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群力 《科技信息》2011,(30):385-386
本文根据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分析和介绍了库区1座0.3万m^3/d的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概况和设计规模、进出水水质及处理程度、工艺设计等,并对三峡库区小城镇污水除磷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2年和2006年长江三峡库区巴东段的七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P值法)对各监测断面、城区江段以及其总体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东段2002年水质状况属于中度污染,2006年水质状况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区域为长江干流巴东段和神农溪;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氨氮、总氮、总磷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三峡库区2006—2016年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量。【方法】选取易受到水环境变化影响的渔业、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功能为主要水体功能,基于水体功能污染损失率,计算分析库区水体污染对主要水体功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结果】1)2006—2016年三峡库区水体功能中生活用水和渔业受水环境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农业受水体污染影响最小;各类产业损失值中,工业的功能经济损失量最大,其次是农业、生活用水、渔业。2)库区整体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于水体功能经济损失率的下降速度,导致库区水环境污染损失量在功能经济损失率下降的情况下仍逐年上升,但增加值总体呈减小的趋势。研究时间内三峡库区的年均水环境污染功能经济损失高达80亿元,约占年均GDP的2.17%,损失额年均增长值占GDP年均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3%。3)社会经济情况对水质及水体功能经济损失影响很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库区水质变化及水体功能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水质随第二产业占比的增加而恶化,反之好转;水体功能经济损失的增加随第二产业占比的增加而加速,反之减缓。【结论】三峡库区经济效益可以弥补库区水体功能损失,但代价非常大,长期发展应以环保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水环境问题,分析评价了当前的水质现状和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水质模拟的发展状况和在三峡库区的应用研究情况,并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水质模型,得到了典型河道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河流中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受流速影响最大,纵向对流作用显著促进污染物在河水中的稀释扩散过程.在弯曲河道的凸岸由于受弯道环流及流速较低的影响,污染物容易出现沉淀.中心排污较岸边排污能更快地使污染物扩散稀释达到均匀.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库区水质污染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近期三峡库区及三峡工程施工区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其水质污染现状及水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水质污染的防治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湖泊对于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湖泊受到的水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摒弃传统方法中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的结果分析方法,根据水质对各等级的隶属特征,将水质分为"单一突出型"和"非单一突出型",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共选取14项参数,对其2006年~2010年的水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6年~2010年,玄武湖水质类型除2008年为单一突出型,其余年份均为非单一突出型;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较复杂,且水质呈逐年波动趋势;水质隶属度整体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特征,但该特征有着显著的"平均化"趋势.同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改良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充分发挥模糊数学方法的优点,全面客观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可为城市湖泊的水环境整治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变动区”的定义,以及云阳县澎溪河河口近年来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采用狭长湖库移流衰减模型模拟澎溪河河口回水变动区回水时段的水质,确定模型参数K1,计算了2005年污染物浓度值。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4%以内,提示模型可以用来模拟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河口回水变动区回水时段的水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江流经三峡水库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以及该变化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6—2016年三峡库区统计数据及三峡水库出入库水质监测数据,使用综合指数法、空间变化幅度、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分析出入库断面水质情况及两断面间水质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水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宜昌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朱沱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宜昌断面水质好于朱沱断面,主要是氨氮污染的好转;两断面水质在枯水期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平水期,在丰水期变化幅度最小;时间上,水库水质随着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好转,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保持好转趋势;空间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水质较差,反之较好。【结论】研究结果为库区内水环境管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峡库区次支河流浮萍泛滥日益严重的现状及相关需求,阐述了三峡库区次支河流浮萍泛滥的现状,研究了三峡库区次支河流浮萍泛滥的各种危害,重点分析了污染水质、威胁饮用水安全、遮盖河道、阻碍通航、滋生病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等危害,提出了浮萍治理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长江流经三峡水库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以及该变化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2006—2016年三峡库区统计数据及三峡水库出入库水质监测数据,使用综合指数法、空间变化幅度、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分析出入库断面水质情况及两断面间水质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水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宜昌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朱沱断面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宜昌断面水质好于朱沱断面,主要是氨氮污染的好转;两断面水质在枯水期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平水期,在丰水期变化幅度最小;时间上,水库水质随着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好转,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会保持好转趋势;空间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水质较差,反之较好。【结论】研究结果为库区内水环境管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蝴蝶定理研究,指出我国初数研究中,存在的三种不良倾向:初数研究重外轻内;初数研究重复前人工作;初数研究缺乏争鸣.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在三峡库区重庆段长江干流及部分支流的14个消落带采样点采集消落带土样,对有机质、全氮和全磷进行了测定,并对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淹水过后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均值大于对照土壤.消落带植被覆盖状况对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影响较大,淹水前植被覆盖度高的消落带在落干初期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于对照土壤,而植被覆盖低的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低于对照土壤.消落带土壤全磷含量与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均没有明显的关系.与对照土壤相比,消落带土壤C:N、C:P较大,N:P较小,消落带土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现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表明两者有相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辽河COD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辽河干流从福德店到赵圈河8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出辽河干流水体污染的内梅罗指数,并以图表形式揭示了辽河干流COD时空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辽河COD污染的两个主要特点:(1) COD绝对值高;(2) COD/BOD相对比值也明显偏高.通过对COD与SS、COD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从工业点源、水土流失面源、城市生活污水及农业用水等方面的污染解释了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对2002年汾河上游引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汾河上游干流和万家寨水库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水环境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工程自2003年蓄水发电以来,已经初步显现了防洪、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长期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污染物排放量稳中有升,库区江段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总体水质保持在III类水质标准,部分主要城市江段岸边出现污染带,支流部分水域出现“水华”现象。针对未来三峡水库存在水环境风险,建议从技术、管理、投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污染源的综合治理,研究并实施环境友好的水库调度措施,正确处理三峡工程运行与水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引闸前嫩江水的水质监测表明:嫩江水是Ⅰ、Ⅱ类水域类型的优质水源。水质保护措施包括工程和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沙颍河污水的排放,保证西淝河线引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基于MIKE11建立了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以氨氮为水质指标,分析了污水下泄过程中污染物的降解与稀释特性对西淝河取水口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汛前随着支干流量比增加,污染团从主要受降解作用为主过渡到稀释作用为主;汛初下泄的污水主要依靠干流的稀释作用降低质量浓度;当沙颍河在汛前和汛初的下泄污水流量分别大于淮干流量的10%和7%时,取水口水质有超Ⅲ类水的风险;取水口氨氮质量浓度与支干流量比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二者的拟合效果与污染团受干流稀释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通过分析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入手,分析了铀尾矿废石场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排放量,指出氡是铀尾矿废石场中的主要核素,是公众剂量的主要贡献者.理论计算和实测表明,随着离铀尾矿废石场距离的增加,周围环境空气中氡浓度、氡所致个人剂量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5个铀尾矿废石场的实测,提出了铀尾矿废石场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给出了铀尾矿废石场的安全防护距离,用以指导铀尾矿废石场辐射安全防护的验证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寒地区年均气温较低、混凝土内部散热慢、碾压混凝土坝表面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分析研究了坝体开裂机理与防裂方法。研究了此类地区坝体蓄水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蓄水时间、蓄水水位和施工期温控措施对蓄水的影响;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及蓄水计划安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