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探讨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学及预后,观察了11例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占1721例CNS肿瘤的0.64%。方法;采用电镜观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波形细丝蛋白等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了此类肿瘤的病理,电镜,免疫组化及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取引产后死亡的正常胎儿(32~40W,10个)食管,将其等分为上、中、下三段。对食管肌层骨骼肌纤维类型,进行光镜酶(SDH)组织化学和一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胎儿上1/3段食管肌层由骨骼肌纤维构成;其肌纤维经SDH染色、光镜观察显示红肌纤维的结构特点;然而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则具有与白肌纤维相近的超微结构特征。这一研究结果,必将为肌纤维分类的多元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进一步探索食管的生理功能也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前列腺癌细胞(PC3)乳鼠移植瘤动物模型,在体外培养PC3细胞,经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筛选PC3细胞株中具有克隆形成能力的细胞,常规传代后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约2×107 mL-1单细胞悬液0.1mL于出生2d的乳鼠颈部和前肢交界处皮下,建立移植肿瘤动物模型,观察乳鼠肿瘤生长特点,并用病理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PC3在乳鼠皮下的成瘤情况.结果显示注射后乳鼠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1~6d可见乳鼠皮下肿胀,且能触及到黄豆粒大小的肿物;7~15d肿物变大,肉眼能观察到明显肿物;16~21d时肿物有消退迹象.病理组织HE染色观察显示肿块为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物中CD133呈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4.
应用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染色、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测等方法,研究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显示,60 μg/mL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能有效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活动,生长抑制率高达88.84%;细胞周期检测出现亚G1细胞凋亡峰,细胞凋亡率达19.20%;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现细胞凋亡典型的DNA梯状条带;Hoechst染色显示细胞核内出现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与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因此,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能够有效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杉醇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经荧光染色、电镜观察细胞形态,DNALadde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紫杉醇作用24h经荧光染色细胞呈不均一亮蓝色,作用48h细胞被染成红色,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变小,染色质浓缩并产生凋亡小体,DNALadder未见明显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紫杉醇作用24h细胞凋亡。结论:紫杉醇可诱导细胞凋亡,也可直接杀伤HeLa细胞,而且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8例胃肠间质瘤病例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多样,平滑肌样肿瘤细胞形态一致,较温和,呈编织状、束状排列;肿瘤细胞也可呈上皮样外观,部分瘤细胞呈假菊形团样结构及栅栏状结构,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7.
探讨腓肠肌细胞病理形态学和细胞代谢变化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依据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 (A组 )及单纯下肢浅静脉曲张 (B组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C组 ) 3组 ,每组 1 0例 .分别取大腿长收肌 (对照 )和小腿腓肠肌标本检测肌肉中的SOD、NO、Na+ _K+ _ATP酶、Ca2 + _ATP酶、乳酸等各项指标 ;HE染色、ATP酶染色、SDH/COX双重染色后光镜、电镜观察 .结果显示 :A及B组肌组织结构和生化指标均正常 ,C组腓肠肌可见散在肌纤维萎缩、变性和坏死 ,炎性细胞浸润 ;同型肌纤维群化 ;COX/SDH染色可见单根或多根肌纤维酶活性增高 .肌丝间可见脂肪空泡聚集 ,部分线粒体空泡化或髓鞘样改变 .C组腓肠肌乳酸显著高于其他组别 (P <0 .0 1 ) ,而其Na_K_ATP酶、Ca2 + _ATP酶活性、NO、SOD等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表明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患肢腓肠肌在肌纤维类型、超微结构和肌肉组织多项生化指标等均发生明显变化 ,推测小腿腓肠肌超微结构的病变是手术后远期效果不佳的病理基础 .如果从骨骼肌营养和抗氧化处理等角度进行治疗 ,可能会改善小腿肌肉泵功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l988年建立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SO-Rb_(50),作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微量注射器吸取SO-Rb_(50)的细胞悬浮液0.45—0.5μl,含细胞数1.5—2.5×10~7个,注入裸鼠眼前房内。共注射7只裸鼠的右眼,左眼为对照。实验眼于注射后第3天瞳孔区即出现肉眼可见到的灰白色混蚀,以后逐日增多,或在前房,或进入玻璃体内。约于注射后第7周出现右眼球突出,逐渐加剧。长期观察的实验鼠左眼也逐渐丧失视力,最后小鼠衰竭死亡。病理检查见典型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充满眼球腔,伴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部分眼内移植瘤瘤细胞呈菊形团样结构。肿瘤侵入眼球各层组织,破坏眼球壁扩展至眼眶内。长期观察的实验鼠肿瘤细胞除侵犯视乳头、视神经外,可沿着视神经侵犯视交叉等。另外,将SO-Rb_(50)的细胞悬浮液0.5ml,含细胞1×10~8 个,注入7只裸鼠右颈背部皮下,只有1只于注射后第4周长出皮下移植瘤,其余6只观察50~90天均未出现肿瘤。可见SO-Rb_(50)细胞接种于眼前房内比接种于皮下更易形成移植瘤。移植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与人类视网膜母细胞瘤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后肾腺瘤是泌尿系统罕见肿瘤,对其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例手术切除的后肾腺瘤标本,应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其病理特点。结果 2例后肾腺瘤均为境界清楚的肿块;镜下瘤细胞小而密集,排列成呈腺泡状、腺管状及实性小巢状结构;核圆形、椭圆形,胞浆稀少、淡染;可见乳头样及不成熟肾小球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T1、CD57、Vimentin阳性,CK7、AMACR阴性。结论后肾腺瘤为罕见的肾脏原发性上皮源性良性肿瘤,依据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软组织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罕见的手掌软组织混合瘤病例行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随访;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类病变形态学表现复杂,密集增生的上皮样、肌上皮样细胞,呈巢状、片状分布,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瘤细胞增生明显,呈团块状排列且推挤纤维性包膜;另可见散在少许的异型性瘤细胞,间质玻璃样变及软骨黏液样变。肿瘤细胞在AE1/AE3、Vim、S-100、CD10和p63均表达阳性;GFAP呈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3%;p53在病变中呈广泛阳性表达。该病例术后建立随访,结果 为患者无复发,无转移。结论 软组织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病理异质性特点的间质性肿瘤,发生在手掌非常罕见。病理形态学表现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免疫指标S-100和p63联合检测可辅助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在良性肿瘤和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的判断上,增殖指数Ki-67及肿瘤抑制基因p53的检测非常重要,肿瘤细胞推挤包膜的趋势或侵犯包膜的生物学行为都应作为风险评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水平,选取1980~2005年经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病例47例,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复杂多样,瘤细胞有上皮样、梭形、小痣细胞样、瘤巨细胞等多种类型.瘤细胞可呈巢状、腺泡状、束状、编织状或弥漫散在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结合临床表现,以HE染色切片的细胞形态观察为基础,合理应用S-100蛋白、Vimentin、HMB-45等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及时得出恶性黑色素瘤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对 39 例犬表皮肿瘤病例的背景信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犬表皮肿瘤发生规律和病理学特点。 方法 收集 39 例患犬的表皮肿瘤,制成切片后进行 HE 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学观察并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对病例的肿瘤类型、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显示,犬最常发的表皮肿瘤为鳞状细胞癌,占全部表皮肿瘤病例的 46% ,多为中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 其次为占比 39%的乳头状瘤,以 外生性乳头状瘤为主。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较少发生。 乳头状瘤多发于 0 ~ 3 岁幼龄犬,鳞状细胞癌以及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多发于 7 岁以上的老龄犬。 雄性的发病率略高于雌性。 表皮肿瘤的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头面部。 结论 本文总结了犬表皮肿瘤的流行特点及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今后该类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免疫电镜负染、细胞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犬呼肠病毒。病毒粒子由致密的核心和包围着核心的双层衣壳组成 ,有的为空心衣壳 ,多呈晶格状排列 ;病毒在胞浆增殖 ,装配 ,通过细胞崩解释放 ;细胞浆内可见大量的微丝与微管结构 ,认为与病毒复制有关。胞浆与胞核中均可见到内容物不同 ,形态各异的包涵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免疫电镜检查HLV颗粒的效应。方法:用抗HLV抗体注射小鼠,再用HIV抗原攻击,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在FDC上。解剖小鼠取出淋巴结,切片,组化染色,在解剖镜下切F生发中心,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电镜检查。结果:在FDC上发现HIV颗粒。结论:实验证明免疫电镜法检查HIV颗粒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7例血管球瘤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肿瘤组织由毛细血管网和围绕这些血管的肿瘤细胞群组成。电镜下肿瘤细胞主要具有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毛细血管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前期实验结果已证明兔血清对Shope肿瘤细胞具有伤作用。本实验拟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兔血清杀伤该细胞的机理。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了兔血清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性。结果:经10%兔血清处理3h的中等分化程度的Shope肿瘤细胞(SCB-6a)在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均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1.5%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图谱(DNA ledder);PI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大量亚二倍体细胞(凋亡细胞)。结论:兔血清诱导Shope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伤细胞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性及其诊断标准和免疫组化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6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结果:60例中20例发生在胃,14例发生在小肠,12例发生在结肠,9例发生在肠系膜,5例发生在食管.光镜下有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两种形态.肿瘤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16例),神经源性分化型(9例),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2例),未分化型(23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34阳性40例,CD117阳性60例,部分病例Aetin、SMA和/或S-100、PGP9.5阳性.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分化.结论:GIST是发生在消化道的-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化特征为CD17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66,7%。光镜下细胞形态相似,不易分型,需做免疫组化分型,并根据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免疫组化分型等综合分析确定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北方山溪鲵精巢支持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山溪鲵精巢内支持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精原细胞增生期,支持细胞间存在镶嵌连接,与精原细胞增生以及生精小囊的体积变大相适应;在精子形成期,支持细胞具有典型的类固醇激素分泌特征;精子成熟后,支持细胞退化.并对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研究藻红蛋白调控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MTT法检测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藻红蛋白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Ho-echst33258单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藻红蛋白作用MCF-7细胞的形态学变化;PI单染,流式细胞术测定藻红蛋白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凋亡率;TMRE单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CF-7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藻红蛋白对MCF-7细胞的IC50为81.60μg/L;形态学观察在作用48 h后,随给药质量浓度增加细胞生长密度逐渐变疏,细胞变小,细胞皱缩,高质量浓度组大部分细胞破碎,贴壁减少.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藻红蛋白与MCF-7细胞共培养后,随着剂量增加细胞呈明显的固缩状,细胞核出现碎片和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现象;藻红蛋白作用48 h后的细胞出现凋亡的亚二倍体峰,DNA复制下降;凋亡率分别为25.18%、55.45%、83.94%.不同质量浓度藻红蛋白对MCF-7作用48 h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分别为24.40±0.21、20.45±0.24和19.77±0.27.藻红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诱导MCF-7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皮肤毛母细胞瘤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毛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诊断要点.方法:对8例皮肤毛母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为基底样细胞,呈小叶状或团块状分布,瘤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细胞CK17(+)、WE3(+)、P63(+),而AR(-)、CK10(-).结论:皮肤毛母细胞瘤是毛源性良性肿瘤,需与基底细胞癌、孤立型毛发上皮瘤做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