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充分借鉴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探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日渐成熟。本文试图从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找到最为突出的本土化艺术特征,用以归纳总结中国民族歌剧在音乐写法上的传神魅力。  相似文献   

2.
董辉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4):118-121
十七世纪法国宫廷芭蕾形成并获得迅速的发展,创立了喜剧芭蕾和歌剧芭蕾等形式,并在世纪末向剧场芭蕾转变,吸取了音乐、喜剧及歌剧中的许多表现手法。本文梳理了她的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原因,初步探索宫廷芭蕾所体现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3.
歌剧《乡村骑士》是意大利作曲家皮耶特罗.马斯卡尼的经典之作,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富艺术魅力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诞生的标志。本文试图从词曲运用、调式调性、演唱形式和乐队伴奏这四个方面对其音乐特征加以阐述,以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西洋歌剧中 ,重唱艺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 ,其表现形式、作品结构和规模多种多样 ,起到了展开剧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同时传达出作曲家的审美理念。从巴洛克时代到古典、浪漫直到近现代的一些大作曲家 ,有许多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精美的歌剧重唱。分析歌剧重唱的审美特征、表现类型、基本结构 ,探究歌剧重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其丰富的表现手法 ,从中发掘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实质 ,可以为我国的歌剧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莫扎特歌剧的《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谐歌剧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歌剧运用各种重唱形式表达复杂的戏剧内容以及运用鲜明活泼的音调来刻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手法,对他喜剧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进行了分析、论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歌剧作为与话剧同源异流的艺术形式,其舞台时空表现方式受西方传统化、哲学观念、美学思想及思雏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再现式的风格,具有鲜明的写实性。但歌剧作为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的综合形式,音乐本身的虚拟性特征使歌剧的时空表现有别于话剧而显现出一定的表现性风格。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歌剧的<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谐歌剧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歌剧运用各种重唱形式表达复杂的戏剧内容以及运用鲜明活泼的音调来刻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手法,对他喜剧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进行了分析、论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8.
歌剧艺术是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中国歌剧事业目前正面临种种挑战。通过音乐美学思想、民族性对中国歌剧的影响,传统的继承和吸收借鉴西方歌剧的尺度,歌剧要跟上时代步伐等方面的论述,深刻反思如何寻求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怎样使中国歌剧走出低谷这一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威尔第歌剧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探究作为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歌剧大师所展现的艺术特性。以歌剧《奥赛罗》中第二主人公雅戈这一反面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雅戈在歌剧中的音乐作为载体,从音乐主体、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经脉”,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在艺术上实现了与宗教的分离,趋向世俗化和人性化,封建的、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桎梏被打破了,个性解放的直接结果是爱情成为音乐强烈、突出的主题。虽然这个时期的意大利歌剧音乐过于依赖剧词,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形式上均缺乏特性,但却是此后歌剧发展的一个基础,成为巴洛克时期艺术领域中最耀眼的一颗珍珠。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春丽 《科技信息》2010,(13):10-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歌剧艺术中,广泛流传着“真实主义”的思潮,普契尼是“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传统歌剧的表现手法,并以他对歌剧艺术形式本质上的深刻理解,使得歌剧在戏剧性的表现以及剧情与音乐的贯穿发展中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体现在他那富有创造性的优美流畅的旋律和对多声部音乐那丰富多彩的技术超群的艺术处理上。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艺术实践,使歌剧的戏剧效果和音乐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使演员和观众之间达到了十分融洽而有益于理解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歌剧的产生是文艺复兴运动在音乐上的最大成就。这并非是突然而来的偶然现象,而是文艺复兴时代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一、16——17世纪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影响1.歌剧兴起于16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末期,意大利有两种从神灵赞歌曲发展而来的宗教戏剧:一是在乡村演出的神迹剧,一是在城市演出的神迹剧。在意大利的宫廷戏剧里还有田园剧,情节剧,幕间剧和用牧歌风格写的戏剧。这些戏剧品种都是歌剧的前身。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那时有一些受文艺复兴思想影响、进步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3.
从"声乐教学"这一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声乐大赛中的歌剧作品选取、歌剧角色扮演等相关现象,探讨了加强在教学中如何为学生选取适合的歌剧类作品、培养学生对歌剧中的角色进行完整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多元化语言学习的必然性等问题的认识,并深化对声乐教学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接轨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剧中角色的分析与把握和艺术手段的运用与创造为基点,通过对多年歌剧表演艺术实践的挖掘,阐述了歌剧这一表演艺术形式必须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达到舞台艺术效果与观众心灵互动,才能展现其艺术魅力和舞台表演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西洋歌剧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末的欧洲就早已有雏形。但是,当时这类演唱形式并无名称,人类只称呼为"用音乐表演的戏剧。"1640年以后,才简称为"作品"或戏剧音乐,两者一经混合,又成为了"音乐戏剧"后来索性称为"歌剧(opera)"。本文对中国戏剧与西洋歌剧在民族性、虚拟性、程式性方面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晗  黄群 《科技咨询导报》2008,(15):159-159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音乐、舞蹈、戏剧三者结合的一种舞台艺术。歌剧起源于西方,它融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身,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本文就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歌剧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两者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7.
刘喜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1):117-118
音乐与戏剧是歌剧这个综合艺术体里最重要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歌剧自身发展的每一次变革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是改革的关键.蒙特威尔第、莫扎特、格鲁克、瓦格纳等歌剧作曲家在他们的歌剧改革中都以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为核心来完善歌剧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声被称为世上最美妙和声音,而美声唱法则是演唱技巧中最难的方法,歌剧则是集声乐和器乐于一体的艺术。学习声乐演唱的人肯定离不开歌剧的演唱,如果要想演唱好歌剧我们就要去了解歌剧的历史、各个国家的歌剧特色,熟悉有名的歌剧,从而更好的演唱歌剧。  相似文献   

19.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其中的咏叹调则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也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作曲家歌剧咏叹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无疑对表演者演唱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歌剧《梦游女》是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代表作品之一。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戏剧色彩。文章试图结合女主人公阿米娜的角色定位,对其著名咏叹调《啊,满园鲜花凋零》的艺术风格及演唱作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歌剧是一种集诗歌、音乐、和戏剧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偶然。除了音乐、文学等专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社会的支持,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是影响歌剧诞生、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正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歌剧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