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最近钓鱼岛形势异常紧张,日本问题又成为中国人普遍关心的主题。在众多的有关对日本研究的著作当中,最有影响力的文献是美国研究者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其次是日本人新渡户稻造写的《武士道》、小泉八云的《日本与日本人》、在中国还有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写的《日本论》等。《菊与刀》的开篇中谈到,"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琢磨不透的。这个强大  相似文献   

2.
王君 《科技咨询导报》2008,(10):154-155
远藤周作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其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寓意深远,以罪恶和救赎为题旨,内容多涉及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本文以其早期作品《黄种人》为中心,通过对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分析,来探讨东西方精神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王君 《科技咨询导报》2008,(19):164-164
远藤周作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其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寓意深远,以罪恶和救赎为题旨,内容多涉及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本文以其早期作品《黄种人》为中心,通过对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分析,来探讨东西方精神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远藤周作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其小说的显著特点是寓意深远,以罪恶和救赎为题旨,内容多涉及宗教(主要是基督教)。远藤作品中所探讨的罪,不是如偷、拐、骗等法律上的罪而是一种由于神无意识所形成的宗教上的罪。文章以其代表作《海与毒药》为范例,通过对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分析,探讨日本人的罪意识。  相似文献   

5.
周作人的学问渊博,涉及中外多种思想。文章从儒家、释家,日本文化、西方思想等对周作人的影响里,清理出多种思想中的统一点:"中庸"和崇尚"自然人性"是周作人为人为文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6.
冯新平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5):19-20,29
远藤周作在作品《沉默》中所呈现的是邪恶的灾难和被苦难和死亡扭曲的、绝境中的人性。本文分析远藤周作通过作品探索普遍人性和人类的存在境遇。远藤周作从基督教传统中接受了博爱观念,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这种对爱与善的追求,更符合人类的普遍愿望。  相似文献   

7.
日本"第三代新人"作家远藤周作籍由其宗教作家的独特视角,不断反思与探索基督教义的真谛,深刻探究西方宗教在日本风土下的受容,着力表现出对弱者的关心和救赎,创造性地提出了"母性之神"的概念,认为这种概念根植于日本人的宗教观,是日本人罪恶意识欠缺的当然归结,并最终在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中找到了解决东西方"母性之神"与"父性之神"对立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企业的影响与日俱增。危机背景下,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前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以及危机背景下的新举措,通过借鉴日本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大陆地区2010~2014年,日本2012~2016年,新加坡2010~2016年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数,建立了手足口病传染率的简单整体模型,分析了三个国家和地区手足口病传染率的季节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数和传染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一次大高峰和一次小高峰;日本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传染率呈现不同的季节性,发病数两年一次周期,一年一次大高峰后第二年会有一次小高峰,传染率则每年一次周期;新加坡地区手足口病发病数似乎有一定季节性,但是传染率没有明显季节性;学校开学放假对中国和日本手足口病传染率季节性有影响,但是影响结果不同。在日本,寒暑假期间的手足口病传染率最低,中国大陆寒暑假期间传染率则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0.
李清如 《世界知识》2020,(18):18-20
<正>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再次出任日本首相后,推出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摆脱通缩为重点目标的"安倍经济学",此后"安倍经济学"不断扩展,至2020年8月安倍宣布辞任,历时近八年。在此期间日本出现持续71个月的战后第二长经济复苏期,其经济政策对日本股价、汇率、就业、对外经贸关系等也产生一定积极效果,但同时遗留下诸多问题。在日本新冠疫情和东京奥运会延期的背景下,首相辞任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多方面冲击,"后安倍时代"日本经济何去何从,亦成为日本国内关注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周作人与吴宓的文学思想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周作人的文学观以个人为本位,提倡“人的文学”;吴宓则更关注作为整体的人生。周作人一贯坚持“无用之用”的文学功利观,而吴宓的文学功利观以提倡道德为中心。周作人积极倡导“文学宽容观”,吴宓则站在新人文主义立场上持保守的文学观。周作人注重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艺术特征,吴宓主张文学的道德教化功用,但也表现出对形式美的推崇。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是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开始他作为现代思想者的历程的,但是他的早期思想,尤其是他在五四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明显与传统儒家文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只不过被其强烈的反传统姿态所遮蔽。理解这一点,是理解周作人后期公开标榜儒家,甚至以儒家自居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3.
序跋文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散文文体的一个分支,从侧面丰富、深化了对周氏散文文体创造力与风格特征的认知,是解读周作人的一个重要向度。表述方式、文体风格、文学语言三位一体,相生相成,共同呈现了周作人序跋文体独特的审美创造,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亚类型体式,具备鲜明的文体特征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认同斯威夫特对社会、人性“掐臂见血”的辛辣批判,也欣赏他使用的“反讽”这一修辞策略,而更感兴趣的则是两者的结合,这契合了周作人思想性格、人生哲学与文学趣味中“流氓与绅士”、“铁与温雅”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在<谈龙集·上海气>中说"我终于是一个中庸主义的人."看来周作人对自己的了解是很深的.对于周作人的复杂人格,任何一种简单化的说明都是有害的,因此,以矛盾分析的办法以及与鲁迅进行人格对比的方法,论证鲁迅的人格是殉道的、苦行主义的,而周作人的人格则是中庸的、现世主义的,对于探讨周作人的人格的形成、发展以及内在矛盾,并以此关照中国现代社会条件之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处境以及人格分裂问题,也许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和鲁迅可以说是何其芳精神生长中的“旧我“和“新我“两个自我镜像.何其芳对周氏兄弟的区别性接受体现了他政治信仰的微妙关系,可以看出他从自我道德觉醒、自我改造、进而改造别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但经比较得出:周作人的“中庸”与传统的中庸略有不同,它并非“不偏不倚”,而是有所侧重的调和。受此影响,周作人的生活观带有明显的调和色彩。这种调和具体体现为两个层面:其一表现为“自然地简易地生活”与“微妙地美地生活”的调和;其二表现为超越现实与不忘却现实的调和。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化人的周作人以温文尔雅著称,而在处理家庭关系、选择人生定位时他却展现出了性格中自私与冷漠的一面。这种自私与冷漠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是周作人从获得现实利益的目的出发任由兄弟感情走向破裂;其二是周作人于国难当头之际放弃知识分子应有的气节而委身敌营、为虎作伥。最终,周作人咽下了由性格缺陷所酿的苦酒,受到了历史的惩罚。  相似文献   

19.
借助原始文献,运用实证方法辨析周作人散文言志论的意蕴和审美品格。周作人的"言志"不仅是言个人之志,更为重要的是借个人言志寄寓自己的文学、文化理想,主要是追求传统的审美品格和反对文学的功利色彩。因此周作人的"言志"是指自我的独善。当然,周作人的"言志"说已不同于五四时期健全的文学个性论,而是一种消极的个人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20.
论周作人的隐逸倾向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复杂的存在,他曾经有过近似"隐逸"的经历,在他的作品中也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理想和精神。周作人的这种隐逸倾向影响了同时代甚至当代作家的创作,因此探讨周作人的"隐逸"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