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干燥预处理对EVA可再分散乳胶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用NaOH稀溶液、硅溶胶和聚乙烯醇(PVA)对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乳液进行干燥预处理,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并讨论pH值、硅溶胶、PVA对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含水率、残渣率、再分散性及再分散液胶膜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EVA乳液pH值调节至9,用乳液质量25%的硅溶胶和5%的PVA对乳液进行干燥预处理,在雾化机旋转盘转速为21000r/min,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70℃和90℃,进料速度为80g/min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的EVA可再分散乳胶粉含水率(ω=2.35%)和残渣率(ω=3.70%)低、再分散性及再分散液成膜良好.  相似文献   

2.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与迁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连续化学浸提萃取法,研究了广州市白云区大气颗粒物(TSP)样品在模拟酸雨和湖水条件下重金属元素Cu、Pb和Zn的形态迁移和变化.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中Cu、Pb和Zn的总含量在模拟酸雨浸泡后大幅降低,但Cu和Pb的可交换态的量略有增加,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大气颗粒物经湖水浸泡后,Cu和Pb的总含量基本不变,Cu由残渣态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有机物结合态转化,Pb由可交换态转化为其他形态,Zn大部分以溶解态转移到湖水中.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利用方竹笋残渣,采用酸碱法制备膳食纤维;以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各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液pH为12.5、温度60℃、料液比1∶10、浸泡时间2 h和酸液pH为2、浸泡温度60℃、料液比1∶8,浸泡时间1.5 h的条件下,方竹笋残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52%,持水力为5.19 g/g,膨胀力为5.72 mL/g,持油力为7.16 g/g。  相似文献   

4.
用盘装佛甲草设计制作8个浇灌试样,在福建省厦门市的夏季典型气候下,对比实测不同浇灌方式对试样水分蒸发量、浇灌耗水量及基质温度的影响.结论表明:在盘装佛甲草每日间歇裸浇1次的情况下,浇灌时间点对其日水分蒸发量影响不大,但对其逐时水分蒸发量有时序影响;在吸液材料持续浇灌情况下,吸液材料和吸液方式对盘装佛甲草的日水分蒸发量和逐时水分蒸发量均影响不大;与每日裸浇1次的间歇浇灌相比,在夏季连续高温下,利用吸液材料持续灌溉至少可节约用水18%且可显著降低基质温度均值和振幅值.此外,在持续高温条件下,盘装佛甲草3 d不浇灌,其日水分蒸发量将显著降低,6 d不浇灌,其日水分蒸发量将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5.
食品药品接触材料有时会与食品药品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对食品药品起到破坏作用,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该文设计软硬件结合的自动残渣检测技术用来测定接触材料在特定浸泡液中浸泡后的溶出量,检测过程中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控制下,经过蒸发、烘干、恒重等过程之后,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出残渣量,进而确定食品药品接触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纳米尺度水薄膜厚度和系统温度对液-气相变蒸发率的影响.模拟了水薄膜厚度为2nm时,温度(375~425K)对相变蒸发率的影响;同时模拟了温度400K条件下,水薄膜厚度(2、3、4nm)对相变蒸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薄膜厚度下蒸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温度下蒸发率随水薄膜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蒸发率随时间呈指数形式递减.相关结果可为微热管及其他依靠内部液体相变传热的散热器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8排蒸发式空冷器管束三维模型,在恒壁温边界条件下,在管束表面施加质量源项模拟喷淋液膜,采用Eulerian Wall Film (EWF)模型与Mixture Species Transport模型耦合来研究蒸发式空冷液膜与空气间热质传递。数值模拟得到的空气出口温度、含湿量的数据与试验数据的误差分别为-0.67%~-0.98%、-4.95%~2.29%。比较了不同喷淋流量下管束表面液膜质量分布,小喷淋流量下液膜主要分布在管壁下半部分,随着喷淋水流量增加,管壁液膜分布趋于均匀,管排水膜温度由上至下先增加后减小。由于空气在管束背风面的流速较低,形成较高含湿量与温度三角区域。数值模拟得到的水膜与空气间的传质系数比试验值小,误差为-8.00%~-9.30%。揭示了蒸发式空冷器热质传递机理,为蒸发式空冷器设计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物酶SUN-1/过硫酸铵对羟丙基瓜胶压裂液破胶和降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延长低渗、低压和低温油藏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破胶慢以及破胶液残渣大对储层造成的伤害,以生物酶SUN-1/过硫酸铵为复合破胶剂,在40℃以下,分别考查SUN-1加量、过硫酸铵加量、引发剂加量、温度和pH等因素对压裂液破胶速度和破胶液残渣的降解作用的影响,最后优化出复合破胶的最佳条件.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分析了在复合破胶剂的作用下,破胶液中固体颗粒粒径分布,利用岩心流动仪和支撑剂导流仪评价了复合破胶剂作用下的压裂液破胶液对岩心和支撑剂导流能力的伤害.结果表明:生物酶SUN-1/过硫酸铵复合破胶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低于50℃,交联液过硫酸铵中加质量分数为200×10-6的酶,原胶液pH=7~8,与单剂比较复合破胶剂对压裂液的破胶时间减小了近43%,残渣降解下降了44.6%,固体颗粒粒径中值下降40%,对支撑剂导流能力的伤害下降了近60%,岩心伤害下降近43%.  相似文献   

9.
通过添加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软核硬壳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及其可再分散乳胶粉。重点讨论羟基单体HPMA用量对软核硬壳丙烯酸酯乳液和乳胶粉再分散液的成膜性、再分散稳定性和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PMA添加量为1.2%左右时,在保证再分散稳定性的同时,制备得到的丙烯酸酯原乳液和可再分散乳胶粉的成膜性好,耐水性达到最优;吸光度测试显示HPMA添加量小于等于1.2%时,乳胶粉再分散稳定性好,分散度高达90%,吸光度平均变化小于10%;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显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胶膜有6 ℃和30 ℃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乳胶粒子具有软核硬壳结构;扫描光学显微镜(SEM)测试显示原乳液和乳胶粉再分散液成膜性能优异,合成的原乳液在成膜的过程中发生了微相分离,进一步说明合成的乳液具有软核硬壳结构;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显示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粉与原乳液红外谱图基本吻合,说明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喷雾干燥前后乳胶粒的化学结构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纳米TiO2食品接触涂料的使用逐渐引起重视,为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对涂料中纳米TiO2迁移进行研究.笔者以纳米TiO2食品接触用涂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纳米TiO2向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行为.采用微波消解的方式对纳米涂料迁移液进行前处理,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其迁移量,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迁移到模拟液中的纳米TiO2进行形貌、尺寸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到涂料中的纳米Ti0会迁移至食品模拟液中,不同尺寸的纳米TiO2在不同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量不同,迁移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迁移后纳米颗粒发生了明显的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1,1,1-三甲醇丙烷在水、3%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水质模拟物和橄榄油模拟物均采用正戊烷进行提取。采用GC-MS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下对1,1,1-三甲醇丙烷进行定性,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0~12.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1,1,1-三甲醇丙烷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5~0.9998之间,RSD(n=7)为0.43%~5.67%,方法检出限均为0.6mg/kg。加标回收率在90.3%~100.8%之间。该方法可满足4种不同性质的食品模拟物中1,1,1-三甲醇丙烷的快速筛查和准确定性、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可瓷化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硅橡胶为基材、低软化点玻璃粉为成瓷填料,采用双辊开炼的方法制备一种可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玻璃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粉用量对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在6~7 MPa间波动,对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有显著影响,从约180%下降到110%;玻璃粉用量较大时,瓷化温度从750℃迅速下降到600℃;玻璃粉用量增加可提高低温瓷化物的抗热冲击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瓷化物内部存在大量气孔,导致试样的致密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13.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pigment dyed fabrics,two kinds of hydrophilic polymers(polyvinyl pyrrolidone(PVP),and polyethylene glycol(PEG)were fed into the styrene-butyl acrylate(St-BuA)copolymer latex binder respectively to prepare films with macropores.The effects of the post-added polymers on the latex film formation process and film structures were studi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yed fabrics was evalu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drying process could st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even after the addition of PVP and PEG.And the water evaporation rate during the first and last stage remained the same as usual.However,after the addition of PVP,the onset of the second stage was delayed to high volume fraction,and PVP formed into spherical dispersion phase with 300 nm in diameter.It provided a great deal of interface between the latex polymer and the PVP phase,which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water evaporation rate during the second stage.A different case was found after the feeding of PEG.Firstly,the first stage ended at low volume fraction and a decreased evaporation rate was observed in the second stage.Secondly,the PEG dispersion appeared as finger-like structure in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images with 9μm in length.After rinsing,pores were found only in the films formerly containing PVP or PEG,and the shapes and the sizes we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itial morphologies of the PVP or PEG domains.However,the shade of color,the abrasion fastness,and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dyed fabric were independent of the type of the post-added hydrophilic polymer.  相似文献   

14.
测定市售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分数和探究其向食品中的浸出规律,由此评估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以聚丙烯(PP)塑料餐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并依据GB/T 23296.1—2009要求,选择水、4%乙酸、10%乙醇和异辛烷为食品模拟物,考察塑料餐盒中PAEs的浸出率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运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价由此造成的健康风险。16种PAEs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NOP)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0%、78%、78%、92%、85%,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140~0.829、0.237~1.676、ND~0.995、ND~2.302、ND~1.714、ND~0.213 mg/g;但在4种食品模拟物浸出实验中仅检出4种PAEs(DEP、DBP、DIBP、DEHP),浸出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异辛烷、10%乙醇、4%乙酸、水;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浸出率越大。暴露评估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在25、40、55 ℃下,人群对浸出PAEs日暴露量的致癌风险为1.09×10-8、4.52×10-8、1.83×10-7;总非致癌风险分别为1.10×10-4、3.62×10-4、1.21×10-3。结果表明:PAEs可通过与塑料餐盒接触迁移至食物中,但由此造成的健康风险在U.S. EPA推荐的人群可接受水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酮溶液分别在自然以及超声振动下成膜,所得薄膜分别作差示扫描量热(DSC)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膜条件下,高分子的凝聚态结构有所不同,试样中残留的溶剂量也有差别;自然挥发所得的初生态薄膜中残留的溶剂是超声作用下所得薄膜的12倍.  相似文献   

16.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食堂餐厅等餐厨垃圾的组成成分和特点,研究了利用生物堆肥方法处理餐厨垃圾的工艺流程,并据此设计了实现餐厨垃圾处理的单元化处理设备的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据此设计的单元化处理设备,餐厨垃圾的减量率可以达到91%,并可实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液乳化法制备了杜仲胶乳,考察了乳化配方及乳化工艺对乳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如下制备条件:以杜仲胶的环己烷溶液(杜仲胶的质量分数为6%)为油相胶液,采用1% Brij-52、0.5% Tween-20、0.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三相复配乳化剂体系,油水体积比为1:1.5,乳化方式为高速搅拌(8 000 r/min,10 min),除溶剂方式为旋转蒸发(-0.09 MPa,40℃),浓缩方式为离心浓缩(10 000 r/min,10 min)。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杜仲胶乳的固含量可达54%,粒径约为330 nm,Zeta电位的绝对值可达57 mV。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对制备的杜仲胶乳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没有破坏杜仲胶的结晶性能,杜仲胶乳中仍存在大量的微结晶,杜仲胶乳的晶型中以β晶型为主。  相似文献   

18.
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传统船舶一机多温冷藏系统在不同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蒸发温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改进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用于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的蒸发温度.根据船舶双温冷库的间室温度,选取R600a和R32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并对系统进行了流程设计、模拟计算,得到了设计工况下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压缩机压缩比和性能系数随R600a质量分数变化的曲线,发现当R600a/R32的质量分数为0.7/0.3时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优.为了更好地满足船舶储存食物的温度要求,设计了自复叠三温冷库的流程图,为进一步研究三温冷库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盐液驱动的双降膜吸收蒸发工艺过程。该过程利用卤素的盐溶液沸点升高和稀释放热的特点,用CaCl2溶液作为储能介质储存太阳能,再将储存的能量以吸收热的形式传递给液体食品,从而实现液体食品的蒸发提浓。测定了蒸发器在各种操作参数下的蒸发速率,分析了物料和盐液的温度、流率以及浓度等参数对系统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对玻璃蒸发器和不锈钢蒸发器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传热性能好,用于液体食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酸酯乳液是乳液涂料优良的粘合剂,在外墙涂料应用中占主导地位,因耐水性和透湿性的缺陷,限制了在外墙涂料领域的发展。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对涂料耐水性、耐侯抗污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文中对有机硅氧烷单体的种类、用量和加入方式对丙烯酸酯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有机硅可以很好的提高涂膜的耐水性、附着力和力学性能,值得我们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