的直接影响。在接受美学的阅读、读者和文本、文学史的演变等重要理论中,都可看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痕迹。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是接受美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方法、接受理论、接受研究,是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它最主要的特征是反对单纯从作家、作品的角度研究文学,主张把读者(包括批评家、作家在内)作为研究的对象,十分重视读者在文学作品传播中的作用。这无疑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不过,这种方法本身还不成熟,尚在发展中。近几年国内有人对接受美学作了介绍。至于如何把此方法具体运用于文学研究实践,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0.
奇幻文学通过叙事为读者创造的新奇阅读体验,源于作者对各种新叙事手段的借鉴,通过参照物的选择,奇幻叙事在形象塑造、时空逻辑和审美感知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在对读者期待的挑战中,奇幻叙事成就了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玄幻小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中国文坛,但对玄幻小说的研究却止步不前。本文尝试从当代雅俗文学之间较量探讨玄幻小说备受学界冷落的动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玄幻小说在网络与出版界的勃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是理所当然地,当代网络玄幻小说被评论界和研究者从性质上归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种新类型。我们说一种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必然因其具有用以立身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就目前的网络玄幻小说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它自身的文学性的建构仍然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其审美价值几何亦很值得质疑。以此为出发点,从作者系统、作品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接受者系统作为切入点,并以这四个系统的互相交涉与联系作为思考基础,大量玄幻小说目前发展的现实依据证明,在总体意义上当代玄幻小说自身具有文学性与审美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玄幻文学研究十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玄幻文学在国内的创作、传播、批评、争论,无论是读者、创作者还是研究者的数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论文总量较少,学术研究相对冷清;二是大多研究者的学历较低、年龄较轻,同时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持续关注等。从数据出发可见出玄幻文学研究的总体情形,从文本入手可着重分析历年研究者的具体研究方向和成果,并对玄幻文学研究出现的问题和前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奇幻文学里的悲情因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奇幻文学风靡当今文坛,不仅因其文学传播载体的多样化和即时性,还因为奇幻文学的奇幻色彩依据人类的本性来展现。奇幻文学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它将人性融于奇幻的叙述之中,使得人性的魅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而这种发挥又集中于奇幻悲剧的创作中,这使奇幻作品更具厚重感。  相似文献   

15.
由玄幻到奇幻:《庄子》、《法华经》幻想思维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庄子》是以“玄幻”为其表达方式的,这种中国本土的幻想思维和《法华经》的奇幻表现相融合,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叙事文学幻想因素的发展。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可以从中清理出中国本土想象在和外来想象结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式幻想文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六朝志怪作为中国古小说的发轫,其中的幻想因素对后世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式,幻想更是成为了其中的主体部分。以幻想为基础,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在幻想方式上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山海经》就被誉为奇书,其奇特之处与当下热议的奇幻文学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从当下学界对奇幻文学的研究角度看,中国本土奇幻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其合理的历史根基。通过探究《山海经》虚拟架空的世界图景、万物有灵的生命世界,以及寓意丰富的神话故事,从而揭示《山海经》与本土奇幻之间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奇幻文学在对各种叙事理论的吸取与创新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飞花以轮回性叙事的特点实践了新历史主义叙事的要求,并将历史性叙事与奇幻叙事的长处融合发挥,使奇幻作品得以容纳更广的叙事要素,从而形成了一种时尚与传统、不羁与严肃自然融合奇幻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9.
《猫城记》在老舍的喜剧性小说中别具一格,此前那种借重俏皮语言与招笑动作的表层幽默入了,代之以发自事实本身的深层幽默,讽刺的锋芒由温婉向尖锐,锋芒所指向偏重于文化,性格扩展到社会,文化,历史,现实诸多方面与层次,它以寓言体构筑起一个奇特的象喻世界,以荒诞的形式能及了中国社会与国民性的沉疔痼疾,历史大写意与工笔细描,超越性的鸟瞰与痛楚的体验等,构成了极有强力的叙事空间,无论是其宽广深远的内涵,还是怪诞别致的叙事,都给人以回味不尽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