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水神话是个世界性的神话主题,是人类早期先民文明存在的艺术形式,也是先民最初的生存状态、思想和原始信仰的反映。通过比较中西方洪水神话主题表现的差异,可以看出中西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西方洪水神话表达了西方民族对人性的反思与批判;中国洪水神话宣示了中华民族向洪水宣战、向文明进军的号角,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进精神。  相似文献   

2.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灵感与幻想,它是人类各种精神活动的起源,如宗教、祭祀、文学、艺术等,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原始初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文明,同时也创造了神话;但是,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丰富和发展了神话。本文试图就神话与上古西部的文明存在的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了一个大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中外神话虽然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流传体制上有许多差异,但在表现人文主义精神和情怀这个基本点上却具有通感性和同质性。中外神话都经历了由"人本"向"神本"的蜕变和由"神本"到"人本"的复归,都在现代文明中变异着自己的存在方式,延续着它人文主义的情怀和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产,是人类蒙昧时代的童话,其中蕴含着先民们美好的幢憬。人类社会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的,因此在古代神话中女神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神话中。女神众多而且形态各异,她们是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孕育的一朵奇葩。在与西方神话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对中国女神有更深刻地了解,她们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她们身上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5.
神话是人类文化的最初形式,由人的意愿及依据现象世界的想象构筑而成。它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的自由精神,使人以内在尺度衡量万物,以人类本位的方式栖居在大地之上。它为虚无赋形,为混沌赋予秩序,对世界进行象征性的价值释义。神话是人类创造的永恒价值系统;它为人的实践活动设立前置目标,赋予人超越因果法则支配的自在世界以精神动力,是使人作为人、成为人的决定性要素。神话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方向和意义,昭示人类生存的价值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神话,是早期人类智慧与文明的丰硕之果,是各个民族的先期民集体精神的展现,以其朴野原始风貌不自觉地呈现人类的早期幻想,内容繁博而神圣,几乎涵盖了早期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却模模糊糊地依据着一定的事实依据,并非全部出自早期人类的主观臆想,全文以皆有先期原始状态的神话为标的物,试述一下自己本人对神话这个题目的浅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神话中人类创生型神话、贤者诞生型神话和复生型神话进行考察。在这些神话里,表现了原始人朴素的观念:宇宙自然事象具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这种生命力量通过转换,可以创造、产生或恢复人类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神话是一定时期内人类社会形态的反应,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社会意识以及人类的精神形态。因此,不同地域、种族和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所创造出的神话是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相同点的。研究中西方神话的异同,能够考究中西方古代文明的异同。该文提出中西方神话的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社会存在的意识反应,都反应了当时人类对神话般生活的向往,在中西方神话中人类的出现方式也较为相似。而在不同点中,西方神话更加系统、更具有规模,中西方神话中众神的由来不同、众神的形象不同,同时西方众神也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邹治国 《科技信息》2011,(7):I0187-I0187,I0168
神话是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是人类演化的初期所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表现了的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主要来自于对高山的巍峨与永恒的赞叹;以及最终会取得胜利的无比自信和宏大理想,从而显示出人类自身的伟大和崇高。表现了美学范畴中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然地要经历神话阶段。可以说,没有这一漫长的精神观念发展的历程,人类就永远不能成其为人类,而只能停留在动物的阶段。神话是人类文化的开端,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但是,与之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发展历程由于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的不同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它们未来的文化艺术的特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比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探讨各自的不同宗教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浅析《喧哗与骚动》的现代主义文学表现手法内心独白、神话原型和复调的运用,发现它们在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深化主题方面作用非常之大:内心独白表现了主要人物班吉和昆丁等的潜意识活动,探索了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衰落大家族子弟的精神危机;神话原型揭示了康普生家庭及整个旧南方贵族家庭衰落的原因,昭示了人类神话与现代历史之间的普遍性联系;复调从不同角度塑造主人公凯蒂,使其具有未完成性和未定论性,暴露了旧南方大家族成员的病态心理、扭曲关系和毁灭了的人性,预示了旧家庭、旧制度以及旧观念灭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神话作为人类艺术的宝库和土壤,生动地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其自身发展的过程恰恰是孕育人类理性形成的过程,同时,理性在神话中的发展与进步也导致了人类理性最终摆脱育孕自身的神话的束缚而走向自由和独立。  相似文献   

13.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 ,人们就面临着各种灾难 ,甚至毁灭的威胁。而人类的苦难、困境也只有人类自身能承担。因此 ,勇于抗争一直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和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 ,中华民族面对人生中的不幸、苦难和毁灭的基本态度是坚决的抗争。这也正是我们能几千年立于民族之林的原因。但是 ,从文学作品中和现实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抗争意识和反抗精神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 ,尤其是王权意识的影响 ,呈现出一种由强烈走向淡化、弱化的倾向 ,或者由主体自身慢慢转化。神话是人类精神的最早记载 ,是人类文化的滥觞 ,作为民族精神重要的一环——抗争也深…  相似文献   

14.
以解释人类的来历、肇始为核心内容的人类起源神话,是人类开始探索自身发展的重要资料,也是世界不同民族共有的神话种类之一。满族神话中,人类起源神话种类繁多、蕴含丰富,从不同侧面阐释了满族先民对人类产生的思考与认识,揭示了萨满文化对人类起源的阐释,是颇具学术价值的民间文学瑰宝。  相似文献   

15.
茅盾较早地接受了人类学派的神话理论,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外神话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学术上显示了其真知灼见和拓荒精神.茅盾的神话观,对于中国神话学理论的建设具有开创性意义,并一直在中国神话学界产生着很大影响.茅盾早期对神话研究的贡献,应该引起茅盾研究者和现代文学史家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民族的神话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性和时间性充分表现了哈萨克族祖先对世界起源、人类始祖、宗教信仰和自然社会现象的原始状态的认识 ,而哈萨克族的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7.
戏剧原型论     
原型,作为一种颇为丰富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研究中.文学性与剧场性是戏剧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均蕴涵着人类共同的精神原型.戏剧起源于神话与仪式,其文学性和剧场性便不可避免地分别带有了神话与仪式的意蕴.因而,戏剧原型不仅是一种以戏剧文本创作为理念的审美方式,还是一种以受众为本位的审美方式.20世纪后,戏剧的重心开始由文学性向剧场性转变,并以还原人类精神,回归仪式的本质为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没有一种自然现象或人类生活现象不可以被作出神话的解释。神话就其本义和本质而言,是一种无意识虚构的精神产物,是非理性的。但神话最初所感知的并不是梦幻般的虚无,它的起源冲动一定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具有哲学意义的实在表象。神话虽然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但是神话产生的年代已离我们久远,神话中所涉及的事象某些在今天已经消失,部分神话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神话作为体现早期人类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虽然仍处在萌芽状态,但在其故事内容中却蕴涵着十分可贵的美学思想。悲剧美和崇高美是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美学特色,其艺术效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神话思维方式认知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盛衰变迁,用他的诗性智慧创造各种神话。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人类那独特而永恒的特性,从而造就了他那个时代的“神话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