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5):44-45
<正>推荐书目:《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推荐理由:这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近10年的人文科普随笔合集,首次出版,共收录46篇,内容涉及黑洞、引力波、大爆炸的量子引力与时间的诞生,以及空间、三维球面、确定性与全球变暖等。作者引领我们了解我们所栖居世界的真相,解答困扰哲学家、诗人、艺术家的亘古难题。  相似文献   

2.
索拉里斯星     
《知识就是力量》2006,(5):76-76
在以往的荐书中,我们通常只是推荐某本优秀的科普著作。但这次,我们推荐的却是一整套丛书。这就是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近来出版的“可怕的科学”从书。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在北京推出一份上乘的大众科普杂志《Newton科学世界》。可以说这在我国科普媒体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波。这个冲击波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市场能不能办好一本高品位的科普杂志?我们回答是:“能,但有困难。”只要克服了困难,那么就可以创造人间任何奇迹,办好一本科普杂志也不例外。记得抓年代初,上海有一本《科学画报》,当时印数每期都超过百万大关。一次我去南京出差,某研究所的几个研究人员提出要我设法在上海为他们代订《科学画报》,说在南京订不到,请我帮忙。为什么那时候的《科学画报》这么吃香呢?原因有三:一是科…  相似文献   

4.
这次,在这里所推荐的,是一本颇为奇特的“科普”书。说它是科普书,可以有许多理由,例如,它是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看世界”科普丛书中的一本,在这本书里面,也讲了许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内容;说它奇特,则是到目前为止,这还是本推荐者所见到的唯一一本专门讲述“民间科学爱好者”题材的书。此书的副标题“江湖中的科学”,也明确地说明了此书的主题。一方面,由于此书在目前的唯一性;另一方面,由于此书讨论的内容对于相当多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注意,在此书中,这个概念与“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有区别的)有着某种警示作用,并且在叙述中涉及到了科…  相似文献   

5.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12):48-49
<正>推荐书目:《巫师与先知:两种环保科学观如何帮助人类应对生态危机》推荐理由:这本书是美国国家学院科学传播奖得主查尔斯·C.曼恩的力作。作者生动地刻画了两种面对生态危机的不同声音:一种声音是以生态学暨鸟类学家威廉·沃格特为代表的“先知”派,认为我们应该要“减量再减量,避免人类与自然两败俱伤”;另一种声音则来自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农业学家诺曼·博洛格为代表的“巫师”派,主张我们应该要“创新再创新,设法使人类与自然双赢”。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科普译文竞赛胜利结束了。本届译文竞赛进一步检阅、团结和壮大了外国科普作品翻译工作者的队伍,这是令人十分高兴的。在评选本届优秀译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题材新颖,内容充实,有利于推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好文章,发现了不少很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优秀译文。这里刊载的《用化学方法研究历史》就是一篇颇有启发、十分耐读的得奖作品。  相似文献   

7.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9):49-50
<正>推荐书目:《一路风尘歌满天:中国地质大学登山科考历程》推荐理由:这本书以中国地质大学开展的登山运动和地质科学考察过程为线索,展现了7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轨迹。特别适合登山爱好者阅读。  相似文献   

8.
曹俊卿 《科学之友》2009,(12):52-57
青少年科普类报纸担负着向青少年开展科普宣传,提高他们科学素质的重任,但目前全国这类报纸的编辑内容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4点:一是偏离编辑方针,有完全变为教辅类报纸的倾向;二是报纸版面设计与报道内容的采编缺乏个性特色;三是每块版面追求“小而全”什么内容都有,结果却产生不了广泛影响;四是办报死板。缺少互动,致使报纸生命力不强。以《科学导报&#183;少年科学》周刊成功的编辑策划为实证,重点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办好青少年科普类报纸:一是报纸定位一定要准确、明晰,具有独特性,这是首要前提;二是报道内容一定要有特质、价值,具有可读性,这是形成个性特色的重要环节;三是读者参与一定要真实、持久,具有互动性,这是增强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为推进《科学24小时》办刊水平,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与公众科普宣传的成效,加强科普业务的专家指导,从2017年第一期起,我刊特别邀请了著名科普专家、作家担任本刊特约指导,以期更好体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特色,满足青少年和公众了解最新科技信息、体验科学魅力的需求。三位专家的盛情加入,一定会让这一全国科普名刊有更加精彩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巨锋 《知识就是力量》2009,(10):F0002-F0002
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09年9月16日.屹立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的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开馆了。这是全国科普工作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1.
这里发表的一组短,包括发表在今年4月~7月间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社论和多名读的来信要,从中反映出:宗教信仰的问题远未因今天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而自动解决。科学与宗教可以相互调和还是势不两立,甚至在一部分科学家中间还存在争论。而今天新神创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流传,更激发了要求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的呼声。章和来信所反映的内容虽都发生在国外,但无疑也值得引起我们中国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关注。可以说作为这方面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博得是一家集团化专业科普服务机构,成立于2005年5月,拥有一支涵盖科普服务全方位、全流程的高素质团队;专业研发新颖、实用、全面的科普教育资源,从事科普场馆的策划、设计和施工维护,科普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实施执行,科普画廊的设计、制作和摆放更换,科普书籍、报刊的编辑、排版、印刷和发行;科普产品的研发、制作;科普视频、动漫制作;科普公众平台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早春的山西省城太原市,气候乍暖还寒,然而当记者来到晋源某住宅小区时,却被围在露天荧屏前热情谈论的人们所吸引。好奇感驱使记者上前一探究竟,原来由山西隆裕文化传媒集团(下简称"隆裕传媒")所推广的社区科普屏媒已正式开播,居民们对于这一新型科普传播媒介很感兴趣。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隆裕传媒总经理李乐和副总经理杨献伟,带大家一起来了解社区科普屏媒展示的宣传路径以及科普服务新功能。  相似文献   

14.
巧真巧,我出差杭州的日子——2010年10月26日——出席第二天纪念《科学24小时》创刊三十周年科普创作报告会,在半个月前就定下来了,没想到这一天正好是沪杭高铁开通之日。于是我也就成了沪杭高铁的首批乘客,得以躬逢其盛.目击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2002年6月2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在科技界和科普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一位多年从事科普创作的老同志,我热烈拥护料普法的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科学技术普及便有法可依了。这是“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共同盼望已久  相似文献   

16.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6):46-47
<正>推荐书目:《生活中的化学》推荐理由:意大利化学家、科普作家西尔瓦诺·富索以一个普通人的24小时为时间轴,揭示了化学如何构筑我们的生活。从家庭烹饪到工业造纸,从胶片到数码设备,再到人体内部……我们的生活就在化学的发展中得以完善,并绵延向前。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科学之友》2022,(5):36-37
“做免费的科普,这是我的坚持!” “每一次科普都是我对生命课题探究和领悟的过程!” “想突破,要创新,要做不一样的乳腺健康科普!” …… 从一套 PPT“讲天下”的讲座,到深入山西省各地市宣讲义诊;从线下面对面讲解,到线上微信群答疑、视频直播;从一个人“独舞”,到带领科室年轻医生开展患者科普……多年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期刊《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是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科普图文期刊。国内知名科学家、科普大家联手为青少年精心开启了智慧之门。你想与世界前沿科技同步吗?你想去未知世界探索发现吗?你想在艺术的殿堂发现科学吗?你想与科学大咖一起脑洞大开吗?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期刊《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是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科普图文期刊。国内知名科学家、科普大家联手为青少年精心开启了智慧之门。你想与世界前沿科技同步吗?你想去未知世界探索发现吗?你想在艺术的殿堂发现科学吗?你想与科学大咖一起脑洞大开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科技的产出也呈不断上升之势,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把科技成果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以最大化地发挥科技资源的社会效用,同时也是对纳税人的一种交代。或者可以说,从科研成果入手,建立科研与科普的联动机制,进行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开发,加强对非涉密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及其他公众关注的科技成果的宣传,将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