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种古老的祭祝仪典能否长期沿袭和保存,往往还取决于人们对祭礼的信仰程度,从“巫”与“体”之间的比较中间可以证实,巫促使傩的诞生,而傩又促进傩戏与傩文化的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巫、舞”的原初形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始巫文化而产生的“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从原始兼通人神的首领 到专司祭祠鬼神的巫师。“巫”与“王”也由统一走向了分化。“巫”“舞”同源,舞也由娱神的巫术方式变为 娱人的舞蹈。“后边”在历史中的功用和变化为“巫”的发展演化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3.
"巫师"由"巫尸"演变得名,表明巫与死丧紧密相联。三峡丧礼是在三峡巫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是巫文化在三峡民间的重要表现和主要传播方式;巫文化制约和影响着该地区的殡丧礼俗,形成了招魂、送魂、抹汗、穿老衣、守灵、闹丧等多种形式的丧礼习俗。  相似文献   

4.
楚人好巫,梦风即巫风,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楚巫之滥觞,即无萍乡傩之发轫。萍乡傩与林民众 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萍乡傩必然要探索其与楚巫的关系,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为此,笔作粗浅的探讨,只能是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5.
商代的巫包括为下层民众服务的俗巫(民间之巫)和为商王室宫廷服务的官巫两种,商代民间之巫主要从事占卜、祠社、医治和祈雨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巫山地处三峡腹心,历史文化积淀异常丰富。任乃强、邓少琴、袁珂等先生筚路蓝缕,管维良、任桂园等教授发扬广大,致力于"大巫山文化"体系建构、巫文化研究、巫臷文化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父亲留下的财产”,这是《城市发展史》作者美国人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对遗产的直观定义,而其引申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的遗产观念亦显而易见。巫术及其相关的巫文化活动便是这样一种财富。中国作为华夏文明的载体,巫文化源远流长,从《山海经》的记载到现代文明的今天,巫文化的踪迹仍然或隐或显存在于民间,研究巫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巫文化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民间壁画在取材和表现手法上均有浓烈的巫文化气质;指出这种文化渗透具有深刻的文化艺术价值,影响并促进了现代壁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巫觋面具最初是巫觋行巫时所用的法具,后被认为具有法力而衍生出供奉面具和辟邪面具。在使用这些面具时,还没有融入世俗的娱人成分和审美意识;巫觋驱鬼逐疫用面具在一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功能多样的傩面具。  相似文献   

10.
巫信仰是中外各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形式,壮语对通灵巫师有多种称谓,灵魂信仰是巫信仰产生的前提,壮族通灵巫师最早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巫文化是远古时期人类在生息繁衍、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始文化,是人们关于万物有灵崇拜时代所有知识、技能、信仰、艺术、道德、风俗的总称。三峡巫文化与医学、易学、灵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以阴阳学说为核心,具有预测吉凶、行医救人、布道传教、关注民生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内研究民俗文化,既要注意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又要注意汉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既要注意民俗志的研究,又要注意民俗史的研究。研究中国风俗史既要注意民族性,又要注意历史性。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徐志摩都被视为资产阶级自由诗人,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强调他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却没有人明确提到过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徐志摩诗歌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入手,论这这位“资产阶级诗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割裂的丝丝缕缕联系。  相似文献   

14.
要让银行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有三: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人为本;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重视品格;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良性文化。同时,在建设银行企业文化中还需注意刚柔并济,做到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培训。高师数学专业在对师范生进行新课程培训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新课程通识理论培训与数学学科培训的关系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新课程培训与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关系问题;新旧课程的关系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不断实践先进文化,推进农村不断进步的八十年。历史经验表明:实践农村先进文化,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党的领导和以民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广泛与先进、传统与现代、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新世纪,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给农村先进文化予以正确定位,才能确保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回顾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状况 ,总结校园文化潮起潮落的主要原因 ,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关系 ,探寻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 ,认为校园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才能成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就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所必须面对的几个核心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包括校内读者和校外读者的关系、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的关系、信息共享与产权保护的关系、普泛性信息服务和特定性信息服务的关系。通过揭示这些关系中存在的本质差异和内在联系,探讨如何有效协调其矛盾,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提供原则性指导。  相似文献   

19.
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有机地融合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之中,形成高效、有序、双赢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文化的融合,达到最佳旅游效果,必须从制定区域化开发策略、建立体育旅游中介、培养复合型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等方面多管齐下,同时注意两者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化和自然界相互依存,决定了只有结合古环境来研究古文化,才能认识古文化,才能认识人类迁徙的真正原因。环境考古学主要研究古文化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间的关系。我国历史和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只要我们抓住考古学和环境科学向新阶段迈进的契机,我国环境考古学必将迅速发展,并一定会在认识古人类历史、行为和生活方式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