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基于可观矩阵奇异值单元灵敏度的思想,提出了确定智能压电传感器安放位置的一种拓扑优化方法。为了获得智能结构压电传感器的优化位置,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原系统进行了特征问题分析;第二利用奇异值分解法讨论了智能结构模态可观性的度量问题;第三推导了可观矩阵奇异值单元灵敏度公式;第四以奇异值单元灵敏度作为度量和准则并且给出一个门槛值,根据门槛值可以确定压电传感器优化位置;最后利用算例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拓扑优化智能结构压电传感器选取位置的方法,即利用可观矩阵奇异值灵敏度来识别压电传感器优化位置。首先,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系统特征,讨论了智能结构模态的可观性,然后,推导出可观矩阵奇异值灵敏度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确定压电传感器位置的优化准则和步骤。算例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前后向矩阵束研究了阵列天线的方向图赋形问题,提出了一种阵列天线赋形波束综合优化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确定适当的阵元数目,然后再优化设计激励幅度和阵元位置,最后设计出需要的赋形方向图.在此过程中,先由期望方向图的均匀采样数据构造Hankel-Toeplitz矩阵;然后再对它进行奇异值分解,舍弃不重要的奇异值,得到此矩阵的低秩逼近矩阵;最后基于广义特征值分解求得重构阵列的阵元位置和激励.同时,采用特殊的前后向矩阵来约束极点分布,以保证重构赋形波束方向图的精度可控.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压电堆执行器的位移影响着喷油器的针阀开闭性能,通过试验发现压电堆执行器的位移波动位置,分析了引起位移波动的因素.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压电堆执行器的仿真模型,分析了压电堆执行器在不同时间下的位移变化,说明了压电元件的惯性是压电堆执行器在膨胀和收缩阶段产生位移波动的原因,提出了液压吸振和电压优化的方法减小压电堆执行器的位移波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耦合腔容积只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位移波动,梯形电流控制方法可明显减小位移波动.   相似文献   

5.
针对阵列天线的方向图赋形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前后向矩阵束方法(FBMPM)。先确定适当的阵元数目,再优化设计激励幅度和阵元位置,最终设计出需要的赋形方向图。由期望方向图的均匀采样数据构造Hankel-Toeplitz矩阵;然后对它进行奇异值分解,舍弃不重要的奇异值,得到此矩阵的低秩逼近矩阵;最后基于广义特征值分解求得重构阵列的阵元位置和激励。FBMPM采用特殊的前后向矩阵来约束极点分布,保证了重构赋形波束方向图的精度可控。仿真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随机线性控制系统提出了新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执行器故障情形,通过数学变换将故障转化为系统的未知输入,然后利用未知输入卡尔曼滤波器技术实现执行器故障诊断·诊断算法给出含噪故障估计值·为得到精确值,又采用了小波去噪方法·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可对同时或接连发生的多执行器参数故障进行有效诊断,故障检测与估计及时准确·最后给出了仿真实例,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压电石英晶片灵敏度分布规律及其跟踪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压电测力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减小横向干扰,应用坐标变换矩阵对压电石英晶片灵敏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了在新坐标系中的压电系数矩阵d'=adα-1通用公式,并解出 Y0°,AT,BT等切型的压电系数矩阵和Y0°切型切向灵敏度分布规律。同时介绍了最新研制的应用微机控制的灵敏度分布规律连续跟踪检测系统,并用其对Y0°切型晶片切向灵敏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8.
广义区间动力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连续广义区间动力系统在系统矩阵为区间矩阵时的稳定性问题·根据Gershgorin圆盘定理,在假设广义区间动力系统满足系统矩阵A主对角线元素均为负区间数的约束条件下,给出了一个使广义区间动力系统正则、无脉冲膜且稳定的充分条件·针对系统对应的Gershgorin圆盘半径较大的情况做了进一步讨论,使上述充分条件能够适用于更一般的情况·举出实例说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并给出了一个判别区间矩阵为非奇异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惯性式压电执行器.该执行器由身体和4个弹性足构成.每个弹性足是一个带夹层的压电双晶片,称之为复合压电双晶片.首先阐述了该执行器惯性冲击式的运动原理;然后从热力学角度推导出复合压电双晶片悬臂梁端部挠度与外电压、外力的关系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执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用13个设计参数如压电片的长度、宽度、高度,执行器质量和驱动电压等表征了执行器的运动状态;最后以驱动电压幅值为自变量,固定其他设计参数,得到了电压幅值与执行器平均速度的关系曲线.此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证明所建立的执行器动力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多属性决策中基于加权模型的属性值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多属性决策中属性值的灵敏度分析,首先介绍了方案灵敏度及最灵敏方案等有关概念;然后在考虑将比重变换法作为属性值规范化方法的情况下,基于加权模型,给出了当两个方案之间排序位置颠倒时某一属性值的最小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可找出最灵敏方案·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1.
智能桁架结构机电耦合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压电弹性体的本构关系和机电耦合变分原理出发,建立了智能桁架结构的机电耦合有限元动力方程。由此推导出智能桁架结构的动态响应与压电主动构件输入电压之间的机电耦合传递函数,并给出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提出了利用压电主动构件作为智能桁架结构内激励源的结构模态测试新理论。最后,用文中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三维智能桁架结构的动力学模型,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很好。  相似文献   

12.
智能结构的若干问题与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阐述了智能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在智能结构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以压电材料为基础的压电智能结构的组成,压电致动器及压电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压电智能结构的分析方法及压电智能结构的优化等问题,最后对智能结构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智能结构由主结构和作为传感元件和执行元件的分布压电材料及控制系统组成,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高技术交叉学科,在建模、控制、优化等诸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具有压电传感器和执行器弯曲板的有限元方程的一般形式,建立了智能结构有限元静力模型,构造了一种新的压电板单元。最后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该单元不仅节省计算机内存和计算机机时,而且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驱动器的最优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振动能量和控制能量的角度出发,基于遗传算法(GA)求解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驱动器的最优配置问题·为了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对常规遗传算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最后以悬臂梁为例,讨论了压电驱动器的位置对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具有压电材料薄板稳定性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虑一均匀各向同性薄板结构,在板面内受面力作用,且在板的上下表面离散分布着压电执行元件。设每块压电片具有相同的材料,且作用相同电压。不考虑压电元件对整体结构刚度的影响;只考虑执行元件对板的逆压电效应,而不考虑板弯曲对执行元件中电场强度的影响。要根据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利用三角形三节点单元,用变分原理导出压电结构反平面应力问题位移法的有限元表达式以及在大找度小变形情况下的稳定性有限元特征方程。可利  相似文献   

16.
梁振动控制中压电作动器的位置优化准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输入的控制信号能量最小为目标,提出了梁结构振动控制中压电作动器的位置优化准则,基于压电片层合简支弹性梁的模态振动方程,给出了反映各压电作动器上控制电压与模态控制力之间关系的控制电压影响系数的表达式;详细推导了控制信号能量的表达式,并根据控制能量最小的准则对压电作动器的位置进行优化,数值分析中,对梁结构的振动控制过程进行系统仿真,比较了相同衰减时间下压电作动器位于梁表面不同位置时系统输入能量的大小,数值模拟所得的最优位置与理论结果非常吻合,验证了该准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讨论智能结构静态形状控制中压电执行元件最优位置选择问题.确定出压电执行元件对智能结构静态形状控制效果的度量,并以此做为选择压电执行元件最优位置的定量指标.给出选择方法及数值示例.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for conical shell structure with 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s presented.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conical shell structure are deriv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based on Mindlin's plate theory. The results of modal calculations with FEM model are accurate enough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 results. The Electromechanical influence of 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s treated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for estimating the control force. The independent modal space control (IMSC) method is adopted and the optimal linear quadratic state feedback control is implemented so that the best control performance with the least control cost can be achieved. Optimal control effects are compared with controlled responses with other non-optimal control paramet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