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榆林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本文针对区内农业自然特点,就大垄沟,旱地覆膜、旱地双沟覆膜集雨窖灌及旱地有限补灌单项抗旱技术所适用的地类,配套耕作、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旱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艾亚军 《榆林科技》2007,(5):46-46,47
主题词:旱地双沟覆膜集雨节灌技术是一项综合抗旱耕作技术,适合在粮、油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上应用,具有集水、渗水、保水和节水多种功能,且具有投入少、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罗延理  万星星 《科技信息》2012,(26):476-477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在公益林建设人工造林中推广应用覆膜造林、截杆造林、套袋造林、保水剂和生根粉及蒸腾抑制剂的抗旱实用技术,这些实用技术宜在造林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方高寒区农作物玉米进行大垄行间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研究,达到增温.保水.抗旱.提质.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应对武乡县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果园抗旱措施,包括果园秸秆覆盖、穴贮肥水加覆膜、节水灌溉、栽培管理、促进保水与降低蒸腾、严防病虫等。  相似文献   

6.
张万智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4):56-57,45
地膜砂田西瓜俗称"双覆盖栽培",是砂田之上再覆膜的栽培形式。与砂田西瓜相比,土壤保温保墒能力更强,也能抑制膜下杂草生长,覆膜后膜面形成微集流,苗期只要有5mm以上降雨即为有效降雨,可大大提高苗期抗旱能力,是旱地砂田西瓜的主要栽培方式。砂田覆膜可以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隔热保温,提高地温;减轻盐分积累,防止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7.
朱平喜  周卫东 《甘肃科技》2016,(13):141-143
在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生态治理难度大的土石山区,从设计的原则、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及方法、树种选择及质量要求入手,严把整地、苗木、栽植、浇水、覆膜关;综合应用针叶树带土球提早或延迟栽植,落叶树深栽深埋、截干造林,客土栽植及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新技术(生根液、保水剂、地膜覆盖、控水袋的应用),使项目区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到了92%,对项目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今后同类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孙治中  马占军 《科技信息》2012,(2):450-450,452
巴林右旗广大科技人员从2008年春季到2010年06月,历经3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比较适合于半干旱、降水量较少地区造林的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新技术。该技术对于半干旱缺雨地区的绿化造林,能够起到节水保湿、提高土壤温度、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造林成活率等作用。这一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给本地区乃至其它干旱地区带来了造林质量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刘向鸿  席忠诚  彭小琴 《甘肃科技》2014,30(21):153-154
通过在不同作业类型下(分不同地块和不同覆膜方式),观察竹柳生长状况,并和旱柳相比较。结果表明,竹柳在不同地块,苗木长势均良好,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运用双膜覆盖扦插技术,能更好地保持墒情,更利于竹柳生长,通过旱柳和竹柳生长情况看,两者生长差异不大,综合分析,竹柳抗旱能力强,成活率高,适宜本地栽植。  相似文献   

10.
全膜双垄沟播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兰 《甘肃科技》2011,27(19):183-185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3种栽培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显著缩短了旱区玉米生育前期,延长了生育中后期,整个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1d;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不覆膜平播显著提高玉米平均干物重53.23%;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显著增大了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生物性状各指标、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耗水量,较不覆膜平播分别提高收后土壤水分88.83%、玉米产量29.24%和水分利用效率77.83%。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是干旱和半干旱山区发展玉米抗旱节水高产的有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康发慧 《甘肃科技》2008,24(7):166-168
通过对侧柏苗浇水覆膜、浇水未覆膜、未浇水未覆膜三种方式造林对比实验,成活率分别为92.83%、36.2%、7.83%,浇水覆膜造林成活率最高,在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在充分论述当前黑龙江省抗旱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抗旱理论;给出了生态抗旱的内涵;分析了生态抗旱与工程抗旱在理念上、抗旱对象、抗旱目标、抗旱措施等方面的区别;对今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构建生态抗旱措施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在充分论述当前黑龙江省抗旱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抗旱理论;给出了生态抗旱的内涵;分析了生态抗旱与工程抗旱在理念上、抗旱对象、抗旱目标、抗旱措施等方面的区别;对今后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构建生态抗旱措施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半干旱区春小麦进行短期地膜覆盖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有利于春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水平的提高,但覆膜时间过长,日光合积累和最终籽粒产量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在研究区,春小麦最佳覆膜时间为播种至三叶期,不必全生育期覆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在不同种植时期、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马铃薯农艺形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庄浪县主栽品种庄薯3号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其在秋季覆膜和顶凌覆膜2个时期、全膜垄作侧播和全膜平覆穴播2种种植模式及3000~5000株/亩的种植密度下的生长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时期、覆膜方式和种植密度均能改变马铃薯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采用3种不同直径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DO)单丝为原料,利用手工编织方法制备12种不同编织密度的胆管支架,通过静电纺覆膜方法分别对PDO胆管支架和临床用MTN-DA型镍钛合金胆管支架进行覆膜,获得PDO胆管覆膜支架以及MTN-DA型镍钛合金胆管覆膜支架,并通过试验探讨了其压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DO胆管覆膜支架的压缩力随着单丝直径和编织头数的增大而增大;弹性回复率随支架编织头数的增大而增大,PDO单丝直径显著影响PDO胆管覆膜支架的弹性回复率;单丝直径为0.29mm的12头PDO胆管覆膜支架,单丝直径为0.36mm的8、10和12头的PDO胆管覆膜支架的最大压缩力均大于MTN-DA型镍钛合金胆管覆膜支架.  相似文献   

17.
种子在播种前,都要作一定的处理,其方法有浸泡法、拌农药法等等,对提高发芽率和增产有一定的效果。近年来,科学家又创造了一些种子处理的新技术。一、覆膜种子过去曾用具有防虫效果的材料给种子覆膜,但由于在加工中要加热,因此容易变质,且发芽率低。日本在覆膜成分(有钙、硅藻土、陶土)中加入了植物生长荷尔蒙的技术,研究成功了高发芽率的覆膜种子,其发芽率可达88%,比以往同类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网络覆膜砂的延时固化原理、新型树脂的筛选、新型覆膜砂的制备、延时固化剂的筛选,以及加入网络剂后各种相关性能考察.通过研究认为,控制固化剂防砂施工后挤入地层的方法能够实现网络覆膜砂固化的人为控制,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渗透率,在一定的压力和排量下有防止覆膜砂反吐的功能,可以用一次防砂管柱实现多层防砂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控制低温油井出砂和提高油井产量,采用覆膜砂人工井壁化学防砂是一种有效期长、施工简单的防砂措施。由于目前常用的覆膜砂在低温(低于50℃)或水环境中不发生固结反应,因此需要研制同时满足低温和水环境下能固结的覆膜砂固结体系。研制出以改性环氧树脂为制作覆膜砂的胶结剂、新型水溶性胺类为固化剂的低温固结体系,在25~50℃和水环境下形成的固结体具有高的抗压强度、渗透率和良好的耐冲刷性能,满足低温油井人工井壁防砂要求。低温出砂油井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覆膜砂人工井壁防砂技术后,出砂量得到了抑制,单井日产量超出酚醛树脂覆膜砂固结体系的一倍以上,且有效期要延长1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在造型、制芯前砂粒表面上已覆有一层固态树脂膜的型砂、芯砂称为覆膜砂,也称壳型(芯)砂。它最早是一种热固性树脂砂,由德国克罗宁(CRONING)博士于1944年发明。其工艺过程是将粉状的热固性酚醛树脂与原砂机械混合,加热时固化。现已发展成用热塑性酚醛树脂加潜伏性固化剂(如乌洛托品)与润滑剂(如硬脂酸钙)通过一定的覆膜工艺配制成膜砂,覆膜砂受热时包覆在砂粒表面的树脂熔融,在乌洛托品分解出的亚甲基的作用下,熔融的树脂由线性结构迅速转变成不熔体的体型结构,从而使覆膜砂固化成型。覆膜砂一般为干态颗粒状,近年来我国已有厂家开发出湿态和粘稠状覆膜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