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寄主大丽轮枝菌培养性状的比较及致病力分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来源大丽轮枝菌培养性状的差异及致病类型的分化,本研究对分离自6个寄主的8个大丽轮枝菌菌株通过PDA培养性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测定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对4种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对8个菌株的营养需求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致病型和生理小种的分子鉴定及对棉花的致病力,对8个菌株的致病力分化进行了研究。培养性状结果表明:5个菌株形成菌核型菌落,3个菌株形成中间型菌落,且菌株之间的培养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结果显示:红花上的Vnu菌株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都明显高于其它菌株,具有最强的繁殖力,而番茄上的Vtr菌株的产孢量最低,马铃薯上的S2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最低,表明各菌株具有不同的繁殖力。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表明:各菌株对不同种类的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Vtr菌株对所有供试碳源和氮源的利用能力最好,向日葵上的S1对4种碳源的利用最差,表明菌株之间具有不同的碳氮源需求。致病型和生理小种的分子鉴定表明:Vnu为1号小种,除Vtr之外其他菌株均为2号小种,并且只有鉴定为2号小种的菌株才可以进一步分为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所有供试菌株均能侵染棉花引起黄萎病,马铃薯上的S2菌株和茄子上的S3菌株对棉花的致病力比棉花黄萎病菌V592强,其他菌株对棉花的致病力明显比V592菌株弱,且发病延迟,表明8个菌株致病力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菌DNA提取方法比较(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主要病害,严重威胁着玉米的可持续生产。华致甫等用妇人指等5个自交系作鉴别寄主,对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力进行了试验,认为我国至少存在5个生理小种。用鉴别寄主来鉴定生理小种易受环境条件的限制,生理小种间是否存在遗传物质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说明小种致病力的分化,而DNA的纯度是制约RAPD扩增质量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笔者对玉米丝黑穗病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利用美国A632,B37,B73,B68,C103,Va26等30个Ht单基因鉴别寄主, 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大田接种方案与鉴定方法, 建立了适合中国的监测玉米
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21个Ht单基因系. 从吉林省15个地区的不同玉米品种中采集玉米大斑病样本, 采用单孢分离获得了32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 利用已建立的上述21个Ht单基因鉴别寄主, 通过美国的大田鉴定方案进行生理小种鉴定. 结果表明, 这32个菌株均为0号小种, 并未出现生理小种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杨树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上杨树溃疡病原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17个菌株在杨树上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在杨树上存在致病力分化的现象,但不同来源地的菌株之间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之间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病原致病力分化与地区分布和寄主来源无关。文章试用一种数值方法,对11种杨树感病性分别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002~2003年间从新疆各主要植棉区采集到的31个棉花枯萎病菌菌株及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其不同生理小种的可溶性蛋白质谱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小种不同菌株的谱带一致性较高.由此说明可溶性蛋白凝胶电泳对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基对玉米小斑病菌生长繁殖及致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燕麦、玉米、彼查、PDA及PDA+宿主叶片、PDA+VB1 7种固体培养基培养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结果表明,PDA+VB1和PDA培养基表面加宿主叶片2种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无论是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还是致病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可用这2种培养基复壮、保存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7条随机引物对采自云南省不同玉米产区的玉米大斑菌81个菌株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共产生60条谱带,其中43条为多态性带,占71.7%.利用UPGMA法对DNA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50为阈值,81个菌株可分为5个遗传群体,表明云南省玉米大斑病菌中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然而,这种分子标记所划分的群体与菌株来源地及致病类型间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来自全国6大烟区11个主产烟省的烤烟和晒晾烟的14个品种上获得300多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168个烟草赤星病菌;经接种测定研究了病菌致病力的组成及其地理分化和在不同品种中的发生情况。病菌致病力的地理分布有3种类型,广东、吉林2省为强致病力分布型;川、陕、鄂、皖、鲁5省为中致病力分布型;闽、豫、湘3省为弱致病力分布型。结合品种抗性测定分析提出,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发生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中,而弱致病力菌株则主要发生在抗病性较弱的品种中。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玉米丝黑穗病菌不同菌株在蛋白质和酶学水平上的多态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在蛋白质和同工酶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化现象.依据谱带聚类分析可以将23个菌株分为6组.同时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同工酶谱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这可能表明病菌在同工酶和蛋白质水平上的生理分化地域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威胁着棉花的产量.从长江流域4个省即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采集300多个菌株,选择各省不同县市的67个菌株,对这67个供试菌株进行培养性状的鉴定、致病力的测定以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67个供试菌株中,就致病力类型而言,强致病力类型、中等致病力类型和弱致病力类型分别占35.82%、43.28%和17.91%.就培养性状类型而言,菌核型、中间型和菌丝型分别占38.81%、22.39%和38.81%.菌株的致病力和菌落培养类型均与地理位置没有相关性,但菌株的致病力与培养性状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强致病菌株大多数为菌核型,而弱致病菌株则以菌丝型为主.利用筛选出的15对RAPD引物对供试菌株DNA扩增并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与菌株来源地无显著相关性,同时,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菌株致病力和培养性状也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云南弥勒产区水晶葡萄醪中酵母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醪中天然酵母菌的多样性对葡萄酒的品质和产区特点的表现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天然酵母菌的种类和数量因气候、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弥勒是我国南方唯一的葡萄酒产区.以成熟期的主栽品种水晶葡萄为实验材料,对葡萄醪中酵母菌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根据ITS1-5.8S-ITS2区和26S rDNAD1/D2区域的分子特征,对分离得到的82株代表性酵母菌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这些酵母菌归为4个属6个种,分别为:Hanseniaspora uvarum,Candida diversa,Candida zemplinina,Candida stellata,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Cryptococcus flavescens,显示了酵母种类多样性;其中优势种为Hanseniaspora uvarum,优势属为Candi-da.作者探索了云南葡萄醪中主要的酵母菌类群组成,对进一步研究该产区水晶葡萄酒的特点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昆明、大理、玉溪、曲靖等地方的几所州、市以及县区级体校刚选人的12-15岁的57名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把所测的中长跑运动员的有关指标与国家选材指标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云南省目前中长跑运动员初选的身体特征,为云南省中长跑运动员后备人才的选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斑真菌多样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广西等12个地区的紫茎泽兰和其他8种植物叶片上共分离得到47个真菌菌株.根据菌落、菌丝以及孢子形态,结合18SrRNA基因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和序列测定分析,47个菌株共分为了19个类群,系统发育关系与Aspergillusniger,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Sporisoriumreilianum,Colleto-trichumlupini,Alternaria sp.,Sporobolomycesroseus,Dothideomycetesp.,Phoma sp.,Filobasidiumelegans,Aureobasid-iumpullulans,Rhodotorulaslooffiae,R.glutinis,Penicilliumdecumbens,Pestalotiopsismaculans,Cryptococcusaureus,Bimurianovae-zelandiae,Xylariaceae sp.类似.这些菌株中仅有5个对紫茎泽兰离体叶片表现致病性,在系统发育树上分别和Myrothecium sp.,C.lupini,Alternaria sp.,C.cladosporioides,Dothideomycete sp.聚类.有2个R.gluti-nis菌株对马铃薯和白菜有致病作用,但对紫茎泽兰没有致病力.  相似文献   

14.
对发生于同一鸡场不同日龄鸡群的大肠杆菌病和鸡霍乱病例,进行了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方面的检验.同时取新鲜病死鸡的脏器组织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经对36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表明:分别为大肠杆菌(E.coli)和多杀巴斯德氏菌败血亚种(P.multocida subsp.septica),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5.
3株抗灰霉病放线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云南永胜、中甸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3株放线菌菌株YIM31658,YIM31679,YIM31777.具有很强的抗灰霉病活性,防效均达到100%.通过对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rDNA序列等多相分类研究,确定其分属链霉菌属和链孢囊菌属.  相似文献   

16.
滇藏地区8种鹅膏菌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滇藏地区8种鹅膏菌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用ClustalX(version 1.81)软件对所测的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除5.8S rDNA(其长度为160 bp)比较保守外,8个不同种的ITS序列在长度和碱基位点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ITS1区间的片段长度为206~297 bp,ITS2区间的片段长度为191~238 bp.这说明鹅膏属的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MEGA(version 3.1)软件进行聚类,8个鹅膏菌在D=0.14处分成3组,与传统分类有出入.这为鹅膏菌的进一步分类及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云南马关境内近两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柑桔炭疽病。从33个塘房桔病果的典型病斑组织分离获得6个真菌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得到病原真菌。依其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认为马关塘房桔真菌病害是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真菌引起的柑桔炭疽病。  相似文献   

18.
 进行滇中地区轿子山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在金沙江一级支流普渡河边采集到珍稀、濒危、特有植物毛蕊三角车(Rinorea erianthera)的标本.三角车属(Rinorea)为云南堇菜科新记录属,毛蕊三角车为云南堇菜科新记录种.本种为金沙江下域干热河谷局部区域的狭域特有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确定为"极危"等级.由于金沙江干流和支流众多,大、中、小型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使其生境正在急剧丧失,濒危程度还在加剧,急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在土壤有效磷质量比分别为0.26mg·kg-1和80.0mg·kg-1条件下对云南111份改良稻和77份元阳地方稻进行形态性状与程氏指数间的磷高效研究,以明确籼粳分化和米色与磷高效间相互关系,对比改良稻和地方稻间磷高效差异.结果表明:①相对地上干物质量、相对地下干物质量、相对总干物质量和相对分蘖力4个耐低磷指标性状可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强弱评价的理想指标,能明确反映出磷高效能力强弱;②元阳地方稻各亚种间平均耐低磷能力均明显高于云南改良稻,且差异明显,4个耐低磷指标性状平均值为籼>偏籼>偏粳>粳,无色米>有色米,耐低磷能力随程氏指数的增大呈递减趋势;③总体而言,程氏指数和耐低磷指标性状间多数呈显著负相关,磷高效特性和籼粳分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