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檀庆欣 《科技信息》2012,(33):431-431
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忘记了节假日同甘共苦勇于奉献.奋战在异地他乡的前沿阵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战歌.展现了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职工队伍是最值得赞赏的群体.他们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时刻忘我奉献勇往直前.远离家乡的父母辞别了妻子儿女.充分地彰显了一个雄壮而又激昂的战斗群体.为企业的发展和进取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就是一种群体凝聚力的概括,这就是一种群体凝聚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她出生不久,养母收养了她;不到1岁,她又患上白血病。幸运的是,“妈妈”勇敢地挑起了拯救这个苦难女孩的担子……深夜,家门口躺着女婴 1992年,陈凤华27岁.在武汉市一家运输公司工作.当时她在北京某大学带薪上学。那年春节.陈凤华放寒假回家。大年初十的深夜.她刚刚睡下.隐约听见家门口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开门一看.地上躺着一个女婴.身上仅裹了一床破棉被。陈凤华赶紧将孩子抱进客厅.贴在胸前。半晌.孩子的呼吸才慢慢恢复正常。陈家人闻声起来.为是否收留争论不休.陈凤华在一旁默默地听着。突然.她感到一种奇妙的颤动.原来.女婴正在她的胸前不停地拱来拱去.小嘴一张一合。孩子饿了.想吃奶了!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方法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室温下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详细阐述了制备工艺过程.并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显微结构.实验证实电化学浸渗技术具有在室温下快速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导电或不导电纤维可用来作为增强剂.导电纤维可直接用于电化学浸渗.而不导电纤维在使用之前要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5.5V和8h的沉积条件下可获得致密的纤维/铜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语音语法是自动语音识别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基于Voice XML的语音增值业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VoiceXML与语法的关系.描述了语音识别原理.推导出了常用的Nuance语法形式逻辑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语音拨号系统,并着重阐述了其中语音语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青岛近海毛蚶群体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青岛近海毛蚶自然群体的等痊基因酶遗传变异。在十二种等位基因酶中共检测到了二十七个基因座位,多态位点比例为51.85%,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从1.030...2.57,位点杂合度观察值分布为0.029...0.612,在六个基因座位上存在相当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文中讨论了杂合子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高温(1173—1473K)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3.3Zr1.65-XTiXSi1.9 P1.1O11.5系统中X=0-1.65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该系统的相变情况,探明了在x=0.5-0.9 的组成范围内可制得NASICON单相.其中电导性最好的是X=0.6的合成物.在623k时它的电导 率为18.9S·m-1,在473—673K温区里其电导激活能为41.7KJ/mole.  相似文献   

7.
张玉云同志1988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情为民服务.把满腔的情、无私的爱奉献给绿色的田野,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由衷的爱戴、信赖和支持,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中药材产业建设中倾注了全部精力.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的Snake模型的眼细胞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Snake模型上提出了适应彩色眼细胞图像边缘检测的改进的Snake模型,该改进模型选取了有益的能量项.舍去了刚性能量项.并在面积能量项的计算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在图像力能量项上采用把单通道灰度图像处理方式推广到真彩色RGB三通道的方法.获取彩色图像力能量项.在轮廓初始化时的受控点逆时针排序上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算法.最后采用贪婪算法最小化总能量.在彩色眼细胞边缘检测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本分类的背景及传统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特征选择不足之处的同时.提出了不同特征选择方法相结合的本分类模型.该模型首先对本进行分析.把本表示成向量空间的形式.本在经过预处理后.按一定规则提取关键词.关键词的提取中增加了对名词短语的识别.特征选择的方法上,结合了档频数和互信息量,并对他们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新方法进行分类所得到的分类精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C.W.Grotesch发展了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引入了微分算子D,从而在新的函数空间及其范数下,给出了这种正则化方法的收敛性结果.本文给出了这种正则化方法的收敛速度的估计.R.P.Gilbert研究了Dirichlet边界条件下有限深度海洋中调和声波的性质.本文在Gilbert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Neumann边界下有关调和声波的稠密性和投影定理.  相似文献   

11.
Si^+和Ti^+注入H13钢注入层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Si^+(100keV,5×10^17cm^-2)和Ti(100keV,3×10^17cm^-2)注入H13钢注入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后板条状马氏体完全消失,Si^+注入导致注入层晶粒细化,而Ti注入导致注入层非晶化。  相似文献   

12.
对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淀积多晶金刚石薄膜在N离子注入前后的场发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同一工艺条件下的淀积的多晶金刚石薄膜样口的发展射特性在离子注入前有较大的差异,离子注入后金刚石石薄膜场发射特性的差异基本上得到消除,而且在高场下发射电流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场发射特性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离子注入对玻璃材料的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评述了离子注入对玻璃风化、化学稳定性、晶化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指出采用离子注入法,在不影响磷酸盐玻璃重要性质的前提下,提高其化学稳定性;锂硅酸盐玻璃在注入Nd^+后,可提高玻璃的耐水性。强调指出离子注入在玻璃改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离子注入物理冶金及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离子注入非晶合金、化合物形成、细化晶粒;离子注入改变金属表面性质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离子注入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物理冶金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新的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在管材中心引入同轴接地电极并在金属管材上加脉冲负偏压以产生径向离子加速电场,实现了金属管材内表面离子注入。目前国内外还有其它一些技术手段实现材料内表面改性,如脉冲放电爆炸金属箔注入、离子束溅射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等。这些实验方法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离子注入沿轴向不均匀、膜与基底结合不牢。在原实验方法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栅极增强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离子注入沿轴向的均匀性,而且可以实现气体离子和金属离子两种离子的共同注入。  相似文献   

16.
为在金属中形成所需要的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而采用双重离子注入技术.2种注入离子注入能量和注量需要合理匹配.还考虑了溅射效应和扩散效应存在时的各种修正.在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对 Ti~++N~+双注入 H13钢中 Fe_2Ti,TiN 和 Fe_2N 等化合物进行了测量.这些合金相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提高了钢表面抗磨损特性.还讨论了双注入金属表面的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7.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PI~3), a new technique with certain advantages over biological samples, was developed. Argonion as well as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pea seeds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the PI~3 implanter and their RBS spectra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deposition effect of ion implantation on biological sample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PI~3 implanter. In addition, there is an optimal implantation time for a given treatment condition. It presents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ion implantation into biologic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8.
在离子束注入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中,氮离子束注入钢已被证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表面改性 方法,它能显著改善钢表面的耐磨性能,但表面性能的改善与注入条件密切相关。本文用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分析不同温主廿注入的纯铁和GCr15,并讨论注入温度对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e recent progress in inner surface hardening of tubes by plasma processing is summerized. Several techniques of inner surface 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and depositi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The basic principles, technical features and new progress of inner surface 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methods for metal tubes, which were developed in our laboratory,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future technical development for inner surface ion implantation of tube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Progress of the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ion sheath dynamics in plasma source ion implantation (PSII)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models for simulating the ion sheath dynamics in PSII are provided. The main problem of nonuniform ion implantation on the target in PSII is discussed by analyzing some calculated results. In addition,based on the relative researches in our laboratory, som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ion sheath dynamics in PSII for inne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a cylindrical bore are presented. Finally, new ideas and tendency for future researches on ion sheath dynamics in PSII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