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尔库塞对当代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进行了尖锐而又深刻的批判,但马尔库塞并不是彻底的技术悲观主义者,他在批判技术的同时又在呼唤那种"非压抑性的统治"的新技术的出现。这种新技术将使人与自然获得解放的同时,也推动两者之间形成平等的主体关系。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这一观点的批判是建立在以"旨趣"为基础的认识论上的,他认为,新技术与新自然是马尔库塞的一个罗曼蒂克的梦想而已。然而,后经验主义的理论表明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批判是无的放矢的。  相似文献   

2.
凯文·凯利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教父",同时也是技术哲学家,他通过其技术三部曲系统阐述了其乐观主义技术自主论思想。他认为,技术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六大元素之后的第七元素,是人和自然共同构建的人生环境。凯文·凯利对技术的自主性进行了详细的状态描述,对技术自主性的机理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人与技术共同进退的协同之道。凯文·凯利认为,技术元素能够自我决定、自我发展,表现出其自主特性,并且通过具身性、自组织性、同步性和进步性来实现。虽然技术具有自主性,但他认为人可以通过对多样性技术的选择来实现人与技术的共同进退、协同发展,因此人类仍然具有自由和主动。他是一位继承了传统技术自主论遗产,又有时代创新的后技术自主论者。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神话-宗教"中表达了一种与权力交织在一起的技术观。技术由神掌管,通过神的有限赐予或偷取传递给人类,因此人类技术既受限制又有自由创造的双重含义。古希腊人的技术活动具有宗教意义和伦理意蕴,"宗教技艺"展示了技术获取的一般方式,即神的介入和帮助。人获取技术和制造产品,一方面凭借理智,一方面凭借虔诚,在神话中理智和虔诚都是善德的体现,因此技术活动在神话-宗教意义上具有伦理意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从技术设计视角看当代人类生活方式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设计与人类生活方式密切关联.在当代工业社会,技术设计在促进人类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同时,也导致人类生存面临种种困境和危机.人类生活方式全方位与技术设计溶合,构筑了一种技术化、功能化和消费主义的崭新生活方式.技术设计为达到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老子思想视域中的双向度技术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既有的生存方式,技术的本性是单向度的。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单向度的技术进一步表现出了没有节制和限度的进攻性。而在老子提出的慈弱为用、辅而不为等思想主张中,却蕴含着一种双向度的技术理念,其内涵是通过守护、辅助他人他物,在使对象得以自主生长、自我养成的同时,实现主体的预期目标。为了人类的长久生存,我们应当汲取老子的实践智慧,转变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充分照顾他者的自在本性和生存欲求。  相似文献   

6.
正哲学家总想努力对他所处的时代说些什么,斯蒂格勒亦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框定与加速现象成为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时代规定性。在斯蒂格勒看来,数字技术所推动的超级工业社会或自动化社会开启了无产阶级化的新阶段,正在使人类社会走向邪恶化和下流化,甚至沿着向下的"恶的螺旋"滑向系统性愚昧的时代。[1]为了回应人类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推动下的这一"技术突变"(technological mutation),  相似文献   

7.
技术价值观构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并非抽象、孤立地理解技术价值,而是将技术价值问题的思维向度从封闭的技术本身扩展到广阔的文化空间。在他看来,文化的内在生命和终极价值正在于其中所蕴涵的人的自由,技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历史的存在方式或文化形式,其终极价值亦在于人类自由。在文化哲学的视阈中,马克思从人的价值出发追问技术的价值,将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文化价值统一起来,赋予其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化使命,并最终指向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付丽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9):101-103,F0004
本文立足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批判视角探析网络媒介功能。认为技术与文化意义上的网络媒介功能,本质上是一种“单向度”的对网络主体的感官征服。“人性化”界面,以其多感官的表象模式,对网络主体感官进行技术同化和改造,实现对主体感知世界方式、效果的影响与控制。超文本的“多维空间”威胁着网络主体的意义容纳能力;非线性、自由联想的感知方式,使主体在“超空间”中迷失。网络主体在虚拟现实中沉浸,则意味着主体经验越来越成为人工的产物与技术的附庸。媒介即讯息,网络媒介技术对主体精神的感知方式、存在方式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其“单向度”的功能局限,值得我们深入地反思和清醒地对待。  相似文献   

9.
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主要依赖技术和技术物生存,是技术生存的本质。技术生存是高效率的生存方式。技术物与自然物的矛盾、技术物与人的矛盾,是技术生存的内在矛盾,由此引出技术生存中的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  相似文献   

10.
卡西尔把技术作为符号形式置于文化哲学的大框架下加以审视,他指出,技术的本质只能在动态的层面上予以理解,并从技术对人的塑造、技术与人的生存意义及技术与人的自由等视角,深入透视了技术与人之关系,为当今人们反思技术和人的技术化生存问题铺建了思考的进阶。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生态思想核心是人道化的技术世界。马尔库塞所提倡的人道化的技术世界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关系的和谐: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个人感官的快乐与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矛盾的解决;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是一个技术与自然和谐的世界;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是技术和文化和谐的世界。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将生态文明与技术发展相结合,丰富了技术的内容,在当今社会需要得到重视并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由非马克思主义者创立并产生了国际影响的新学科,接受美学对文学接受的阐释显示了它自身的深刻性,但同时也在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上存有一定偏狭.我们有必要将接受美学置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视野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理论观照,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从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分析入手,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范畴限制在社会领域,否认自然界的优先性地位.否认马克思主义自然界的优先性地位的思想是马尔库塞自然辩证观的错误所在,而强调劳动的中介性、人的主体性、实践性等又是他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在批判马尔库塞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缺陷时不能否认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希望是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的构成要素,它具有一种在理想与现实之问的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决定着批判理论的逻辑,即在对技术现实所做的“极其经验主义”的分析背后,决离不开某些背景性信念的支撑。这些信念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传统中人的形象,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理性自主、个性的自由发展和普遍和谐。批判既从这些信念中汲取了力量,同时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尴尬处境也与此不无干系。  相似文献   

15.
陈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1):67-70,102
哈贝马斯师承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观点,认为其内在根据就在于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理性的片面发展。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是深刻的,其中的一些观点不仅对于我们认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认识当代技术文明的某些负效应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而且提出了一些我们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不能不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但是,由于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并没有具体而科学地考察当代西方社会的生产方式、政治经济制度是如何制约和影响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相反,他抛开特定的社会背号,片面强调科学技术对理性影响的消极性,将科学技术说成是一种肯定的、排除批判否定精神的思维方式的帮凶,甚至把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意识形态,这在理论上是难以成立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6.
I offer a theory of art that is based on science. I maintain that, as any other human activity, art can be studied with the tools of science.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art is scientific, but aesthetics, the theory of art, can be formulated in accord with our scientific knowledge. I present elucidations of the concept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art, work of art, artistic movement, and I discuss the ontological status of artwork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7.
技术理性的现代展现及其未来命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本文批判了自马尔库塞以来的技术理性概念,把技术理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工具理性、操作理性和价值理性.分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的根源,指出未来技术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发展理性.  相似文献   

18.
符号消费是现代技术发展引发的新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从STS视角揭示和剖析符号消费的本质及其社会后果,可以为建构现代技术发展与大众消费活动的合理关系提供一种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美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与关学尤其是数学与美学的关系值得关注.早在古希腊时期,揭开了古希腊美学思想发展的序幕的是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正是他们首先将数学与美学相结合,开始了美与数理学科相联姻的潮流.后来经德谟克利特的发展,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对数学与美学的关系极为关注.由于古希腊美学是西方美学的重要源头,这就使西方美学不仅与科学紧密相联,而且形成了与中国美学不同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