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增强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特定水质,进行了生物增强活性炭滤池的反冲洗方式研究.本试验比较了单独水冲、气-水反冲和气-水二次反冲三种反冲洗方式的反冲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气-水两段式反冲效果最佳,但操作较繁琐,实际应用中可采用气-水反冲,既操作简便又能达到理想的反冲洗效果.并针对不同的反冲洗方式,确定了各自最佳反冲洗参数,以供实际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郑州市柿园水厂深度处理改造需求进行了活性炭比选试验.通过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方式研究,采用反冲洗废水的浊度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了6种炭滤柱的反冲洗周期和减小反冲洗强度对生物活性炭滤池运行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柴同志  谢小龙 《科技资讯》2015,13(1):104-105
生物活性炭滤池是将活性炭吸附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该文综述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在给水、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换炭方式、反冲洗和无脊椎动物防治的措施,以期为生物活性炭滤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上流式生物活性炭滤池(UBACF)深度处理纺织废水,讨论了滤池内附着生物膜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滤池沿程截留生物膜与附着生物膜活性的大小与变化规律。通过TTC-DHA活性实验检测到生物活性炭BAC经脱膜后炭粒存在对脱氢酶的吸附,吸附量同生物膜的总活性大小与活性炭自身的吸附性能强弱有关。活性炭粒吸附有利于提高滤池内的生物活性,特别是炭粒表面生物膜遭到破坏后,炭粒吸附功能有助于保留部分生物活性。研究发现UBACF顶部的BAC同样存在较高活性,利于滤池内难处理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去除。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炭滤池中亚硝酸盐积累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活性炭滤池中亚硝酸盐的生成规律,考察了pH值、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和溶解氧对亚硝酸盐生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H值大于7.6时亚硝酸盐沿水流方向呈逐渐增加的趋势,pH值在8.0附近亚硝酸盐积累出现最大值;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超过3 mg/L,出水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增加值在0.2 mg/L以上,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4 mg/L时,能明显观测到亚硝酸盐积累;气水同向流时,进水溶解氧越低,亚硝酸盐积累现象越明显;气水逆向流时,基本上不会发生亚硝酸盐积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三种填料的结构特点,对三种填料在生物曝气滤池处理城市污水工艺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试验表明:三种填料对城市污水的有机物、氨氮、总氮、浊度等指标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阶梯环填料对于冲击负荷有着更好的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天然水中实际存在的痕量有机物要比以腐殖质为主的天然有机物(NOM)的量小很多,有可能存在理想吸附现象。将在此条件下对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进行简化,推导出理想吸附模型,该模型对研究活性炭对水中微污染物吸附规律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去除微污染水库水中有机物为研究目标,考察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投量30mg/L、吸附时间30分钟时,CODMn、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9.8%和40.9%。调节原水pH值至弱酸性(pH=5.5),可以进一步提高粉末活性炭对CODMn、UV254的去除效果。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在水源本底pH值、粉末活性炭投量30mg/L和吸附时间30分钟条件下可以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孔径10μm的浮游生物网对A水厂活性炭滤池出水的微型动物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泄漏的微型动物优势种类为轮虫、线虫、寡毛类和甲壳类.在活性炭层底部增加厚度为40或50cm粒径为0.3~0.5mm的石英砂层,当流速为10~12m.h-1时,对轮虫、甲壳类和寡毛类等体型较大的微型动物能够截留55%以上,但对线虫截留率较低.建议采用10μm的微孔滤网过滤氯接触池出水,可使微型动物穿透进入供水管网的风险降低一个数量级,且工作周期达96h.  相似文献   

10.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末活性炭(PAC)用于水的脱色、除臭、除味历史已久。它与粒状活性炭(GAC)相比,主要优点是设备投资省,价格较便宜,吸附速度快,对短期及突发性水质污染适应能力强,故英、美、日等国至今仍广泛应用。但与GAC相比,PAC吸附能力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它的处理水平和经济效果。PAC的投加点、投加量、投加方式等,看起来似是一般技术问题,不难解决,但实际上涉及PAC与水混合程度和接触时间,絮凝体干扰和PAC与絮凝过程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对低聚木糖的脱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HAC型粉状活性炭对酶解低聚木糖液进行吸附脱色,研究了活性炭的用量和酶解低聚木糖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脱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酶解低聚木糖中含有少量不能被HAC型活性炭所吸附的色素物质,活性炭对色素的吸附率高于对低聚木糖的吸附率,并且对色素的吸附属于典型的“Langmuir”型等温吸附,以2.5g/L活性炭吸附16.0g/L酶解低聚木糖时,色素的吸附率可达到89.9%,低聚木糖的吸附率为14.7%。  相似文献   

12.
改性滤料和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改性滤料和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特性,以及二者结合使用时去除有机物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涂铁铝砂对水中的有机物有很强的吸附作用,0.45μm膜过滤后总有机物紫外消光值AUV254从0.1 cm-1降到0.055 cm-1,去除率达到45%.其中对分子量大于1×103u的有机物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去除率都超过了70%.而活性炭对小分子有机物有很好的去除能力,将涂铁铝砂和活性炭联合使用,可使有机物的去除率增加50%.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原水水质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芦笋多糖活性炭法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芦笋多糖活性炭法脱色工艺条件,以综合吸附效应指数为考察目标,利用活性炭法进行芦笋多糖脱色,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芦笋多糖活性炭法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60 min,活性炭的质量浓度25 g/L,溶液pH值7.0,该条件下综合吸附效应指数为68.24%,脱色率为67%,脱蛋白率为89%,多糖保留率为56%。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物理吸附仪对活性炭孔结构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运用Boehm滴定法分析了活性炭改性前后表面酸性和酸性分布,并用X射线能谱仪对活性炭氧化改性前后氧元素含量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以期揭示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对滤嘴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滤嘴中活性炭添加量的增加,滤嘴对烟气的吸附性能越高,在不显著增加香烟吸阻的前提下,选择30mg/g为滤嘴中活性炭最佳添加量;活性炭比表面积越高、孔容越大、酸性越强,滤嘴对香烟主流烟气的吸附性能越好。与普通醋酸纤维滤嘴相比,HNO3改性活性炭的滤嘴对尼古丁和焦油的吸附能力分别提高25.6%和8.8%。  相似文献   

15.
考察在不同温度、pH值下,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结果表明,在L-组氨酸和活性炭等电点附近时,L-组氨酸的吸附量比偏离等电点时的大;25℃时的吸附量比80℃时大;在80℃和pH=1.0时,L-组氨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似合,拟合结果为q=2.591 4c0.809 7.  相似文献   

16.
电力有源滤波器的关联指令分区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力有源滤波器(APF)采用关联指令分区(CRS)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APF中电流补偿关联指令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并对采用CRS控制的APF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PF中的控制关联指令由补偿指令电流和电网电压构成;关联指令控制方法用于APF中,能取得满意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7.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n the inactivation of Copepod were investigated in southern China.The 100% of inactivation effect may be attained by 3.0 mg/L of ozone for contacting time of 25 min,whereas 0.5 mg/L of dosage resulted in only 30% of inactivation rate.Copepod may not be completely inactivated by ozone oxidation for feasible dosage limited by higher bromide in raw water.The favorable environment of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filter provided Copepod with conditions for excess propagation.The disinfe...  相似文献   

18.
杜超  李增生  郭红霞 《河南科学》2009,27(11):1409-1410
分析了与滞环相结合的空间矢量PWM的基本控制原理,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控制中.利用Matlab6.5/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有源滤波器在任一时刻输出的补偿电流能实时地跟踪指令电流.  相似文献   

19.
傅里叶变换基的固有缺陷导致传统滤波器选型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场合中经常不能有效地选择出最优滤波器。小波分析方法可以实现从多种不同滤波器中选择出阻带信号抑制最强,通带内波纹最小的滤波器。针对一型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确定出两型较优的滤波器,利用小波伪频率确定小波分解所需分解层数,根据小波分解重构算法对滤波器输出信号的高频细节进行分析研究。仿真结果与模拟电路实验表明,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分析方法相比,小波分析可以提供清晰的对比分析结果,得到了在不同频率范围内,不同滤波器作用之后的差异明显的滤波效果,最终选择出滤波效果最佳的模拟滤波器。  相似文献   

20.
图像重建算法是过程层析成像(Process Tomography,PT)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滤波反投影算法(Active Filter Linear Back Projection,AFLBP),并进行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FLBP对ECT系统中图像进行重建,可使系统在保持快速成像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敏感场的非均匀分布和固定灰度阈值造成的成像精度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