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陇华 《甘肃科技》2014,30(24):118-120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关健环节。国有企业效益不佳不等于国有企业没有希望,国有企业搞股份制改造并非搞私有化,建立以"政企分开、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在于理顺国有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本文对产权与产权管理体制,完善产权管理体制的思路,法人产权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一些探讨,为明确企业产权关系,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在理论上的突破,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此,要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大胆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真正把国有企业搞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实现“两权分离”,因而必然使企业相应程度地掌握在企业家手中。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控制和经营中国企业的企业家职业化问题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管理研究》2015,(6):24-27
理论分析了内部控制影响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制度背景下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对内部控制作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对技术创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受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较低,相对处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企业,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在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企业中更大。研究对于深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因素和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可以说是新一轮改革的起点和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有产权改革解决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及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亦即建立多元公有主体的产权制度。 一、产权界定的必要性 产权,作为一种财产关系,其明确如阿,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极为重要的,它反映的是投资主体(产权主体)与企业法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对国有企业来说,产权的明确界定,对于理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关系,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确立企业作为法人财产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必须搞活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而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关键,就在于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所谓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规范企业经营行动,使企业能够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从政府的“怀抱”扑向市场的“海洋”,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因此,倘若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转换、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解放、经济效益差、缺乏活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局面不改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并触及产权制度这一核心问题.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如何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以下称"产权转让")行为,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必要通过对产权转让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实践经验,探索规范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企业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忽视了整体分析方法的缺陷,从不同利益集团互动性选择的视角来研究国有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产权改革的内在逻辑。小集团要比大集团有力量,企业内部强势小集团能主导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形成内部人控制。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依据企业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依据利益兼容与正和博弈的原则,动态调整所有权结构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市场机制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削弱了其自身的调节力度。而企业具有降低交易费用和弥补市场分工不完备性的功能, 但是企业契约不完备性却使得企业的产权出现“剩余”, 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通过特定的产权安排和企业制度选择, 可以使企业产权“剩余”得到对应分配, 从而获得企业经济。机会成本最小和效率最大化是衡量产权安排和制度选择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运用产权理论对其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行现代经济条件下创造出来的现代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公司制。这种改革必须运用所自制和产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国民经济中公自制力主体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步履维艰,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国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融合生长产生了疑虑.本文通过对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生长的客观基础及其实现途径作了系统的分析,试图澄清人们的疑虑.  相似文献   

12.
论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使政府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控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亦是21世纪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我国法治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治"思想严重,"权"比法大,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有制表现形式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现阶段更多地表现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要体现公有制主导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即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因此,要加快国有经济的改革步伐,改造成含有国有经济成分的多种经济成分的股份制经济,使公有制主体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随机边界方法的银行效率与产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尚鑫    顾海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44(12):1647-1652
基于随机边界方法研究了1996~2008年我国不同产权类型银行的效率差别,分析了银行效率和产权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股权持股比例和产权集中度均与银行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国有股权持股比例介于15%~50%的银行和前3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介于20%~50%的银行,其效率表现最佳.此外,外资股权对国内银行的参股比例越高,其效率也越好,并且私人银行与外资股权的结合效果要优于国有产权.因此,我国银行产权改革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引入不同的国有或非国有企业法人股,降低股权的集中度,从而优化银行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成效差的根本原因是对西方股份制的本质缺乏深刻理解,简单照搬,忽视了我国公有制的特殊性。本文指出西方股份制“一股一票”制的前提假设存在的缺陷,进而构筑公有制基础上的利益制衡机制,即由企业职工行使对经营者的选择和监督,这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提出应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强调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主张股份制可以大胆使用等。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大大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企改革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探索道路。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建筑业各类企业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投入产出模型对2001年广州市建筑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资国有企业、有限责任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形成市场的主体;产出相对于劳动力的弹性要明显大于它相对于资本的弹性;生产函数关系呈略微递减的回报规模;生产技术效率方面。内资有限责任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总体表现较好。而股份合作企业和集体企业效率表现欠佳.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及公有制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或对立性,或商品经济的弱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与公有制的改革和实现形式与途径是组织经济集团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政府立法来保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中央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为兵团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兵团国有企业“一穷二死”的现状也要求兵团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据此本文分析了兵团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的问题,并对改革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