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系统和机器人学是 LZ 智能研究中发展最快的两个分支,前者是用来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后者是用来替代人类的肢体行为,它们都是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计算机首先被用于数值计算,从本世纪30年代提出符号计算和符号处理的理论概念,到50年代发展起来的控制论,把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信息理论、逻辑推理与计算机联系起来,开始用计算机来表示和实现人的智能活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下棋对弈和定理证明。60年代以来,LZ 智能研究的重点已从探索普遍的思维规律转向知识为中心,进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重要领域,且已逐步实用化。专家系统的本质是以某一领域知识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专家的推理活动,以得到  相似文献   

2.
思维机器     
计算机和人不是同类的种。计算机执行的是一系列电子材料运算,计算机对自身从事的活动一无所知。计算机中不存在“信息”,知识只能存在于智能意识中。计算机的活动既非逻辑的也非数学的,计算机不执行“逻辑运算”。无意识的逻辑是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没有给还原论提供任何根据。哲学上进行分析,强调的应是机器和人类智能间的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3.
创造的火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爱的读者,请您想象这样一种情况:先让一台计算机和一组人员分别完成同一个任务,随后由独立的专家们对计算机的创意和人的创意进行评分,结果计算机的得分高于人的得分。这时,您是赞叹“具有创造力的计算机”的设计者所取得的成果呢,还是探询为什么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复杂的认知难题的人类智能居然会不敌电脑?也许,您甚至还会怀疑自己对创造力概念的理解。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我们运行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用以生成一些创意,并让评价小组把这些创意与测试人群形成的那些创意进行了比较,结果就发生了“电脑胜人脑”的情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电气化是20世纪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技术成就.智能电网的产生被认为是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智能电网的概念、技术特点入手,对智能电网“智”在何处作出了科学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邹琪 《世界科学》2007,(11):34-36
关于"人类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目前我们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未知?6.何谓智能?智能有许多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但无论那种形式我们都不知道智能在生物学上意味着什么。数十亿个神经元如何调度知识、模拟新场景,或是删除不合逻辑的信息?当两个概念彼此相匹配而此时又突然找到了问题的解答时,将会发生什么?当看电影时,  相似文献   

6.
人类在前进与后退中不断循环上升。虽然人类本性中的“贪婪”“、自私”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越来越剧烈,但是,人类终将遵循由低级、中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本文以“辉煌的成就,严重的危机”为引子,说明了人类社会必然向其最高阶段即第三阶段发展,也就是“智能人”社会即科学共产主义社会。本文分为两篇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开卷有益,读书是我们共同享受的乐趣,好书更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国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是就极有力地表达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真理呢!? 书是良师、是益友,所以我们都愿意和好书成为朋友。在过去的时间里,“知力”一直致力于向读者推荐好书,传播知识,今后“知力”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这项工作。今年我们将这一项工作固定化,并接受热心读者的建议,把之定名为“我与好书做朋友”栏目。这一栏目之目的不言而喻,但形式可多样化,如读者喜欢的书目、“知力”推荐书目、图书短评、书要摘登等等,力求编读共赏好书,尽量传播交流有益的图书信息。因此,本栏热忱欢迎读者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请简要地介绍一下图书内容和载明该书出版者)。本期将先由“知力”向读者推荐科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杜渐创作的科幻小说丛书——《杜渐科幻小说集》。 愿我们共同办好这一传播知识的窗口! ——编者  相似文献   

8.
人的能力(智能)以及它的物理存在都表明智能机器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制造一个新的不同的智能机器。那末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机器能模拟人类的智能吗?”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理解事物意味着什么样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什么?”什么叫有意识?”等等。目前机器的能力与这些问题都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它们与人的差别。量子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也许是通向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9.
天体的密使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曾经说过:“恒星的化学组成是人类绝不能得到的知识。”另一位著名的法国天文科普家弗拉马利翁在1860年也认为:“要解决行星世界上的热度问题,我们所要的数据是永远不可能得到的。”但是天文学家们只用了短短的100多年,就掌握了比恒星化学元素、行星温度多得多的宇宙天体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史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迄今的整个认识过程,即对人类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与自然的共存和搏斗中得出的技术、经验和知识体系的产生、发展以及规律性的理论总结。不仅如此,科学史还应是人类对这一认识过程的反思。著名科学史学家萨顿也说过:“科学是人类真正有积累性和进步性的唯一活动”。从古希腊朴素的原子论和物质元素构成说到现代核物理学;从周易卦象中的原始二进制到现代信息理论,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代科学的高峰都是过去知识的沉淀和升华,那么要达到未来科学之巅就必须对以往的人类科学成就有一个整体纵向的考察,即研究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科学离不开积累和创造,科学观应是历史观和创造观的统一。人类是不断发展的,向前看,面向未来,无疑至关重要,但轻视历史,将现在和过去对立起来却是缺乏远见卓识的。我们不能偏狭地把历史理解为古人、古董、古纸堆和一切陈旧  相似文献   

11.
<正>1956年,当一群计算机科学家精英汇聚在美国汉诺威市的达特茅斯学院时,开创了一个他们称之为"人工智能"的时代——当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前景是相当乐观的。基于开发机器智能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对人类智慧本身透彻理解"这样一个假设之上,人们有理由认为:对于人类学习能力的各个方面,或人类智能的任何其他方面,原则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让机器模拟人类智能也是完全可能的。到底什么是人类智能?如果你问上10个人,至少会有11种答案。对于哲学家来说,智慧就是渊博的知识,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智能则是智力  相似文献   

12.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它试图用机器模仿人的智能行为。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各领域大都还远远不能同人甚至同动物的智能相提并论。专门用来视图、听声、辨别话音的计算机系统依然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然而在人工智能的某个领域里,即根据某个限定的范围内的知识或经验做出推理的方面,计算机程序不仅已经接近人的智力,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有所超越。这些程序利用所收集到的事实、查找的规则以及有关此范围的其他知识,并且同使用这些规则的方法相配合来做出推理。它们能够解决诸如医疗诊断、矿藏勘探、油井分析这类某些专门领域里的课题。实质上,它们也不同于普通  相似文献   

13.
智能技术是众多“高科技”中的佼佼者,它不仅是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而且它的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及和无穷无尽的“能耐”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新兴智能技术,究竟能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什么?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展望它那绚丽多姿的美妙前景吧。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支持气候行动”。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会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尤为明显。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低碳发展,绿色生活,不要让地球持续“发烧”。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自然资源,对人类幸福、健康和人类社会发展、繁荣至关重要。从原始时代起,就存在着人类对气候的自发适应关系。随着科学认识的积累,这种关系逐渐发展成为自觉  相似文献   

15.
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一方面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改变了环境的供给能力,使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浅见与短视,诱发了多种环境问题。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认识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类种环境的协调统一,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表中所列有关环境的“年”、“节”、…  相似文献   

16.
英国最新研制一款智能聊天语言系统.可以赋予计算机类似人类的“思维”。该计算机系统能够让测试者无法辨识究竟是计算机还是人类,在印度古瓦哈提市召开的计算机科学节上.  相似文献   

17.
文科生也能当医生 一般,如果在学校的数学成绩不好,高考时就会填报文科志愿;而仅仅语文成绩不好,就一定会选理工科,而不报文科。但是,纵览周围社会,却有不少人并非如此。那么,是这种单纯的分类错了吗? 是的。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有多重智能,而且各个学科对智能的要求也往往是复数的。比如,学建筑设计,不仅需要“逻辑·数学智能”,也需要“空间智能”;学医,虽然“逻辑·数学智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他知智能”似乎更为重要。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要拘泥于文科、理工科,而应该首先想一下自己到底想做什么,然后再做决定。  相似文献   

18.
“与人类一起生活的动物中,没有一种象狗一样和我们结成这样牢固的同盟”。一位作家写道“猫通常只是容忍我们,马服从我们的指令,但狗,却能成为忠实的盟友”。 人、狗是怎样“结盟”的 有一种理论认为:大约12000年前,人类的先祖开始定居,狼有时在附近逗留以觅食他们丢弃植物的残渣。“古人喜欢享用肉和油,而丢掉骨头、内脏、皮、角和蹄——而这恰是狼所垂涎的”。一位动物行为专家说“难怪它们乐于与人为邻”。  相似文献   

19.
青春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在浪漫的诗人眼中,青春“是初春枝头刚爆的第一颗嫩芽,是黎明时分喷薄的第一束光芒,是情人眼里迸发的第一抹幸福”,它是“诗人诗歌里闪烁的第一丝灵感”,遗憾的是,许多伟大的诗人并不具备精深的自然科学知识,如果他们能更深刻地洞悉大自然的深邃,那么他们将吟诵出更多更瑰丽更辉煌的篇章,如果我们的诗人们知道青春仅仅属于人类,只有人类才拥有青春,那么他们一定羞惭他们这些字句想象力的匮乏,是的,人类是非常独特的,青春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个年龄阶段。大部分其他动物,包括猿猴和人类的祖先类人猿,都是没有青春期的,它…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功能模拟。虽然在某些方面的表现比人类智能更优秀,但是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和技术的局限性,所以充其量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延伸,最终在整体上是不能代替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