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多研究表明,水母能够耐受低氧环境,但是并不清楚其生理与分子机制.本研究根据海月水母转录组测序结果,获得了海月水母低氧诱导因子(HIF)的部分基因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月水母HIF基因在低氧条件下(溶解氧约为0.5 mg L-1)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氧条件下,海月水母幼体HIF-1α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显著高于对照组;以管蛋白基因为内参基因,HIF-1α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培养3,6,12,18,48和72 h时分别为参照组(饱和溶解氧)的83.2%,102.4%,122.8%,301.3%,140.3%和150.7%.表明低氧环境中海月水母HIF基因表达量在转录水平有极为显著的增加,这为从分子水平揭示水母耐受低氧环境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2.
植物是如何感觉低氧水平,从而采取“自救”措施从洪灾中存活下来的?这种分子机制是否可调控?最新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耐洪能力分子机制是可以调控的.这个发现可能会使科学家们研制出产量更高、更耐洪灾的农作物. 这种名为“感氧蛋白转换”的分子机制能够控制关键调节蛋白(即转录因子,能打开和关闭其他基因):氧气水平正常时,这些蛋白会变得不稳定,遭到破坏;氧气水平降低时,这些蛋白会变得稳定.这种稳定性会导致植物的基因表达和新陈代谢机制出现变异,提高其在洪水导致的低氧环境下的存活概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低氧对藏族移居海平4年后藏族个体氧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往报道过长期居住海平后藏族经受急性减压低氧时的心泵、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和体力活动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提示了,藏族在高原低氧环境的生长和发育对低氧适应能力有影响,藏族对低氧的适应机制更多地依赖于组织细胞水平的适应。藏族是举世公认为高原低氧适应最佳的民族。为探索藏族对高原低氧适应能力的机制,本研究从氧传递的变化加以探讨,试图进一步了解藏族对高原低氧适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海低氧区的发生是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海洋科学的研究热点.通过对2014年渤海夏季(8月末)航次观测数据的深入分析及与春(4月末)、秋(11月)两季观测的对比,研究了半封闭的渤海底层低氧区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与温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渤海底部溶解氧(DO)8 mg/L,但在夏季出现大范围底部DO低值区,其中DO3 mg/L的低氧区总面积约为4.2×10~3km~2,具有南、北"双核"结构,空间特征与双中心冷水结构基本一致.渤海中部断面分析表明渤海浅滩南北两侧洼地在夏季出现明显垂向分层,导致底部冷水团DO含量下降与明显酸化(p H7.8).冷水区稳定的沉积环境使其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有机氮(TON)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区.对数据综合分析表明,渤海中部海水季节性层化及其对溶氧的阻滞作用是低氧区产生的关键物理机制,沉积物中累积的有机质在夏季的矿化分解是产生底部低氧和酸化环境的重要原因.该低氧区的产生是渤海生态系统剧变的结果和集中体现,与赤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和渔业资源衰退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临床研究证明,适当的体能锻炼是哮喘病人康复的必要措施。进行较全面的体能锻炼,对增强哮喘病人整体抗病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巩固药物疗效和阻断病情进一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都是不可缺少的。哮喘病人进行医疗体育锻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1.哮喘病人在室外进行医疗体操活动,能逐渐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避免或减少因受凉而发生感冒的机会;体育锻炼可使气道的感染性炎症易于控制。可改善心、肺功能,增进体质,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应付自如,不会因体力劳累诱发哮喘。2.  相似文献   

6.
24小时低氧对狗颅内压、头血流和脑含水量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正中 《科学通报》1980,25(12):566-566
人快速从平原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山反应.已往的实验资料证明在急性低氧下可引起脑血流量和颅内压的增加以及脑细胞肿胀,并有作者认为这些颅内变化与急性高山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周兆年 《科学通报》1992,37(3):269-269
藏族人群是通过长期世代居住高原而获得最佳低氧适应的民族。探索藏族人群对低氧高度适应能力的生理学基础,是受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以往有文献报道移居人体对急、慢性高山低氧适应性的研究,对世居高原民族移居低地后的功能变化也有少量的报告,而对世居高原民族长期居住海平后返回高原的功能变化尚缺少研究。本工作试图从这方面加以探索,有可能为对藏民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趋磁细菌沿磁场方向排列和游动的现象称之为趋磁性,它们靠感知周围化学环境变化调整其游动方向,即趋化性作用,趋磁细菌游动方式和分布是趋磁性和趋化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趋磁细菌主要富集在有氧-无氧交界带附近,趋磁-趋氧(magneto-aerotaxis)模型指出,氧气浓度决定趋磁细菌的游动方向,即对于北半球趋磁细菌,高氧环境下游动方向与磁北方向相同(北向趋磁细菌),在低氧或无氧环境下游动方向与磁北方向相反(南向趋磁细菌).趋磁-趋氧模型目前仍缺少在沉积物环境中的实验检验,沉积物环境中两种非培养趋磁细菌被用来检验其与氧气关系.趋磁细菌垂直分布形成过程中,沉积物上部形成的趋磁细菌初始峰值与氧气梯度有关,但沉积物环境趋于稳定后趋磁细菌分布向深处扩展,说明其他因素的影响.从正常氧气条件到无氧条件的过渡中,趋磁细菌分布整体移至沉积物表层,在稳定无氧条件中趋磁细菌分布向深处扩展,最终与正常氧气条件中相似,说明趋磁细菌对氧气或与氧气有关的环境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趋磁细菌在低氧或无氧条件下游动方式与正常氧气条件下相似,趋磁-趋氧模型在两种趋磁细菌上并没有得到充分证实.实验结果说明,趋磁细菌在沉积物中的分布虽与氧气条件有一定联系,但可能并不是影响趋磁细菌游动方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金伯利岩与金刚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凤香 《自然杂志》2008,30(2):63-66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然界分布极少,来源最深的一种火成岩 — 金伯利岩、其中的地幔捕虏体以及金刚石的特征,他们三者有着密切成因联系。金伯利岩岩浆来自深达200 km的地幔,地幔内部在高温、高压及低氧逸度的环境下可以结晶出金刚石,当岩浆快速上升时携带了地幔捕虏体及其解体矿物,金刚石也是被携带的矿物之一。除了碳的微粒通过固体扩散形成金刚石外,流体及熔体对金刚石生长过程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冷环境下运动或训练对身体机能如体温调节、心肺机能、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耐力素质等的影响都有其独特特点。利用冷环境下运动对于身体机能的有效作用,对身体机能各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避免冷环境对身体机能的不良影响,更好地完成运动与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