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共同圣地。耶路撒冷问题不仅攸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益,而且牵涉全世界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教徒的宗教情感。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后,以色列和约旦分别占据耶路撒冷西部和东部。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议会通过《基本法:耶路撒冷》,以法律形式将其定性为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并将议  相似文献   

2.
正当全世界以为美国的“贝克计划”可能推动巴以谈判时,以色列的利库德集团重新闹出东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在巴以谈判问题上又设置了一个障碍,使本来就很艰难的“贝克计划”更难进行。令人奇怪的是,3月22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决议,称“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完整首都”。世界舆论哗然,纷纷指出美国这样做不仅无视国际法和联合国决议,而且公然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并拟将美国驻以使馆由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埃及提议的一份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该草案重申安理会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立场,并要求所有国家不要向耶路撒冷派驻大使馆。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14个投了赞成票,但由于常任理事  相似文献   

4.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81号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分别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建巴勒斯坦国、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以色列在四次中东战争中强行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以及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土地和戈兰高地等大片阿拉伯领土,1982年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致使近200  相似文献   

5.
"奇怪"现象最近一年多来,中东多次出现严重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色列政府的侵略扩张政策.它使埃以关于巴勒斯坦自治谈判陷于僵局;它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增设犹太人定居点,企图永久霸占阿拉伯领土;它悍然兼并耶路撒冷并宣布该城为以色列"永久的不可分割的首都";它制造叙以之间的"导弹危机";它袭击伊拉克核设施;它野蛮轰炸贝鲁特阿拉伯区,造成巴勒斯坦难民大量伤亡;它断然拒绝沙特的中东的平方案;最近又宣布吞并叙利  相似文献   

6.
①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②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次日,阿以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5800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和耶路撒冷西区。③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两奈半岛、加沙地带、约量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区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④1978年9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1982年4月,以色列将四奈半岛全部归还埃及。  相似文献   

7.
安理会第242号决议是第三次中东战争即1967年“六·五”战争之后通过的一项旨在安排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实现和解的决议。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突然向埃及(当时称阿联)、约旦和叙利亚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管辖下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东区以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面积达6700多平方  相似文献   

8.
正在今年2月召开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会上,巴勒斯坦高层通过了关于终止与以色列经济关系、拒绝承认以色列以及终止与以色列安全合作的决议,以此作为对去年12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反制措施。如果说"拒绝承认以色列"和"终止与以色列安全合作"是巴勒斯坦人在政治和安全上对以色列作出的"姿态",那么"终止与以色列经济关系"则将实实在在地考验巴以之间的社会和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项有关耶路撒冷圣地的决议,引发了以色列和世界犹太人组织的一致声讨。据报道,该决议由巴勒斯坦同埃及、黎巴嫩等国一道推动,并获得通过。这项决议认为,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圣洁之地,但以色列认为其在措辞上却认定圣殿山仅对穆斯林有神圣性,对于犹太教的意义只字未提,此举是在无视犹太人与圣殿山和西墙的历史联系。这表现在,决议在提到犹太人所称的圣殿山时,仅给出该地的穆斯林称呼"谢里夫圣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东局势正酝酿着新发展。其中之一就是沙特阿拉伯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八点建议,越来越受到有关国家的重视。围绕着这个八点建议,有关国家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内容沙特的中东和平方案是王储兼第一副首相法赫德亲王于今年8月7日提出的。建议的主要内容是:以色列撤出1967年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包括耶路撒冷阿拉伯区;承认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的权利,并建立一个独立的以耶路撒冷阿拉伯区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承认本地区一切国家和平相处的权利。伊斯兰会议秘书长沙提说,这个方案“既以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决议为法律根据”,“又考虑到世界各国为解决中东危机而采取的立场”。方案的基调是以和平谈判来解  相似文献   

11.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7,(24):8-8
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搬迁进程。在前一日的12月5日晚,就有3名美国匿名高级别官员透露了这个消息。他们表示,此举主要是对"现实的认可",也是兑现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但新使馆选址是否位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夺焦点东耶路撒冷区域,还不可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这一决定是对所有为实现和平而付出的努力的"蓄意破坏",标志着美国已完全放弃其过去数十年在中东和平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欧  相似文献   

12.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次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17,(24):8-8
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并将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至耶路撒冷的搬迁进程。在前一日的12月5日晚,就有3名美国匿名高级男Ⅱ官员透露了这个消息。他们表示,此举主要是对“现实的认可“,也是兑现特朗普竞选时的承诺。但新使馆选址是否位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夺焦点东耶路撒冷区域,还不可知。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巴以问题而言,今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自特朗普政府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以来,巴以冲突掀起了新的高潮。一边是欢欣鼓舞的以色列人,与美国政要喜迎开馆仪式;另一边是愤怒的巴勒斯坦抗议人群,与以色列安全部队爆发血腥冲突。不仅中东,整个世界也为之震荡,支持者有之,漠视者有之,中立者有之,谴责者有之……  相似文献   

15.
在耶路撒冷,往往是巴勒斯坦人今天在自己土地上盖起了房屋,第二天就被以色列推土机推倒。而在巴勒斯坦人生活的东区,一座座用政府的钱为犹太人建造的定居点接二连三地拔地而起。据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一位前以色列女委员沙拉统计,在1980—94年期间,东耶路撒冷有300幢巴勒斯坦人建造的房屋被以色列推土机夷为平地。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报道》指出,自1993年9月巴解同以色列签署巴—杰自治协议以来,以色列当局以要建立军事隔离区为由,共没收了约1.115万  相似文献   

16.
耶路撒冷是座不平凡的城市,曾经历过犹太人、波斯人、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英国的统治;世界上著名的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势力也曾在这里角逐较量。尽管耶城5000年的历史中充满血与泪,但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在此撒下的文明的种子又使这座城市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耶路撒冷被视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说它是犹太教的圣城,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个城市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造了第一座犹太人的圣殿。说它是基督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中以建交后,以色列国内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学习中文一时成了以色列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热门话题。特拉维夫大学和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开设的中文课吸引了不少莘莘学子。但由于想学中文的人很多,两所大学满足不了需要,因此,我驻以色列  相似文献   

18.
正7月上旬,埃及外长舒凯里到访耶路撒冷,会见以色列总理兼外长内塔尼亚胡,后者还在推特上大秀亲密,称和妻子在家里招待舒凯里,一起观看了2016年欧洲杯决赛。舒凯里此访是近十年来埃及外长首访以色列,并相对罕见地访问了耶路撒冷而非不太敏感的特拉维夫,其目的在于推动埃及总统塞西今年5月提出的重启巴以和平进程、构建以色列与埃及"暖和  相似文献   

19.
妍冰 《青年科学》2011,(1):15-15
不久前以色列文物管理局(IAA)与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在耶路撒冷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互联网上建立“死海古卷”数字图书馆,届时世界各地的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观看“死海古卷”全本。  相似文献   

20.
巴勒斯坦人得到的是有限自治且分阶段实施,但毕竟拥有了一定的权力;以色列虽有让步,可在“安全问题上”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利益;遗留下的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等问题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