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谢懿 《世界科学》2005,(6):21-23
我们的行星系统有一个由小行星和彗星组成的小天体盘,它们是形成行星的原始星子的遗迹.一旦形成,行星就会驱散剩下的绝大部分小天体.在海王星之外,这一过程留下了柯伊伯带,造就了奥尔特云,并且将彗星放置到一些可以识别的结构中去.在这些结构中的轨道预示多种不同的物理机制塑造了外太阳系的彗星盘,它同时也告诉我们巨行星是怎样形成的.最近的研究显示,散射盘是短周期彗星最有可能的发源地.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柯伊伯带的形成与大行星的大尺度迁移、盘中其他行星的存在和/或太阳诞生的星团中其他恒星近距离飞掠有关.  相似文献   

2.
谢懿 《世界科学》2004,(2):20-20
柯伊伯带天体是太阳系中已知最遥远的天体。现在的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形成于更靠近太阳的地方。 自从1992年发现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以来,柯伊伯带天体许多奇特的轨道和物理特性就展现在我们眼前。其中一个就是柯伊伯带天体的总质量非常得小——大约只有地球质量的1/10,而理论预期的值是观测值的100多倍。为了解释这些消失的质量,有人提出柯伊伯带天体由于相互碰撞变成了尘埃,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把冥王星看作第九大行星,然而,目前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究其原因,全在于柯伊伯带.柯伊伯带是外太阳系的一个广阔而神秘的区域,位于海王星轨道以外,由大量柯伊伯天体组成,这些天体的运行轨道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0~50个天文单位.在柯伊伯带里,已发现1000多颗体积等于或小于冥王星的天体.据估计,如果把遥远的柯伊伯带内尚未发现的较大小行星和其他天体计算在内,这里可能有7万颗直径大于100千米的天体,而直径在30千米以上的可达50万颗!  相似文献   

4.
北辰 《科学24小时》2012,(11):18-21
战争与和平1930年1月的一天,在洛韦尔天文台里,汤博正在验看一些图片,通过比较,他发现了一个移动的亮点,那就是冥王星。当时人们认为冥王星的质量很大,它自然也就迅速地坐上了"第九大行星"的宝座,并且一坐就是六十多年。然而,这种情况到了1992年就发生了改变,因为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柯伊伯带天体。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的天体,就跟太阳系的小行星一样,它们都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但没有自己独  相似文献   

5.
柯伊伯带是20世纪90年代的重大天文发现之一.位于柯伊伯带主带之外的散射盘天体,以其所具有的与彗星相似的轨道大偏心率和高倾角,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些天体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奥尔特彗星云的关系,成为当前一个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争论课题.本文的轨道演化模拟显示,已知的散射天体中的大多数是非常稳定的,它们很可能起源于该区原始星云;亚稳和不稳定散射天体的大部分来源于散射盘外部,远至奥尔特云区域,极个别来自太阳系内部;在今后至少6 000万年内,当前观测到的散射盘天体不会走近太阳成为彗星.  相似文献   

6.
柯伊伯带是20世纪90年代的重大天文发现之一。位于柯伊伯带主带之外的散射盘天体,以其所具有的与彗星相似的轨道大偏心率和高倾角,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些天体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奥尔特彗星云的关系,成为当前一个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争论课题。本文的轨道演化模拟显示,已知的散射天体中的大多数是非常稳定的,它们很可能起源于该区原始星云;亚稳和不稳定散射天体的大部分来源于散射盘外部,远至奥尔特云区域,极个别来自太阳系内部;在今后至少6 000万年内,当前观测到的散射盘天体不会走近太阳成为彗星。  相似文献   

7.
近日,科学家宣称之前发现的一颗拥有奇特羽状尾的小行星希拉,其怪异的外形是由于之前和一个较小天体发生碰撞所致。科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亮度比预计高了两倍,外侧似乎还具有一层发光包裹层。小行星一般被认为是太阳系在46亿年前形成及后  相似文献   

8.
前沿     
正1太阳系边缘发现新天体天文学家近日确认了一个遥远的冰冷世界,它位于太阳系的极远端,公转一周需要2万年,轨道远超冥王星。该天体目前暂名L91,其特殊的位置和轨道或将引导人类发现太阳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巨行星,但L91的出现向人们揭示了轨道位于海王星引力影响范围之外世界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一项大胆的计划正在成形,它可能将让飞行器造访太阳系之外离我们最近的行星。任何渴望一睹太阳系以外行星世界尊容的人,去年可以说收获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礼物。科学家2016年8月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颗环绕半人马座毗邻星运行、与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这颗行星具有潜在可居住性(即可能存在生命)。半人马座毗邻星距离地球4.22光年,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窗     
太阳曾经也有“伴侣”日前,美国多所大学的科学家宣称,太阳可能也曾是某个双恒星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太阳可能拥有过一颗伴星。之后,不知是何原因,这颗伴星逐渐远去,只留下太阳“独守空房”。有关成果的论文发表在5月份出版的《发现》杂志上。科学家们是利用不久前发现的“赛德纳”小行星所拥有的独特运行轨道推算出这一结果的。据介绍“,赛德纳”的椭圆形轨道似乎被某种外力拉长,公转周期长达1.2万年。科学家认为“,赛德纳”和柯伊伯带中那些运行轨道怪异的小行星可能受到了某颗未知恒星的吸引。科学家们认为,这颗未知恒星并非仅仅是从…  相似文献   

11.
前沿     
《科学之友》2020,(4):4-5
正科学家意外发现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在搜寻系外行星时,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一颗类似于地球的行星——TOI 700 d。这颗行星由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发现,它是一个遥远太阳系中的三个天体之一。它并不像周围的天体以及科学家发现的大多数行星,它的大小和地球类似。另外,它围绕恒星公转的距离允许其表面存在液态水。作为一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TOI 700 d还位于其公转恒星的宜居带,这对科学家来说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太阳系每2.5亿年闲适地环绕银河系的"银盘"一圈。但这条路径并非一路顺畅,太阳系每3000万年在银盘中沉降、冒出一次。有科学家推测,这或许与地球上发生的物种大灭绝有关,例如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恒星经过奥尔特云(位于太阳系外围,由小天体构成)所造成的扰动,会推动"云"中的一些彗星朝着地球奔去。在此过程中,或许就有彗星撞击了地球,从而引起地球的物种大灭绝。还有科学家相信,随着太阳系每次在银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正在设计许多方案向太阳系之外的深空进发,人类走出太阳系已经不再是一个科学幻想。离子引擎走出太阳系需要非常先进的推进系统,它们有别于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传统的化学火箭。科学家正在试验各种新型的推进系统,其中离子引擎是很有前景的一种,它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在飞行过程中能不断使航天器加速,最终获得极高的速度。  相似文献   

14.
何宁 《科学之友》2000,(12):14-15
1930年发现的冥王星可能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一颗巨大的彗星。这一发现还意味着,在冥王星之外遥远的地方,可能有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绕太阳运行。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999年2月11日上午11时29分,按照最新的轨道数据,冥王星重新成为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因为,在其248年轨道周期刚刚过去的20年里,它比海王星更接近太阳。冥王星轨道在太阳系平面之外倾斜17度——是水星轨道倾斜度的2.5倍,后者是九大行星  相似文献   

15.
太阳系是太阳的疆域,它宛若一座庞大的帝国,八大行星是它的“行省”.行星旁的卫星和分布于这个疆域中的大小天体是它的“属国”。它看上去仿佛是荒芜的,似乎只有地球充满生机,存在生命,然而现在,人们的观点改变了,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人们对太阳系中卫星的探测日益深入。人们发现,“太阳帝国”可能并非一片荒凉。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理论说,太阳系边缘形成一个巨大的粒子带,而这个神秘地带就像船被强大海浪困在码头里。IBEX(美国宇航局的星际边界探测器)最先发现了这个奇怪现象。这个理论称,带电离子和强大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了这一现象。支持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表示,它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太阳系边缘的边界地带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研究负责人新罕布什尔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9,(6):23-23
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名叫赛德纳的行星,拥有和地球差不多的体积和质量,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它就好像是地球的“姊妹”一样,让地球在宇宙中不再孤独。在此基础上,科学家认为在奥尔特云区域可能还有更多的地球“姊妹”存在。奥尔特云围绕在太阳系周围,在冥王星轨道外面存在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库”,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云团”。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月20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的证据表明:一颗巨行星正在外太阳系的一条高度偏心的怪异轨道中运行。他们戏称它是"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简称"第九大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倍,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海王星的大约20倍(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5亿千米)。这也就是说,这颗尚未被完全证实存在的行星绕太阳一圈,  相似文献   

19.
《科学24小时》2011,(7):74-74
近日,科学家宣称之前发现的一颗拥有奇特羽状尾的小行星希拉,其怪异的外形是由于之前和一个较小天体发生碰撞所致。科学家发现这颗小行星亮度比预计高了两倍,外侧似乎还具有一层发光包裹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认为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水、阳光(能量来源)和氧气。显然,太阳系中符合这些条件的行星和卫星少之又少。地球之外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是固体星球,有着稳定的运行轨道和恰当的体积,离太阳也不太远,因此人们认为火星上的温差范围非常适合液态水的存在。然而,火星上缺乏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