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号房》中罗林斯夫妇的“美满”婚姻是社会标准衡量下的“幸福”生活场景,是以牺牲妻子的自由与独立为代价的。罗林斯夫妇所奉行的“理智”是男权社会的一系列价值体系。女主人公苏珊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究其原因是男权社会对女性压抑与束缚的结果。莱辛让她的叙述者先是采用全知的叙述视角概述罗林斯夫妇的“幸福”婚姻,接着转用第三人称内视角,深入透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女性经验,使读者对苏珊的痛苦感同身受,并意识到苏珊最后的自杀是对不公平现象的愤怒的呐喊,是对男权社会压迫的无声的反抗。  相似文献   

2.
3.
弗吉妮娅·伍尔芙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创作出《一间自己的房间》,对女性文学的批评和文学女性的评介鞭辟入里,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开辟了女性文学理论的先河,奠定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新衣裳》中,伍尔夫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一位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中年女子形象,揭示了女主人公梅布尔从自我禁锢到自我回归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西方文化研究入手,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布莱特,发现其身份认同困惑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父权制思想。要实现新女性的身份认同,关键在于解构男权中心的思想,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从而确立平等和谐的两性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坦 《科技信息》2012,(32):I0083-I0083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它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双重迫害下的悲惨生活,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巨大伤痛。本文对小说中四位女主人公: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进行分析,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历经三代逐步确立的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最终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从而可以得出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  相似文献   

7.
《悲愤诗》是关于蔡琰苦难经历和个人情感的抒写,包含着时代乱离在女性生命意识中的投影,揭示出诗人所处时代女性群体的悲剧命运,其感受、观察和叙述的角度是女性心理和女性视角,无论从诗歌主题还是从叙述视角来看,都具有深厚的女性主义的化含蕴。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男性作家按照男性标准去塑造的,这种形象带有性别偏见与误解。因此,从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分析女性形象对解读女性主义是大有裨益的。在美国文学史上,《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坚韧不拔的女强人形象。米切尔夫人通过其生花妙笔去诠释其心目中的女性主义。本文通过分析斯嘉丽的价值观以及对待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态度来解读女性主义的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对男权统治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奥尼尔是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大师.<奇异的插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对其进行解读,目的在于探讨西方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在父权社会中的无谓挣扎.  相似文献   

10.
刘小波 《科技信息》2011,(33):376-376
美国当代女作家安妮·泰勒在其近作《业余婚姻》中以一对普通夫妇的家庭和婚姻为切入点,展示了其女性主义思想,对女性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关怀。  相似文献   

11.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醒悟;它既是一种性别意识又带有社会属性,并且是与男权传统相对立的意识,表现为女性挣脱男性社会对女性的精神压迫与努力和摆脱附庸地位并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要求。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我的安东尼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艳 《科技信息》2007,(18):185-186
美国哥特式小说大师雪莉.杰克逊在《抽彩》中虚构了一个以荒诞、血腥的乡间传统仪式为中心事件的故事。在故事结尾,毫无社会、经济地位的妇女自然而然成了野蛮仪式的牺牲品。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以传统女性性别角色和男权体制下妇女的反抗为切入点,挖掘作者通过本文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芥川小说<莽丛中>通过女主人公真砂的受辱事件,真实反映出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历史境遇.作为一名被侮辱和被戕害的女性,真砂既要遭受男权社会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迫,还无法摆脱父权制话语的规范和制约.真砂实际上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如果认同父权制社会的角色定位,则势必会丧失自我的性别权利;如果违背父权制社会的伦理法权,又势必会沦为不贞或堕落的形象.真砂的哭诉反映了她反抗男性霸权的潜意识,预示着其对现实处境与性别意识的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14.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8-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她充满女性主义意识的小说《纯真年代》中,她塑造了两个互为对照的女性形象:梅和埃伦。为了避免女性作家身份给创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华顿采用了以男性人物纽兰为中心的叙事格局,并以后者的眼光来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同时,她又通过对(故事外)叙述者叙事声音与人物叙事眼光之间关系的巧妙调节,在文本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所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但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禁锢了她自由独立的意识,使她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绝望的深渊并不断地抗争。尽管莱辛并不认为这是女权主义运动的象征,但是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的确反映出作家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梦的困惑——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廊桥遗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廊桥遗梦》,探讨作者在书中所表现出的矛盾的女性观,并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及其成因所在,探求对现代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中展现出一个看似荒诞,但却真实无比的未来景象.小说中男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残酷压迫、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抗争,展现了阿特伍德独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给世人敲响警钟: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和女性的"边缘"地位,培养人们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8.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十分独特的作品,本文尝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来分析《简.爱》,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揭示小说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斯坦贝克的<菊>刻画了一位在男权社会痛苦挣扎,渴望自由, 追求自我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艾丽莎具有倔强、粗犷的男性化的一面,又具有女性特有的柔弱、敏感的特征.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在艾丽莎身上并存且频繁转换.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的这一矛盾个性,揭示其内在和谐统一的意识根源,以此来探讨作者的女性主义观,探寻以艾丽莎为代表的女性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0.
美国长篇小说《飘》中,女性与自然是紧密联系的,女性是自然细心的保护神,而自然又是女性的避难所和力量之源,她们相互慰藉,又互相依赖。小说通过对斯嘉丽这一形象的塑造,揭示出女性在困境中的觉醒与奋起以及她们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体现出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