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的还原与突现问题是近年来科学与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斯盖夫奈尔沿循内格尔经典还原模型的精神,建立了一般还原模型与一般还原--取代模型。这两个模型容纳了理论的修正、重构、近似乃至取代,包含了近似还原、部分还原与完全取代等。本文试图结合遗传学案例,探寻生物学中这种理论还原进路失败的根本原因:理论还原所建基的理论结构的句法观追求公理化演绎。  相似文献   

2.
突现与还原的关系问题是复杂系统科学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突现与还原的传统论争出发,审视Jaegwon Kim这一代表性人物对突现思想提出的新挑战,进而从复杂系的突现性对这种新的挑战作出回应,阐释层次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复杂因果关系网络,而不是简单的线性还原,突现是对还原的超越与补充。  相似文献   

3.
整体论与还原论的问题既是科学和哲学中的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古老论题,也是当代复杂性科学和哲学试图回答的一个核心课题。复杂性科学哲学对整体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对复杂系统突现机理的揭示;对突现性与依随性的反思;对系统整体所具有的下向因果关系的探讨。这些新观点和新理论使突现性与整体性、因果性与层次性、信息与控制、自组织与进化等系统整体论的核心概念更加清晰,特别是,借助于系统宏观层次具有的"下向因果关系"(Downward Causation)的探讨,整体性质与部分性质之间律则的依随关系,系统整体的不可还原性等问题得到了深入和细致的说明,使复杂系统突现论正在成为当代整体论的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4.
还原与反还原的争论,科学统一与反科学统一的争论,是当今科学技术哲学界的两大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每一方都有著名的哲学家支持,各执一方。我在此两大争论基础上,提出约定性结构还原,狭义科学统一,广义科学统一。同时从约定性结构还原与广义科学统一的密切关系中,用新的视角,试图寻找还原与科学统一的研究新进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环境背景下目标红外伪装效果评价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还原的红外伪装效果评价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Criminisi算法对目标遮蔽下的背景区域进行修复, 得到背景还原图像, 然后与原图进行相似性度量; 考虑到实际还原背景与理想还原背景之间因图像修复算法局限性而引起的偏差, 使用IL-NIQE模型对背景还原图像的修复质量和还原效果进行评价; 最后将相似性度量值与还原效果度量值进行非线性融合, 完成目标红外伪装效果的综合评价。实验表明, 该评价方法符合人眼视觉特性, 能够对复杂环境背景下目标的红外伪装效果进行较好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的GM(1,1)模型IGM(1,1)直接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M(1,1)模型一般以模型还原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检验模型的模拟精度。本文以模型还原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将CM(1,1)模型转化成一个不用进行灰微分方程参数辨识的优化模型,称之为改进的GM(1,1)模型,简称IGM(1,1)。IGM(1,1)避开了灰微分方程参数辨识时传统的优化无法求解,本文针对IGM(1,1)模型的直接建模。由于IGM(1,1)目标函数非连续,不可导,用传统的优化无法求解,本文针对IGM(1,1)模型的模拟特性设计了求解该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秋解结果表明了IGM(1,1)模型IGM(1,1)模型。  相似文献   

7.
求解度限制最小生成树问题的启发式遗传搜索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CM(1,1)模型一般以模型还原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检验模型的模拟精度。本文以模型还原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将CM(1,1)模型转化成一个不用进行灰微分方程参数辨识的优化模型,称之为改进的GM(1,1)模型,简称IGM(1,1)。IGM(1,1)避开了灰微分方程参数辨识时传统的优化无法求解,本文针对IGM(1,1)模型的直接建模。由于IGM(1,1)目标函数非连续,不可导,用传统的优化无法求解,本文针对IGM(1,1)模型的模拟特性设计了求解该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秋解结果表明了IGM(1,1)模型IGM(1,1)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与经典剩余收益模型F-O模型一脉相承的Frankel-Lee模型(1998)和Kim等模型(2013),对22支互联网金融股票有效样本的内在价值进行计算,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与Wilcoxon秩和检验,选择凸显行业特征并对股价解释相对准确的Kim等模型来计算我国互联网金融股票的内在价值。通过研究在2017年上证综指不同点位下互联网金融股票的价格泡沫,发现互联网金融股票价格泡沫整体平均水平为负泡沫,有近一半股票的内在价值被低估,进而分析互联网金融股票内在价值被低估的原因,并针对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物理主义的突现论与还原论之争是旷日持久的.还原论者有强烈的愿望为不同领域的学科提供一种统一、简单的说明,并建立各种各样的还原模型.作为还原论的反对者之一,突现论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借助于自然科学研究事实,坚持同一系列事件或属性之间有某种不相容性.在认识论和本体论方面存在物质和属性有别于其基础的、低层次的物质和属性,主张用突现性来描述和解释这些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文章在介绍还原论的附生性论题和突现论的下向因果性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金宰权在其还原论主张中提出的以消解下向因果性为目的的两个著名论题,指出其论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文章认为突现性完全可以避免金宰权所设的"副现象或还原"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0.
论还原方法与还原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维刚 《系统科学学报》2005,13(1):48-51,59
还原论与还原方法既有联系又存在着质的差别。还原作为一种方法对科学研究来说是必要且有效的,但就对事物的认识而言一般来说并不充分;还原论则是对还原方法的认识功能不加限制地扩大所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主张运用还原方法我们能够对世界获得完美的认识,相应地各门学科间也能实现完美的统一。在对两者作出区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当前还原论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11.
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研究是当前哲学视阈下对大数据研究的热点。前者在科学理论研究中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而后者则可以通过相关分析的方法得以实现。本文重点阐述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各自的局限、相关关系的理论反思等重要问题,通过引入案例,层次化分析和展开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的探讨,从而寻求大数据时代两者的整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系统行为序列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将三角函数引入离散灰色预测模型,提出含时间周期项的离散灰色DGM(1,1,T)模型,其还原公式可表示为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耦合形式,从而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既存在周期性又具有趋势性的复合型序列.基于最小二乘思想,将DGM(1,1,T)模型的参数估计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并提出PSO-LM混合算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实验对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参数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河南省安阳市、洛阳市、许昌市和商丘市的农业干旱预测,结果表明2019年四个地市的土壤湿度将呈现出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3.
石峰  侯洪涛  李群  王维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5):1110-1113,1150
在大规模战役仿真的结果数据分析中,因果关系的追溯分析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因果追溯分析,可以发现仿真模型存在的缺陷,发现仿真过程中对作战结果起决定作用的关键事件和事件序列,进而可以从更高的层次上发现战役过程中存在的内在规律,等等。针对战役仿真中因果追溯问题,分析其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困难,现有手段所存在的缺陷,然后提出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新的途径——基于行为建模的方法论。该方法论以仿真结果数据为基础,提取有关系统的行为以及因果关系,建立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行为模型,从而在行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因果关系的追溯。最后,对各种类型的追溯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定量信息和非线性因果关系的丢失,符号有向图(signed directed graph, SDG)模型的可诊断性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校核与验证。为此,提出了基于符号模型检测的SDG模型可诊断性形式化验证方法。首先定义了SDG模型的有限状态变迁系统形式化描述,建立了符号模型验证器(symbolic model verifier, SMV)模型;其次利用SDG的深层知识,构造了可诊断性函数,设定了可诊断性上下文,给出了可诊断性定义。然后,构造了SDG耦合孪生SMV模型,定义了可诊断性的计算树时态逻辑公式,提出了验证算法SDGD_CSMV。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可诊断性的判定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MGM(1,n)灰色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提出多变量灰色模型(multi-variablegreymodel)—MGM(1,n)模型,它是单变量的GM(1,1)模型在多变量(n元变量)情况下的自然推广。通过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就业人数和城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就业人数的建模和预测,表明MGM(1,n)模型的精度高于分别单独使用的GM(1,1)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不同时期舰船维修工时费率与物价指数的波动特征,提出采用非线性阈值协整理论,建立了工时费率与物价指数的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分析模型估计、检验方法。鉴于研究对象的小样本性质,设计了基于参数化残差的Bootstrap仿真实验,实现模型的检验及估计。根据模型结果,对不同机制下工时费率与物价指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与线性协整假设下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工时费率与物价指数属于两机制非线性阈值协整系统,当对均衡态的偏离超过阈值时,系统向均衡态调整,并且工时费率的调整速度大于物价指数调整的速度;否则,系统不进行调整。在不同机制下,工时费率与物价指数存在不同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达到绘制实时,通过用简化的、带有法向映射的三角形模型来逼近原始复杂模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算法针对地形模型和一般的三角形网格模型,提出了不同的法向映射的构造方法。这些方法能充分利用现今图形卡的加速功能来快速地生成法向映射纹理。对于已生成的带有法向映射的简化模型,算法给出了两种实时绘制技术,一种方法是适用于一般图形卡,另一种是适用于具有硬件加速的像素渲染功能的图形卡。实验结果显示,算法能在保持较高的绘制帧率的同时保留与原始模型相近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王海鹏  田澎  靳萍 《系统工程》2005,23(7):85-88
传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只适用于平稳变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多数宏观经济变量表现出非平稳特征。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指明了新的途径。本文利用1953~2003年中国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建立了一个反映二者动态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中国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约束理论的一个管理决策NLP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并行工程环境下,很广泛的一类管理决策过程可归结为一类线性约束NLP模型,本文依据约束理论(TOC)给出了确定“瓶颈”约束的定量方法,并提出了通过增加“瓶颈”约束的资源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决策的整体综合效益的模型流程。  相似文献   

20.
杨虎  陈航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6):1512-1515,1519
针对鱼雷声自导系统及其作战环境。提出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鱼雷声自导系统仿真平台设计方案。以高层体系结构作为技术框架,分析仿真平台的特点和实现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仿真平台的模块组成及其相应作用,给出了仿真平台的联邦构架、联邦信息流图以及联邦对象模型产仿真对象模型(FOM/SOM),最后说明了仿真平台联邦成员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