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人贝尔与达赖"新政"之关系考析--兼论达赖"新政"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崇凯 《西藏大学学报》2003,18(2):26-33,68
民国初期(20世纪一二十年代)十三世达赖在西藏实施的“新政”,是西藏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达赖“新政”的过程中,英国人特别是贝尔在其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第一手材料,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英人特别是贝尔与达赖“新政”的密切关系,旨在说明达赖“新政”,复杂的政治背景,从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以便对达赖“新政”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准确的认识。即达赖的“新政”是在英国支持下为拯救西藏封建农奴制并企图自立割据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极不彻底的改革,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2.
罗布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3):52-58,70
十三世达赖喇嘛基于两度逃亡期间对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和外部社会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科学文化等方面成就的认识,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西藏传统的政教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革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西藏社会开始出现一些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鲜事物。但是,由于新政推行者本身的局限性和西藏社会的传统惰性等各种内外原因,十三世达赖喇嘛旨在求强图变的新政改革运动,终究没能在西藏社会全面展开而中途夭折。文章试对其中的原由作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析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改革的措施及其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两度逃亡中,对外部社会在政治制度、经济建设、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成就获得了切身的体验,并深切意识到对西藏现行的政教制度进行一番改革以求新图强的迫切性。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十三世达赖喇嘛在回到西藏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西藏传统的政教制度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革新。尽管由于新政推行者本身的局限性和西藏社会的传统惰性等各种原因,使这一旨在求强图变的新政改革运动终究没能在西藏社会全面展开而中途夭折,但毕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西藏社会开始出现一些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鲜事物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4.
以龙夏·多吉次嘉、擦荣·达桑占堆、土登贡培为代表的一批近代重要人物,在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扶植和重用之下,被民众称为"坚塞"。他们在维护达赖自身安全和权威、推进"新政"改革措施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的独特现象,也是近代西藏地方统治阶级复杂斗争的鲜活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十三世达赖朝喇嘛执政时期,其身边的人员及官员中出现了带有坚塞称号的人物.他们在权力鼎盛时期曾被称之为“仅次于达赖喇嘛的最有权势的人物”、“达赖喇嘛的钥匙”。本通过较详实的资料,考证了“坚塞”称号的来源及其含义。  相似文献   

6.
坚塞·土登贡培在十三世达赖喇嘛逝世之前的近十三的时间内,倍受其宠信,成为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中最耀眼的人物,拥有巨大的权势及威望。十三世达赖喇嘛逝世之后,土登贡培立即遭到了迫害,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政治背景。本文着重对土登贡培在十三世达赖喇嘛逝世之前所拥有的权威以及后来遭迫害的原因做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简论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在经济改革中的各类经济法规的制定与颁行 ,在中国法律史上有着前驱先路的重要历史地位 ,对近代中国经济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政的重商与奖励实业政策 ,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投资和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商会的建立 ,为民族资产阶级初步形成一支独立的阶级队伍而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使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发展时期,清末新政中的一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维护妇女权益和转变妇女观念及生活方式:如禁止妇女缠足革除了摧残人性的陋习,使女性在身心方面得到解放;兴办女子教育不仅使妇女从精神思想上获得解放,也为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妇女团体的涌现和妇女杂志的出现,使妇女不再局限于贤妻良母的角色而开始参与社会生活等,这些措施唤起了近代女性的觉醒,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1901至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清朝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间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尤其是财政改革,无论是对新政本身,还是对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对促进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宋庆历三、四年(1043——1044年)间,进行了有宋一朝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史称“庆历新政”(以下称“新政”)。当时年仅三十多岁、风华正茂的欧阳修(1007——1072)是推行“新政”的重要成员,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显示出思想家、政治家的才华。这段历史,可说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部分。(一)欧阳修登第不久,就和日后主持“新政”的范仲淹(989—1052)建立了友谊。他前期的政治活动、文学活动都受到范仲淹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利用土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四川一些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策特点,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从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户定期定量救济、临时救济措施、扶贫政策和医疗救助等视角分别对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内容的现状进行剖析,可以解读出其成就与存在的不足,为破解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难题提供些许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南越国的内外关系及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越国是秦末汉初存在于岭南地区的重要地方政权。前人对南越国做过不少研究,但全面阐述南越国内外关系的论著似未见。文章分为南越国与西汉王朝的关系、南越国与内外地方势力的关系、南越国内部汉族与越族的关系等三个部分,就南越国处理内外关系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并对一些传统观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4.
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科技金融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但由于政府、金融系统和企业对科技金融的内涵尚不十分清晰,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我国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存在诸多偏颇,如过度的政府主导的创新投资所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通过对科技金融内涵的剖析,指出科技金融的本质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金融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从政府、企业、科技金融市场三个视角,主要总结国内外科技金融理论研究进展,对构建有效的科技金融发展政策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余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余靖在庆历新政中的主要活动及其对新政的积极贡献 ,并兼而论述了新政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我国战略性产业的选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条件出发,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战略性产业选择问题做了探讨。总体说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条件在中国的某些行业已基本具备,并且该政策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最后还对应该如何适当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成人学习普通话既不同于儿童的母语习得,又有别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就必须采取三种策略:系统策略,重点策略,内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欠发达地区企业人力资本状况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文章以欠发达地区湘西南企业为例,通过抽样选取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状况、识别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揭示了企业人力资本状况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并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企业人力资本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清代前期推行藏传佛教治策的形成、发展和影响,着重论述了“康乾盛世”的清朝皇帝对这一治策的运用,清初推行这一治策,主要是通过打蒙藏上层的牌取得成果的,清代册封达赖喇嘛的策略,即体现出清朝政府有效管理西藏的一项重要制度“。兴黄教以安众蒙古也!”清初藏传佛教治策对于怀柔蒙古产生了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0年以来各种现存的政策、法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从人口学、法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梳理,发现有关我国流动儿童问题研究内容丰富多彩,研究类型多样,但也存在着研究理论深度不够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