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大学开发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及控制废气排放的机理研究”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该研究提出:将压喷引燃的方法用于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使发动机改动少,实用性增强;用控制LPG掺烧比、改变供油正时等措施来提高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采用控制双燃料发动机油量超调的策略,大大降低柴油的低速烟度和自由加速烟度,改善柴油机的低速性能;导出了双燃料发动机空燃比的变化范围的理论计算关系.开发的电控LPG喷射系统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 ,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的气缸压力 ,并进行了放热规律计算 文中着重分析了掺烧比、供油提前角、负荷等因素对LPG/柴油双燃料燃烧、HC、CO和烟度排放的影响 ,阐述了双燃料复合燃烧的特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根据燃烧分析仪测录的示功图计算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新模型,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引燃柴油,LPG及叫的燃烧放热率,分析了其燃烧过程及燃烧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为研究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电子控制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方案,对比分析了电子控制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的外特性和负荷特性,并给出了汽车道路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汽车动力性不降低;烟度排放显著下降;NOx排放变化不大;HC和CO排放增加;燃料消耗下降;汽车最低稳定车速不变。  相似文献   

5.
将船用4D42增压、中冷、直喷型柴油发电机改进为燃用LPG/柴油双燃料能源发动机进行了实验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机电联合控制双燃料发动机与原柴油机相比,动力性能基本相同,排放烟度大幅度改善,但CO,HC,NOx排放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根据燃烧分析仪测录的示功图计算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新模型 .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引燃柴油、LPG及总的燃烧放热率 ,分析了其燃烧过程及燃烧特性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从而为研究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江苏大学主持的“电控喷射LPG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LPG电控多点进气道顺序喷射,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技术编写,控制LPG的喷射量精确,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模块之间动态联接,便于维护管理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该成果已应用于洛阳一拖集团生产的LR6105Q型柴油机,LPG电控系统采用控制油量超调的策略,可以精确控制各种工况的LPG掺烧量.提出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复合燃烧过程的概念,建立了计算模型,通过对放热规律、LPG掺烧比的计算和分析,阐明了负荷、转速、供油提前角和最佳LPG/柴油发动机空燃比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电控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阐述了柴油机碳烟产生的机理 ,为分析LPG(液化石油气 )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以一汽无锡柴油机厂CK61 1 0 /1 2 5ZL型柴油机为样机 ,完成电控LPG -柴油双燃料改装 ,进行了台架试验 对改装机与原机的台架试验数据作了比较分析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改装后 ,由于发动机着火延迟期加长 ,发动机排放显著改善 ,碳烟明显减少 ,性能基本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9.
增压柴油机燃用LPG-柴油和CNG-柴油双燃料掺烧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复合燃料供给方式,在一台增压柴油机上分别进行了LPG—柴油双燃料和CNG—柴油双燃料掺烧特性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LPG—柴油双燃料和CNG—柴油双燃料不同掺烧比时的碳烟、NOx、CO、HC排放和燃料经济性。两种双燃料的相同之处是随着掺烧比的增大,碳烟排放显著下降,NOx排放基本相同,HC排放增加较多,CO排放先增后略减;大、满负荷下,燃料消耗率先减后略有回升;小负荷下,燃料消耗率略增。两种双燃料的不同之处是CNG一柴油双燃料的最大掺烧比较大,排放变化的幅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发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由于其良好的排放性、动力性、经济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开发现状,重点介绍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供给形式及特点,分析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发展前景。当前一种顺序喷射、稀燃、全电控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已经被开发出来,电控喷气技术、微喷技术、稀薄燃烧技术乃是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柴油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在一台2105柴油机上开展了二甲醚(DME)预混比和废气再循环(EGR)对二甲醚-柴油双燃料预混均质充量压缩燃烧(PCCI)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进气道预混DME和缸内直喷柴油实现了PCCI燃烧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DME预混比的增加,放热过程由两阶段放热发展到三阶段放热,燃烧始点前移,最高爆发压力逐渐增大且对应的相位不断提前;冷EGR导致的PCCI发动机最高爆发压力下降的程度、瞬时放热率峰值及压力升高率峰值对应的相位滞后程度均随着DME预混比的增加逐渐减弱;随着DME预混比的增大和EGR率的减小,当量有效燃油消耗率逐渐降低,有效热效率逐渐升高;DME预混比和EGR率增大可有效降低NOx排放,但是HC和CO排放有所增加。文中工况下最优DME预混比为30%。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带预喷的柴油多次喷射对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compoundcombustion,DMCC)船舶发动机性能、燃烧和排放的影响,在一台船舶柴油机进行DMCC模式改造的基础上,选择该发动机推进特性常用的3个工况点开展了纯柴油模式和双燃料模式下有无预喷的试验研究.3个工况点分别为发动机25%、50%和75%额定功率点.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采用带预喷的喷射策略可以使双燃料模式下的甲醇替代率大幅提升,并使当量比油耗降低,且负荷越大,当量比油耗降低越多.采用预喷策略后,发动机在两种燃料模式下的燃烧开始时刻都会提前,但在双燃料模式时提前更多,同时双燃料模式下的放热率峰值和压升率峰值大幅降低,燃烧定容度增加,热效率提高.此外,预喷策略可以使双燃料模式下的NOx排放大幅降低,3个工况点分别降低24.97%、37.98%和40.02%;PM(particulate matter)排放略有增加,但仍低于纯柴油无预喷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直接利用氨作为发动机燃料以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目标,对氨-丙烷双燃料在往复式四冲程发动机中的排放产物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了不同功率、不同燃料比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参数,包括发动机经济性指标、起燃的可靠性、输出功率以及排放参数,实现了掺氨燃料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同时依据文献数据对比了氨-汽油、氨-柴油双燃料燃烧的排放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及其高比例掺混柴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在一台高压油泵柱塞直径加大的云内动力2102QB柴油机上开展了柴油、PODE及30%、50%质量比掺混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与排放试验研究。发动机燃用纯PODE时排气无烟,相对于柴油,其有效热效率最高提升9.67%,并使总未燃碳氢(THC)和CO排放分别降低了50%及60%,而NOx排放增加不超过10%,因此PODE可以单独作为柴油的替代燃料。30%、50%掺混时发动机经济性略有提升,同时排气烟度及CO、THC排放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缸压分析燃烧过程显示,柴油中添加PODE后燃烧性能改善,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略微缩短,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PODE与柴油按质量比30%掺混,可以显著降低排气烟度和有害气体排放,而不需要改变发动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电控预混式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原柴油机上加装了引燃油量限位系统、天然气供给系统和电控系统,并进行了双燃料发动机性能试验。在引燃油量一定时,分析比较了双燃料发动机与原柴油机负荷特性的经济性和排放,以及外特性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应用双燃料系统标定软件对发动机进行了在线标定。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双燃料发动机达到国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特点和机理。通过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用双燃料运行与用纯柴油运行的性能差异,并分析了空燃比、引燃柴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科技资讯》2009,(31):95-95
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英文缩写VGT)属于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是国家节能降耗缓解石油资源紧缺,强制控制发动机排放污染的急需项目,该技术被誉为内燃机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开展汽车发动机节能降耗、降低排放烟度、提高低速,当前最现实可行的技术方法之一就是应用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它解决了常规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存在的油耗大、低速扭矩特性差、起动响应慢和低速排放烟度大等缺陷。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使用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最佳喷油提前角,对不同角度混合燃料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油滞后(提前),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与瞬时燃烧放热率降低(增加),曲线后移(前移)。NOx排放降低(增加),且随着负荷的增加,降低(增加)的幅度增大。原机条件下混合燃料烟度最低,喷油提前和滞后都会引起烟度的增加。喷油适当滞后(降低3°)可以在烟度增加不多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NOx排放,同时压力升高率的降低会使发动机工作更加柔和。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用发动机瞬态工况多的特点,应用模糊控制策略,对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在瞬态工况下的甲醇控制量实施控制.依据此控制策略,开发了一套柴油/甲醇电控系统.该系统的甲醇喷射量由台架试验标定得到控制脉谱数据,将其应用于一台只达到国Ⅱ排放标准的增压中冷发动机上进行国Ⅲ标准的ELR试验,能使柴油/甲醇发动机满足国Ⅲ标准的ELR试验烟度要求.在一辆装配了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城市中巴车上进行了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策略能有效增大甲醇替代柴油比例,显著改善组合燃烧发动机在瞬态工况烟度排放,而且能提高燃料的经济性和加速响应.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放热模型,模型将气体燃料的燃烧和引燃柴油的燃烧分别进行考虑,建立了由实测示功图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率的微分方程式,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在一台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与传统柴油机放热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和对比.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大,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