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金元 《科技信息》2012,(4):435-436
论文界定了反映列车运行图均衡与否的重要指标——运行图异质性的内涵,并将运行图异质性进行量化,研究一种基于间隔时间差异系数和紧凑系数的运行图、异质性计算模型,引入异质度的概念,将运行图异质性通过异质度进行量化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我国铁路特点,论述了建立运行图数据库的原则、数据内容以及数据的存贮方式;总结了特殊信息的处理方法;探讨了压缩容量的途径等,为实现运行图数据存贮和处理标准化做了一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使用计算机绘制各种形式的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生产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编制该软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针对其中某些难点给出了算法描述,相应成果已被北京铁路局所采用。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沪高速铁路初期高中速列车运营组织模式为前提,分析、比较了高速铁路和既有线列车运行图的共性和不同,阐述了基于网状线路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的主要思想、运行图结构以及高中速列车运行图编制和优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详细分析我国传统编图理论和网状线路编图理论主要区别的基础上,从铁路局网状线路列车运行图实验平台编制角度出发,提出了两层网络表示法构建基于铁路局路网的网状线路理论,宏观层用来描述网状线路的结构和线路衔接关系,计算客货列车的运行径路;微观层以轨道电路、道岔等单元计算列车的接、发车进路以及平行、敌对进路.实验仿真结果证明该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对北京局现行列车运行图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铁路运输能力和运量角度论述了现行列车运行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铁路既有线列车运行图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基本评价指标、旅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均衡性评价指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可调整性指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经济评价指标和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后评价指标角度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该体系的建立对今后深入研究高速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提高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高再生制动电能的利用率,可提升地铁系统的节能效果和降低供电接触网的电压波动.文中通过微调发车间隔和停站时间,在不改变列车开行方案的基础上,以最大化同一供电臂下列车到站的"产能"时间段和列车发车的"用能"时间段的重叠区间为目标,以保证发车间隔和停站时间均不超过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可接受范围为约束,构建了地铁列车运行图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机车的大灯自动转向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列车运行图的大灯智能转向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原理及硬件结构,以单片机控制为核心,实现对大灯转向角度的提前预估和适时控制,使大灯始终照在轨道的中心线上.  相似文献   

10.
闽赣两省在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规划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区内有南昌、福州、厦门三大枢纽,合理调配该三大枢纽对闽赣两省的旅客运输服务效率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相关铁路客运数据为依据,在深入分析三大枢纽客运现状的基础上,兼顾客运可达性与设备检修力与发展等为主要因素,通过三大枢纽协同分工优化,提出三大枢纽客运...  相似文献   

11.
高速客车轻量化车体耐碰撞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基于最轻量优化的高速客车车体耐碰撞结构设计策略 ,通过多层优化技术 ,满足在常规载荷工况下结构处于弹性状态 ,在碰撞载荷工况下局部预定部位发生塑性大变形 ,而客室的主体结构仍处于弹性状态 ,从而实现耐撞击车体结构轻量化设计的目标 .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有限元技术以车体概念模型和高速客车实车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证实了优化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2.
组织“按图行车”是实现铁路运输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调查资料,研究了当前我国铁路实现“按图行车”的现状、货物列车晚点的一般规律,并据以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铁路组织“按图行车”水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城市轨道列车自动变换控制的一种方法——Smith重叠控制。具体结合地针车辆牵引的模型,详细分析并推导了控制系统的模型,导出了Smith重叠控制的参数,经仿真实验验证,该控制方法具有无超调及快速响应的良好动态性能,可满足城市轨道列车高性能的变速控制的要求,工程实时控制实现也比较方便,是一种实用的城市轨道列车变速控制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行图的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各站之间的可达性特别是首末班车可达性衔接方案的生成和发布,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OD(起讫点)之间动态可达性,主要依赖于城市轨道交通物理网络和列车运行网络,需综合考虑列车运行图的刚性控制和乘客换乘走行的柔性影响.根据弹性换乘时间,定义完全可达、条件可达和不可达三个层次,构建网络动态可达性的衔接模型,并提出推算流程.以实际城轨线网为例,确定了某OD对之间的可达时间域,表明该方法的推算结果可作为乘客出行向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京沪高速铁路为背景,结合该线的客流预测结果,提出全部中速列车输送、高速列车下线加换乘及高速列车下线加中速列车上高速线输送跨线客流的3种模式;定义了适应度的概念,用以表征列车开行方案适应旅客需求的程度;最后从动车组利用、旅客旅行时间节省和旅客需求适应程度等方面对3种模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是一个大规模、复杂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构造用于编制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专家系统的方法.由于不断增加知识就能增强系统的性能,因此它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最终期望能达到有经验调度员编制该计划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铁路旅客候车时间分布规律是研究铁路旅客集散行为特征的基础. 基于北京南站旅客平均候车时间与列车开行距离正相关,研究列车开行距离对旅客候车时间分布的影响. 针对7组不同开行距离列车的旅客候车时间,运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发现参数 μσ 与列车开行距离 l 分别服从线性函数和对数函数关系并拟合标定,建立了关于开行距离的旅客候车时间分布函数 g(t)=ξ(l). 将该模型应用于候车室(厅)旅客到达强度预测,结果表明列车开行距离之间的差异性可影响铁路客运站旅客到达强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