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双螺杆挤压红薯全粉复配营养米工艺中不同螺杆转速、挤压糊化温度、水分含量对系统压力的影响,以期为红薯米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合红薯米质构特性中咀嚼感,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压力随螺杆转速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复降低,咀嚼感随螺杆转速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压力和咀嚼感均随挤压糊化温度升高而升高,随水分含量升高而降低。对于压力,水分含量的影响最大,挤压糊化温度次之,螺杆转速影响最小;对于咀嚼感,螺杆转速影响最大,水分含量次之,挤压糊化温度影响最小。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螺杆转速145 r/min、挤压糊化温度125℃、水分含量29%时,红薯米咀嚼感最好、压力最小,此结果可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挤压膨化技术开发保健混合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双螺相挤压机对混合物料(黑米:薏米:荞麦=60%:15%:25%)进行挤压膨化的生产工艺,研究了物料水分含量、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对产品糊化度的影响。结果为:物料水分含量16%,挤压温度170℃,螺杆转速100r/min,挤出物的膨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挤压膨化的方法处理玉米蛋白粉,使玉米蛋白变性,探索提高玉米蛋白粉酶解后肽得率的挤压条件。以物料水分含量、挤压机机筒温度、挤压机螺杆转速、挤压机模孔孔径为考察因素,酶解后玉米蛋白肽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索试验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的挤压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机筒温度为78℃,螺杆转速为175r/min,模孔孔径为8mm,物料水分含量为24.5%的挤压条件下,酶解后肽得率达到74.02%。  相似文献   

4.
徐驱雾 《广东科技》2011,20(18):87-88
米糠膳食纤维的膨胀性在pH值为3~11的溶液中测定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膨胀力随着溶液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持水力随着pH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持水力随着溶液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持油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粘度随着SDF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研制出性能良好的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熔喷非织造布,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讨论了模头温度、挤出速度、喷气压力和接收距离等成网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模头温度的升高,螺杆挤出速度的减小,喷气压力和接收距离的增大,纤维直径逐渐减小;而纤网纵向断裂强力随着模头温度和喷气压力的升高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挤出速度的增大和接收距离的减小而逐渐增大.此外,纤网的透气率和面密度不匀率也与熔喷工艺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挤压蒸煮提高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来提高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挤压温度为130℃,螺杆转速为500 r/min,豆渣水分含量为15%的条件下,豆渣的SDF含量从4.26%提高到18.35%。采用高效凝胶过滤法测定SDF的分子量分布,实验表明,经双螺杆挤压处理后的豆渣的SDF的组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挤压加工对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和豆渣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粉为原料,通过优化挤压加工条件,提高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并改善豆渣物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豆渣挤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60,℃,物料水分25%,转速100,r/min.优化挤压条件后,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与原始豆渣相比从2.6%增加至30.1%.豆渣粉挤压前后的物性实验表明:挤压豆渣在水溶性、膨胀性和乳化性方面与原始豆渣粉相比分别提高10.4%、15.6%和130%.豆渣粉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豆渣粉在200,℃以下结构稳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挤压豆渣结构,可以看出其纤维结构有明显的热降解现象.  相似文献   

8.
螺杆转速和机筒温度对加工聚丙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工艺条件对螺杆注射加工聚丙烯的影响.在不同螺杆转速和机筒温度条件下,使用有限元法数值计算螺杆头为35°锥角且带止逆环的注射螺杆流道内熔体的三维非等温流场.分析了熔体的温度、剪切应力、黏度和黏性热.研究结果表明,在塑化过程中,当螺杆转速由45 r/min提高到105 r/min时,熔体的最大流速、剪切应力和黏性热分别增大了1.60,0.41,2.00倍.当机筒温度从573 K降低100 K时,塑化时熔体的最大速度减小了0.011 m/s,熔体的最大剪切应力、黏性热和熔体黏度分别增加了1.13,1.15,6.39倍;注射时熔体的最大流速减小了0.359 m/s,熔体的最大剪切应力、黏度和黏性热分别增大了1.32,2.40,1.87倍.  相似文献   

9.
以豌豆蛋白为原料,研究了挤压处理、磷酸化处理、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三种改性处理方法对豌豆蛋白二硫键含量、二级结构含量、亚基组成,以及表面疏水性、溶解性、持水性及持油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处理条件下豌豆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均发生变化,与挤压处理和磷酸化处理相比,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对豌豆蛋白理化性质影响最为明显。与未改性豌豆蛋白相比,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的豌豆蛋白二硫键含量增加了26.25%;二级结构中β-折叠含量增加了15.06%,β-转角含量减少了9.85%;亚基组成中豆球蛋白A和豆球蛋白B含量减少;表面疏水性提高了101.95%。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后的豌豆蛋白溶解性、持油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显著高于未改性豌豆蛋白(P<0.05),而单一的挤压处理、磷酸化处理对豌豆蛋白这些功能性的改善效果不如挤压协同磷酸化处理,特别是挤压处理后豌豆蛋白溶解性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利用方竹笋残渣,采用酸碱法制备膳食纤维;以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各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液pH为12.5、温度60℃、料液比1∶10、浸泡时间2 h和酸液pH为2、浸泡温度60℃、料液比1∶8,浸泡时间1.5 h的条件下,方竹笋残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52%,持水力为5.19 g/g,膨胀力为5.72 mL/g,持油力为7.16 g/g。  相似文献   

11.
以马铃薯渣为主要原料,采用淀粉酶酶解去除马铃薯渣中可酶解碳水化合物,提高马铃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质量分数.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优化试验,以不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指标,确定了耐热α-淀粉酶去除马铃薯不溶性膳食纤维中淀粉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耐热α-淀粉酶解最佳条件为底物百分含量2.3%,酶添加量26.1 U/g,酶解时间70 min、酶解温度90℃、pH=6,在此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可达53.29%.  相似文献   

12.
以蔗渣为原料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得出蔗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pH值5.5,40℃提取4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53.75%。所制备的不溶性膳食纤维为淡黄色,膨胀力为4.5 mL/g、持水力为813.6%。  相似文献   

13.
优化化学法制备麦糟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碱溶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NaOH浓度、碱溶温度和碱溶时间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中杂质含量的影响,分析因素的主次顺序和显著性,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0.375 moL/L,碱溶温度60℃,碱溶时间70 min条件下,制备得到麦糟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质量较高,验证试验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35.36%,不溶性膳食纤维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4.96%,综合评分为75.48,与正交试验结果75.57相差0.12%,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螺杆挤压活化技术,研究了柑橘囊衣膳食纤维挤压改性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挤压加工工艺条件为:挤压温度170℃、物料含水量10%、挤压压力4.5MPa。在最佳挤压工艺条件下,经挤压改性后膳食纤维持水力由1.18g/g增加到了1.99g/g;膨胀力从1.99mL/g增加到4.88mL/g。  相似文献   

15.
以豆渣为原料,通过压差式膨化加工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并改善其物性.结果表明:物料水分83%、膨化温度70,℃、处理时间90,min时,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与原料豆渣相比从3.9%增加至18.2%.豆渣膨化前后的物性实验表明:膨化豆渣在水溶性、膨胀性和持水性方面与原料豆渣相比分别提高43.5%、37.0%和30.8%.豆渣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膨化豆渣在200,℃以下结构稳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膨化豆渣结构,可以看出其纤维结构有明显的降解.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方便速食粥是采用物理改性技术加工制成的方便主食品.为研究各加工工艺对速食粥食用品质的影响,以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挤压质构重组技术研究开发方便速食粥产品,并分析加工工艺对于玉米方便速食粥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加工工艺参数对方便速食粥食用品质影响均显著,其中螺杆转速、喂料量对食用品质的影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食用品质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水分质量分数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在螺杆转速220 r/min,切刀转速2 100r/min,挤压温度110℃,喂料量18 kg/h,水分质量分数33%时,产品食用品质质量较高.测试物料熟化时间后也发现,基本规律与食用品质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7.
以青稞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改性方法加工速食营养粉,研究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和物料水分对物料品质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二次旋转正交组合实验(响应面实验),优化营养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物料水分、螺杆转速和挤压温度对于青稞营养粉产品品质影响显著(P0.05).响应面试验得出速食营养粉的较优加工条件:螺杆转速290 r/min,温度165℃和水分含量16.5%.在此优化条件获得青稞预糊化粉的各项指标为:膨化度3.14,吸水指数5.92,容重0.53,碘呈色度5.44.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方法,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挤出反应温度对脱硫轮胎胶共混物(DGTR-EPDM)凝胶含量、溶液特性黏数和溶胶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了脱硫工艺条件对丁苯橡胶脱硫轮胎胶共混物(SBR-DGTR-EPDM)再硫化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剪切应力作用,可诱发废旧轮胎胶粒(GTR)中交联网络的断链反应和氧化降解作用,引起脱硫共混物(DGTR-EPDM)中凝胶含量的下降、溶液特性黏数的减小和溶胶分子链中含氧基团和亚磺酸酯基团的明显增加.挤出机螺杆转速越快,挤出反应温度越高,其所得SBR-DGTR-EPDM再硫化共混材料中未脱硫凝胶颗粒尺寸即越小.在最佳脱硫反应条件下,所得DGTR-EPDM-SBR再硫化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19.5MPa和400%.  相似文献   

19.
两种脱脂米糖膳食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酶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制备出脱脂米糠不溶性膳食纤维和脱脂米糠半纤维素B两种膳食纤维,结果得到的制备品理化性能良好,溶胀力和持水力都较理想,膳食纤维含量分别达到72.31%和93.57%。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双螺杆挤压机改性玉米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BC45型双螺杆挤压机,进行了玉米粗蛋白的挤压改性研究.通过分析蛋白质水溶性的变化,发现螺杆转速越快,物料水分越低,膨化温度越低,模头长度越短,越有利于获得高NSI的玉米蛋白.并用均匀试验设计优化了影响蛋白质溶解性的工艺条件;获得高NSI的最优挤压条件为:物料水分11%,螺杆转速160rpm,膨化温度75℃,模头长度300mm;各因素对玉米粗蛋白NSI的影响次序为:物料水分、膨化温度、模头长度、螺杆转速.蛋白质经过挤压膨化处理,可大大改善其功能性质指标,与此同时产品的色泽、气味也得以改善,消化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