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本刊自创始以来即重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但长期以来,这一领域还没有受到国内同仁足够的重视,有关稿件刊发得也偏少,这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最近,“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课题被中国科学院列入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并全面启动。借此机会,本刊特邀参与该项目的部分专家就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进行笔谈,希望引起国内科学技术史界对该领域的关注,以共同促进有关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重视 ,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但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革剧烈 ,史料极为零散 ,而且由于政治的、认识的或资料的原因 ,还存有不少研究相当薄弱的环节 ,更有不少研究成果由于受当时政治思潮的影响而出现偏颇。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与一般科学技术史研究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其独特之处。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一致的 ,这种原则的核心在于求实 ,还历史本来面目 ,其特殊性在于这一阶段社会变动复杂 ,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表现为西方科学的传播和技术的移植 ,这种传播和移植是在本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开创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新局面。经过5年多的筹划,2000年该项目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内30多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分工承担二级课题,超过70%的课题由中青年学者承担,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从2004年到2010年,项目成果《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35种、共47册书陆续出版发行。相互包容、通力合作和契约精神是集体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若干内容与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世纪至 2 0世纪前半叶 ,科学技术的发展被描绘成知识稳步增长的进步图景。这种科学观的历史研究注重过程和成就的考释与描述。如以往我们中国学者研究古代科技史时 ,特别重视中国人曾做出了哪些发明和发现 ,为世界科技文明作出了什么贡献。近些年来 ,国外科学史家把科学技术理解为人类文化的产物或者一种文化形式、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关注人们如何利用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去创造知识。这一变化扩展了研究视野 ,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学术问题。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建立和发展的历史 ,基本上不属于那种…  相似文献   

5.
近4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史重大科研项目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0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举办"重大科研项目的筹划与实施"系列报告会,回顾《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华大典·数学典》与《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的筹划与实施。四位负责人的报告指出,发挥集体优势与追求学术创新是这些重大项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工作会议于2001年8月9—12日在北京香山召开,来自北京、天津、合肥、哈尔滨、西安、长沙、四川等地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组发起并组织,旨在交流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了解国内有关研究新动向、倾听同行批评建议,以促进  相似文献   

7.
10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历经曲折,有辉煌的成就,有歧路的徘徊,甚至也有惨痛 的教训 ,无数中国人为之奉献了智慧、心血和生命。为了探讨和总结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 历史经验,宣传和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敬业、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抢救 、搜集和整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关资料,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科学史研究机构,自1957年成立以来 就特别重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近年来我们开始实施“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 ”的研究计划。此项工作于200…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中国科学史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有若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成一批博士点与硕士点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自然科学学科规划中 ,科学史被定为理学类一级学科 ,可授理、工、农、医等博士学位。本刊特辟“科学技术史学位论文目录”专栏 ,拟刊载国内外与科学技术史相关的硕、博士的学位论文信息 ,主要包括题目、学生姓名、导师教师、完成时间等。本刊编辑委员会欢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相关信息 ,以利学术交流。我们亦欢迎将学位论文的电子文本或打印稿惠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资料中心收藏。本次目录主要收录了国内一些科学技术史研究和教学机构以及相关单位中 2 0 0 0—2 0 0 3年毕业的硕、博士的学位论文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3、6、9、12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二、栏目:本刊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科技史学理论和各学科史的论文、研究讨论、评论、书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26(2):F0003-F0003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1、4、7、10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客观地阐述了国内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概况、优势、特色及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加强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课程正规化、品牌化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一 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 2007年1月15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自1988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国内外交流空前活跃。2005年7月“第廿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进一步走向国外。在全球科学史研究和学术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认识、规范和推广科技史名词术语,建立中国自己的科技史名词体系,便迫切地摆在了中国学者和相关机构的面前。第二届科学技术史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在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成就的基础上,改进以往之不足,尽快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高效率的编辑机制和渠道,填补我国科技史名词的空白,展现中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迪先生与中国科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迪教授(1927.10.6—2006.10.30)是享誉中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家。他从研究数学史开始,逐渐把研究领域扩展到科技史的众多方向上,对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和科学仪器史研究贡献显著,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在物理学史、地学史、医学史、机械史、中外科技交流史、科学通史等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李迪先生以博学著称于科学史界,不仅长于发掘古代科技史料,而且也善于提出新观点和新见解。他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并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科学史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14.
钱三强科学史贡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三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对科学史学科的发展也贡献卓越。本文梳理了钱三强公开发表的有关科学技术史方面的著述,探讨了他对科学史的贡献,认为,钱三强是原子能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和传播者,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记录者与研究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组织者与推动者。重视科学史的学术价值、科普功能、教育功能和资政功能是钱三强科学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分期,认为将1840-1919年作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分期线是值得讨论和商榷的,同时讨论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原则、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尝试性的分期方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编纂一套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是中国科技史学者共同的心愿。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于1987年酝酿,后被列为中国科学院"八五"计划重点项目,截至2011年,共出版了26卷。这套书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持,团结全国科技史研究力量,凝聚一百多位学者之心血共同撰写,是中国学界60多年来完成的一部系统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巨著。  相似文献   

17.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会议宗旨:通过对近现代中国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技术交流与转移问题的研讨,繁荣中外技术交流史研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3):F0003-F0003
一、本刊接受网络投稿,网址为:http://jdn.ucas.ac.cn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和同行评议制度,刊登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研究、人物评传等方面的稿件,并围绕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开辟专栏,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  相似文献   

19.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必然会提到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因为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而研究沈括和<梦溪笔谈>必然要提到胡道静.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4):F0003-F0003
一、本刊接受网络投稿,网址为:http://jdn.ucas.ac.cn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和同行评议制度,刊登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研究、人物评传等方面的稿件,并围绕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开辟专栏,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