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底,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沙漠地区的一家 从事动物克隆试验的神秘生物试验室突然向外界宣 布,该实验室将在2001年1月正式开始克隆人类试 验,并希望能在2月份完成首例克隆人类胚胎的试 验。新世纪开始没多久,意大利著名的人工生育权 威塞韦里诺·安蒂诺教授更是抛出了一条令全世界 震惊的消息他计划克隆出世界第一个克隆人,以 使那些丈夫不育,而妻子又不愿意接受陌生男人精 子进行人工受孕的夫妇有机会养育真正属于自己的 孩子。紧接着,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 胚胎的禁令。 不管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克隆人在这…  相似文献   

2.
自从英国科学家小组克隆出多利羊之后,世界上对克隆人的喧闹也达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出来宣布禁止克隆人的国家有好几个,就在严禁克隆人的美国,又有科学家公开宣布克隆人的计划。 我主张克隆技术用来为人类服务,基本上反对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因为克隆人一旦出现,就带来了大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使我们这个社会一下子变得“可怕”起来,不知该如何对待克隆人。 那些对“梦之队”有着特殊感情的大财主,提出用克隆技术克隆出一支新的“梦之队”,并认为这样的“梦之队”会赚大钱。是赞成,还是反对? 有钱的企业家,因为没有子女,…  相似文献   

3.
英国公布"多莉"克隆成功不到10个月,美国"科学狂人"查德·席德就宣称要克隆自己,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并遭到反对、谴责与禁止。尽管如此,一些科技界人士仍认为,如果能够克服技术与安全问题,在20年内必将有人尝试克隆人。这不,近来又有人秘密地进行克隆人实验,并扬言——地球上第一个克隆人将在年底诞生。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羊问世之后,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多利”,带给人们的既有惊喜,也有恐慌。当英国人宣布克隆绵羊成功之后,美国也宣布在1996年克隆重猴成功。因此舆论对“克隆人”深表担忧。于是政界出来宣布禁止用克隆技术复制人,同时呼吁立法加以阻止。对克隆技术的科学意义,应该正确地评价.不能误导。尤其对“克隆人”的问题更应慎之又慎。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1997年2月27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向世人首先宣布复制绵羊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获得新的突破。文章尚未发表之前,消息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5.
奇云 《世界科学》2002,(2):15-17
人类胚胎首次克隆潘多拉盒终于打开2 0 0 1年 11月 2 5日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 (ACT)宣布已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就像当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一样 ,人类克隆胚胎的出现 ,国际医学界为之震动 ,围绕该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米歇尔·韦斯特 (MichaelWest,见图 )在宣布这一成果时说 :“这次实验采用了 8个卵细胞样本 ,其中的两个形成了 4个细胞的胚胎 ,在分裂到 6个细胞时停止了分裂。”韦斯特还说 ,首次克隆出的人类胚胎“很初级” ,数目还不足…  相似文献   

6.
该由科学决定是否人类“克隆”(无性繁殖)能被施行,该由大众决定是否应该这么做。在这家大城市医院的克隆实验室里,一叶、繁忙的早晨来临了。与平时一样.一些要求“克隆”服务的人排成了K队,队伍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一对夫妇正在焦急地等待,他们特别想知道这所实验室能否为他们复制出一个6岁大的女儿。最近,他们的女儿被查出得了白血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救她,但必须找到一个与患儿骨髓相同的捐献者。如果以前能发生孪生事件.这个女孩就会有一个与其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姐姐或妹妹。这个姐姐或妹妹原本可以提供女孩治疗所需的骨髓…  相似文献   

7.
广角镜     
克隆人,且慢 最近,从事克隆研究的美国科学家指出,以目前的技术要克隆出健康的动物是困难的;因此克隆人的想法和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科学家发现,一些克隆动物出生后生长情况和健康情况并不妙。如一些克隆鼠过了相当于人30岁年龄的时候就突然发福,甚至过度肥胖。克隆牛通常会有先天性心脏肥大和肺肥大。世界第一个克隆动物多利羊现在也因过于肥胖而不得不被隔离并进行节食。 科学家说,这种缺陷可能是克隆体的遗传信息出了差错。克隆过程中某些基因的变化可能导致动物出生时便死亡,或者导致其在生命后期患上严重的疾病。美国总统布什最近也表态反对克隆人。支持前任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签署的禁止用联邦经费资助克隆人研究的法案。 鲨鱼 难道真的不生病吗? 许多媒体都曾有过这样的报道:鲨鱼不生病,尤其是从不患癌症。于是,用从不生病 的鲨鱼骨头磨成的粉,成了御病强身乃至抗癌的热销s。 不久前,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上传m信息,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证实了鲨鱼不仅会生病,而且还会得癌症,如肾癌、淋巴癌等。强有力的科学证据无疑对鲨鱼软骨能抗癌这一说洁提出了挑放。约翰羹;\普金斯大学的生物学家柯飞教授的俏皮话要是耐/寻味:’‘我并不认为购买鲨鱼软骨...  相似文献   

8.
人体克隆技术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根 《科学》2005,57(3):33-35
"克隆人"是个容易引起歧义的用语.笼统地说"克隆人",可能使人混淆两种不同的"人的克隆",即完整人体的克隆和部分人体的克隆.在生殖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体,即通过生殖性克隆所产生的人类个体--克隆婴儿.在治疗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部分的人体,即人体的某一器官或组织,用于治疗疾病.为避免歧义起见,谈论人的治疗性克隆时不宜使用"克隆人"这一词语.  相似文献   

9.
姜靖 《科学之友》2007,(8A):22-23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医生正准备进行一项人类冬眠实验,实验将把志愿者的身体冷冻起来,让他们进入“冬眠”状态,这样他们就能睡上数月而不醒。如果这项诱导式冬眠实验成功,那么这项医学突破可能会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也有助于人类长时间的太空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科技发现     
《科学之友》2006,(7):14-15
成吉思汗“正宗嫡孙”惊现美国,婆罗洲丛林首次拍摄到野生犀牛,以色列发现500万年前新物种,中国考石学家复原1万年前华南人头像,德国发现“侏儒”版恐龙化石,清华研制成功脑机接口系统,英国发明葵花子油提取氢技术,日本造出蓝色玫瑰,哈佛将克隆人类万能细胞,中科院发现奇特硅纳米结构,中丹科学家培育出首例“手工克隆”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蠕虫的证明     
自从克隆山羊多莉问世以后,克隆猪、克隆牛、克隆马以及冒牌的克隆商品也纷至沓来,现在又有人扬言要克隆人,一时间,“克隆”一词时髦,令人喜忧  相似文献   

12.
据2007年11月的媒体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的科学家成功克隆出猴子胚胎,并从中提取了干细胞.这似乎意味着,我们朝着克隆人类胚胎又迈进了一步.或许某一天,克隆人也将成为事实.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在太平洋东岸.  相似文献   

13.
2002年4月,多国媒体纷纷报道了一个重大消息:曾引起广泛争议的意大利妇科医生塞韦里诺·安蒂诺里5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参加一个有关克隆和基因工程的学术会议时宣布,他正在进行一项克隆人的计划,有5000对夫妇参加了该计划,而且目前有一名妇女已经怀有8周身孕。安蒂诺里介绍说,自己的搭档就是克隆界鼎鼎大名的美国人帕诺斯·扎沃斯博士。他们利用克隆技术,移出成熟体细胞中含有细胞遗传物质的细胞核,将这些细胞核移入到已经被移除了自身细胞核的人卵细胞中,这些卵细胞随后受刺激而分化,并发育成胚胎,然后再被植入到子宫内。如果报道属实,这位妇女怀的将是得到确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相似文献   

14.
阿碧 《世界科学》2009,(2):14-15
据美国能源部(DOE)国家核安全局(NNSA)网站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正在开展2009年完成NIF点火的筹备工作——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聚变点火(用激光点燃一个“人造太阳”)。从长远来看,核聚变能将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被科学家称为“能源危机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15.
2001年,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在进行一系列克隆人的报道中,刊发了一对夫妻坚决支持克隆人的意见,因为他们五岁的女儿鲁莎死于车祸:随同报道一起刊出的鲁莎的照片是一名金发碧眼的孩子,认识鲁莎的人都说鲁莎太可爱了。聪明漂亮、天真活泼,很有表演天赋,而且极富同情心。失去孩子的夫妻几乎没有再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们迫切希望做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拿他们的女儿做试验,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鲁莎: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伦理     
克隆技术问世之后 ,人们就担心克隆人诞生 ;胚胎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又引来一阵议论。最近我国科学家在人兔细胞方面取得一项成果 ,即使用人类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家兔卵细胞中 ,成功地使男童皮肤细胞克隆出人类胚胎 1 0 0多枚 ,其中部分发育到“桑葚胚”阶段。消息一经传开 ,引来不同反响 ;在这里我不准备评论人兔细胞克隆人类胚胎的结果 ,而只想谈谈由此引起的科学与伦理问题。事实上 ,科学史上的许多成果 ,都曾有过类似的大讨论 ,特别是涉及到的人类生命问题。人们都不会忘记 ,当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时 ,体外受精同样遭到非议。在试管…  相似文献   

17.
克隆植物     
说起“克隆”,不由令人想到1998年2月22日在美国爱丁堡大学出生的克隆羊羔“多莉”。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动物克隆的成功。其实,生物的克隆并非在动物克隆上首先成功。早在1960年由美国采用组织培养法就克隆出了的小苗,这是第一批克隆植物。科技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确立,为植物克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条件。科学家们确信,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可以分裂和生长,生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功能性一一带有母体所有遗传基因信息。因此,只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可以用取自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1,(8):7-7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军方为暗中进行尖端军事航天技术开发,在内华达州建立了绝密基地“第51号地区”,在这里研发的钛金属“A—12”间谍飞机是“U-2”间谍飞机的继任者。“A-12”几乎无法被雷达探测到,其飞行速度达每小时3540千米。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2月27日,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正式宣布,世界第一个克隆女婴“夏娃”已经于当天诞生,女婴体重7磅。克隆的细胞来自一位31岁的美国妇女。 12月29日,布瓦瑟利耶又宣布克隆婴儿将同其“父母”于30日一道乘飞机返回美国家里,在适当时候接受DNA身份的检测,以便证明确实属于克隆技术的结晶。据布瓦利瑟耶说,另外4名克隆婴儿将在今后的几周内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20.
遗传工程及鼠类与人类位于缅因州的杰克逊实验室,以饲养和区分鼠类而闻名,科学家们称该实验室为“鼠室(MouseHouse)”,其饲养的鼠用作研究人类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代用者。由于鼠类与人类的遗传一致率很高,因而被用作人类的模型。这几年当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