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花种种     
你知道吗?雪花有6大类,30个亚类和4种异类型。 1990年,英国铁路当局购买了一台价格昂贵的扫雪设备,并相信由大雪造成的火车停运将不复存在。但是一当大雪降临时,铁路网络依然陷入了混乱。面对公众的质询,铁路局的政府官员提出了一个自认为理由充分的解释,他们说:“由于雪的种类不同,扫雪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这一解释让受窝囊气多年的公众哑然失笑。于是,“雪的种类不 同”成了英国人在没有借口时的借口。其实,英国铁路当局只要召来贝尔·沃金,让贝尔先生从铁轨上舀起一些雪,把这些样品在显微镜下放大 1000倍,他…  相似文献   

2.
灵仙的狐狸     
杨涛 《科学之友》2005,(7):49-49
狐狸,很少有人把它当做宠物饲养起来,像狗那样带出来遛的。这与它们的天性难改固然有关,但也与人们对它们的传统认识不无关系。狐狸这种珍贵的皮毛兽,现在还是普遍饲养在动物园或养殖场里,而它们作为宠物,只有极少数富豪们,才侍候得起。世界上的名贵狐狸,主要有蓝狐、雪狐、银黑狐、石狐、赤狐等几种。其中雪狐又称北极狐,皮毛更为厚实,显得极为珍贵。武侠小说中的“雪山飞狐”,应该是这种狐。  相似文献   

3.
雪花膏变身     
现今,市场上称防止皮肤干燥的个人护理品为“雪花膏”已几乎不太有了。所以当一些年青人听到这个名词时还真有些捉摸不透,不知它究竟是派什么用场的。事实上雪花膏这词既形象又含蓄,其意义在于它洁白如雪,搽抹在皮肤上后像雪一样能迅即融化除去暇疵;同时又含而不露地让人领悟到它的白净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时尚。  相似文献   

4.
百变奇材     
<正>木材与化学在科学家的巧妙运用之下,能组合出奇材妙法,为人类提供具备多种用途的可持续材料。身兼科学记者和科学史研究者二职的基特·查普曼惊叹于实验室里的木材化学,并撰文向我们介绍了奇妙的木世界。人称“木头大王”的华裔科学家胡良兵,能让木头像乒乓球一样跳动,也可以把它像橡胶玩具一样压扁,更能使木材坚硬胜过钢铁。正如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实验室里所解释的,你只需运用一套简单的化学反应——用上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并加热与加压——即可创造这一切。木材是一种新金属、新塑料、新混凝土。你所要掌握的,是如何通过化学手段摆弄它。  相似文献   

5.
<正>春天的苔藓,好似一把钥匙,趁着人们还没注意,便悄悄把春的“大门”打开,顺手再把冷飕飕的冬季关在门外。走进大自然,绿意盎然的苔藓映入眼帘。只要我们稍加关注,便能观察到它的孢蒴,那就进入了一个“花”的世界,这正是诗人袁枚眼中的“苔花”世界。“苔花如米小”是诗人袁枚所观察到的苔花的结构,植物学上把它叫作“孢蒴”。观察植物开花、结果的时间,属于物候学的内容,在农作物、种子植物领域开展较多。而苔藓植物的“苔花”的生长时间几乎没有观察记录。我根据多年野外观察的情况,分享一批春天里“开花”的苔藓,为大家观赏“花”的世界增添一类新成员。  相似文献   

6.
动物们通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传递信息,比如告诉同伴“有危险”,或者宣布“求偶仪式就要开始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很大,大到能穿透水体,能在遇到树木时产生回音,能传到数千米之外的接收者的耳朵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动物界中最典型的“大嗓门”。  相似文献   

7.
“让你的宠物狗成为英雄,遏制恐怖主义,让祖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吧。”斯里兰卡警方在全国性报纸《每日新闻》的公告里如是说。其实,除了宠物狗。老鼠、海豚、海狮也能为人类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3):44-45
<正>推荐书目:《看不见的水》推荐理由:这本书以“水滴精灵”的视角,介绍了“虚拟水”“水足迹”“虚拟水战略”等前沿科学知识,带我们进入“看不见的水”的世界,引导我们深入了解“看不见的水”,让我们形成科学的节水理念,采取科学的节水行动,让地球上的水资源得到应有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有车并不能让我们更幸福,而失去这些则焉知非福 究竟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多数经济学家除外)对这个问题得出了许多不同凡常的见解。他们告诉我们说,在富裕的社会里,金钱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买”来许多幸福。事实上,对于衣食无忧者来说,金钱能够“买”到的幸福感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让世界越来越热。城市更是遭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热岛。为逐步解除城市中的热岛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美国研究人员在前两年提出在城市的大楼里种菜种粮的设想。为的是解决城里人的生存问题;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又提出了在城市的大楼里种树的设想。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空中森林”.又名“二氧化碳吸收大楼”。  相似文献   

11.
童翎 《科学24小时》2002,(12):46-47
依据气候规律,每年的冬春时节是降雪频繁的季节。尤其在北方,“雪压冬云白絮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致会让人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2.
刘国均 《科学之友》2007,(9A):71-71
其实只要岗位安排得合适,世界上就没有残疾可言。顺治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个皇帝。他主持编篡了《资政要览》书,《资政要览》中“知人”一节里有这么一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顺治皇帝说:“三个人一起走,一定会有可用之才。背驼的人可以让他去敲钟;身体残疾不能弯腰的人,可以让他去打罄;  相似文献   

13.
金因 《科学之友》2022,(3):46-47
水是生命之源,无论动物还是植物,水分在体内的占比都很大,对体内的生理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水,世界上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正如歌中所唱:“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长。”然而,在绿色世界里有一些成员,却能在异常干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绝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谢佩罗总经理认为他能依靠遗传工程作物,养活世界上激增的人口并同时解决环境问题。他还认为能够用这种方法为股东们赚大钱。前不久的某一天,孟山都公司总经理罗伯特·谢佩罗正漫步在芝加哥谢拉顿大厅里,此时正值公司3天假期的尾声,一位名叫吕贝卡·托米耐克的职员向他走去并对他说:“我想让您知道我支持您。作为忠诚的表示,请允许我给您这个。”她从脖子上取下姓名牌挂在了他的颈项上。她的态度是对谢佩罗关于孟山都公司未来设想的反应。到晚上,已有一百多位怀着敬佩心情的职员将姓名牌挂在了谢佩罗的胸前。今天,这些纪念…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的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世界里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16.
我是你身体中最大的一类器官。作为一个节俭的“后勤部长”,我细心地呵护着你身体里珍贵的贮藏:在你健康无恙的时期,大量投资于你身体的“基本建设”;在你身体不好、吃不下饭时,帮助你克服“缺吃少穿”的困难。我影响着你身体的一举一动,监护着你的生殖功能,支撑着你抵抗外来入侵的防御系统。我用暖和的“温柔之毯”精心地包裹着你的躯体,还让你体内的器官像在婴儿的摇篮里一样随你度过一生,也给你的脚底装上一副天然的防震装置,在你运动时不至于让你脆弱的大脑受到伤害。尽管我为你做了我能做的一切,你却依然鄙视我,就是因为我的名字叫─—脂肪。  相似文献   

17.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马林·绍利亚契奇.在一连三个晚上睡梦中,都被“电池电量不足”的“滴滴”声吵醒,于是想到:“为什么墙里的电不能直接给我的手机充电呢?”他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逐步创立了一种可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利用电磁能的新理论。按此理论,只要让电磁能发射器同接收设备在相同频率上产生共振.它们之间就可以进行能量互换。  相似文献   

18.
思羽 《世界科学》2022,(3):62-63
<正>最好在黑夜里工作——毕竟,他们在黑暗中也看得见。白天时,图书馆里人头攒动。他们是否穿着合适的托加长袍出现在三世纪时的德尔斐无关紧要。他们的“灵舌”程序是否以完美的方言提供恰当的言语也无关紧要。他们是往昔之年的生面孔,“百家图书馆”协会不想引来他人的注意。“这不是要改变历史,”维克托在公元前213年告诉她,同时展开战国卷轴,好让他的光学芯片记录下书法文字,“我们不为此担心。”莫妮卡·加西亚是出外勤不久的菜鸟,扬起眉毛,  相似文献   

19.
2000年4月,在英格兰南部的皇家伯恩茅斯医院里,医生为一位42岁的淋巴癌女病人注射了癌症疫苗,这名患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接种癌症疫苗的人。所注射的疫苗是特诺乌斯学院的科学家历经十年研制出来的。科学家们把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和一种毒素的无害成分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这种抗癌的生物制品,经在小白鼠身上实验,证明能有效地“激活”动物体内免疫系统抗癌的“积极性”,医生们希望它也能“唤醒”人体内“沉睡”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承担起消灭癌细胞的大任。  相似文献   

20.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著名诗句,使贺兰山的名字广为天下人所知。贺兰山山峰耸立、林木葱茏、云腾雾漫、气象万千。偶而六月盛夏,山顶依旧白雪皑皑,称之为“贺兰晴雪”。在苍茫林海之中,您能看到奔跑的马鹿、跳跃的岩羊及嬉戏的蓝马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