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阻塞概率是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该参数不但受业务负荷的影响,同时也受终端移动的影响,讨论了终端移动对阻塞概率的影响并给出了考虑终端移动特征时的话务参数计算公式。为了保证切换质量,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切换呼叫的接入优先级。并对切换保护信道设置对呼叫阻塞功能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3G系统中软切换双队列机制的多业务接入控制策略,对不同业务给予不同的优先权,根据网络的不同状态控制语音或数据切换呼叫、语音或数据新呼叫入网;尤其采用软切换双队列机制,保证了有用的虚假切换请求不丢失,从而有效降低切换呼叫的切换失败概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硬件实现简单并能动态分配移动通信网络资源,有效地保证移动通信网络中切换业务的服务质量;该接入控制策略具有切换呼叫等待处理时间短,切换失败概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无线移动网络中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移动网络中语音和数据业务共存下的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呼叫分为四类:新产生的语音和数据呼叫;从相邻小区发出切换请求的语音和数据呼叫。通过建立多维马尔可夫链模型和数值计算,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没有采用强占信道机制或切换专用信道机制的接入控制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网络优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宽带直扩码分多址中的一种呼叫允许控制策略,该策略对于新呼叫和切换呼叫的接纳设置了不同的干扰门限值,切换呼叫的门限高于新呼叫的门限。切换呼叫和新呼叫的干扰门限都随系统总干扰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当有新呼叫或切换呼叫到达时,计算小区内多址干扰和小区间多址干扰,从而确定总干扰,并与干扰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门限值,则允许接入,否则拒绝。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功率控制系统在接近满负荷运转时能够满足切换呼叫所要求的带宽,以增加整体呼叫接纳概率,提出了基于切换降级的接纳控制方法.切换呼叫和新呼叫共享系统信道,当系统无空闲信道时,新呼叫被阻塞而切换呼叫则可进行降级处理.仿真结果证明:加入降级机制的方法可增加切换用户数,也提高了系统在线用户量,降低了呼叫阻塞概率.  相似文献   

6.
李舒 《科技资讯》2013,(34):17-17,19
本文从软交换技术的基础介绍开始,探讨了软交换技术的关键技术点,并结合其在电力通讯呼叫处理平台的典型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于互联网Voip技术不断的实践,各大运营商出于网络成本及新业务提供等各种不同目的,将NGN技术应用于电信级网络。NGN是基于IP分组技术,业务与呼叫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分离,融合语音、数据、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网络。本文结合营口网通软交换建设实践,主要对NGN架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固网运营商实现软交换后,业务能力的提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宽带直扩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一种呼叫允许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宽带直扩码分多址中的一种呼叫允许控制策略 ,该策略对于新呼叫和切换呼叫的接纳设置了不同的干扰门限值 ,切换呼叫的门限高于新呼叫的门限。切换呼叫和新呼叫的干扰门限都随系统总干扰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当有新呼叫或切换呼叫到达时 ,计算小区内多址干扰和小区间多址干扰 ,从而确定总干扰 ,并与干扰门限值进行比较 ,若低于门限值 ,则允许接入 ,否则拒绝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带宽预留和带宽降级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移动网络的呼叫准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包括了动态带宽预留与带宽降级算法(BDA)2个部分.根据切换呼叫的准入结果实时地调整切换呼叫预留带宽,在限制切换中断率(HDP)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呼叫阻塞率(CBP).在对未来带宽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所提方案采用不同的BDA触发方式,使得系统在处理负荷与带宽利用率之间取得平衡.BDA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业务优先级、公平性、呼叫持续时间、带宽调整波动性以及降级呼叫比例等,通过合理地设置带宽需求满足度、带宽波动幅度,以确保BDA的公平性和限制带宽调整的波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2000个仿真时段内,所提方案的HDP均值较同类方案稍高,但仍然控制在阈值范围之内,较之其他方案,它的CBP均值和BDA触发次数均值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切换优先级算法中发起呼叫排队的可行性和具体算法流程,并比较了使用发起呼叫以排队前后的切换算法的性能改善。一般的文献里都没有时始发呼叫加以排队,但实际上用户为了接通一个呼叫总是会等待一段时间,这就给了始发呼叫排队的可能。提出了一种符合实际的丢失呼叫限制等待(LCLW)模型,给出了它的流程图并将其应用到混合切换优先级算法中。最后分析了在多业务蜂窝系统中发起呼叫排队对切换指标的性能改善,并加以模拟。从模拟结果中可以看出发起呼叫排队后算法性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呼叫阻塞率大大降低,而且对切换阻塞率并无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Hadoop框架给出了一种移动学习模型和具体实现.描述了总体系统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系统模型,并对主要的移动学习模型实现及Hadoop实施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就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实现移动学习系统做了运行测试与运行情况评估.  相似文献   

12.
移动媒体业务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存在于GPRS网络上的移动视频点播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点播效果不太理想.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一种依托于JXTA和JXME为底层P2P通信体系的移动视频点播系统,对整个点播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并对其中的无线通讯、移动流媒体传输与播放、数据冗余策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系统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手机支付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基于CA的移动终端支付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密钥管理协议,设计了一种基于CA认证的安全手机支付系统,较好地的解决了目前移动支付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Window CE环境下基于PDA/GPS/GPRS的移动GIS系统开发原理和方法,简述了其开发的基本理论,讨论了eMbeddedVC++开发环境下PDA的GIS实时测图系统开发的具体技术.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介绍了POCKETPC是如何实现一个GIS实时测图系统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WAP的移动学习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移动终端负荷重及功能操作复杂的问题,应用3G技术,提出一种基于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移动学习系统,给出了该系统模型的设计思想及体系结构,例析了系统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并讨论了系统设计与实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与环境。该系统为用户提供“傻瓜”式的移动学习服务奠定了基础,有效解决了网络拥塞问题,同时也为构建真正以用户为本的,“胖服务器、瘦终端”的移动学习系统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短消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SMS短消息服务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除了大量使用的手机与手机之间点对点SMS服务之外,从各种信息平台到手机的SMS业务也在快速发展,并已经成为广大用户及时方便地获取信息的一种手段.本文针对企业信息管理与传递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和开发了基于SMS的短消息系统,并重点介绍了该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收发短消息的技术要点及其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该系统对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科技信息》2007,(33):57-58
文章首先描述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产生背景、概念和特点,然后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其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所面临的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移动数据传输需求,支持高速大容量移动数据传输服务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通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定位、无线通讯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解决油田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能实时传输、应急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对移动数据传输、移动GIS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油田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PDA、集成了移动GIS与GPS技术的油田移动GIS服务系统的设计架构,给出了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使油田生产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中存在数据组织和管理困难、应急模拟结果传输和可视化效率低,以及人员撤离指挥不及时等问题展开研究,设计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分析移动应急数据的可视化流程,提出利用JSON解决空间数据的传输与移动端的可视化等问题.设计基于位置驱动的人员撤离路径规划策略,提出利用缓存技术、位置驱动、消息推送技术等方法增强移动终端和数据中心的交互能力,提高应急人员指挥撤离和救援调度等问题.最后,设计并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的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系统,并进行测试,验证突发性大气污染移动应急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井下使用的移动机器人涉及电机驱动、传感器信息采集、电源供电管理等的安全防护问题。本文介绍了井下探测救援机器人各个关键技术的工作过程和突出功能,以及在各个关键设计模块中安全防护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