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阐述了液压系统中的油液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温度升高的原因、危害以及油温的控制措施,探讨了对于金属管道连接的液压系统,可由油温的差异快速检查液压系统的故障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郑宝美 《科技资讯》2009,(36):61-61
油液流经液压传动机床的管路和阀门时产生压力损失;液压系统中的相对运动零件问因摩擦阻力产生机械能损失和油液泄露。这些能量损失转变为热能,造成油温升高。油温过高出现车削精度下降,工作速度,进给量不稳定,油液泄漏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介绍原推进式加热炉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溢流间长期卸荷造成系统油温升高,同步精度不高等问题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推土机在往返工况下液力变矩器油温经常超工作范围问题,分析其液力变矩器内部油温与车辆工况的变化规律,并对液力变矩器液压供油系统进行温度调节与保护,开展牵引工况下大功率液力变矩器总成的热特性研究。以热平衡理论为基础,分析推导液力变矩器的能量损失、传递效率、热量的产生和散失与油温之间关系。利用液力变矩器总成的台架试验,测试了YJ380型大功率液力变矩器在牵引工况下的扭矩、转速、流量、油温等基本特性参数。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140kW柴油发动机与该大功率液力变矩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共同工作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在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功率匹配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液力变矩器的能量损失以及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得出液力变矩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油温。针对液压系统由于泵排量不足导致的油温过高现象,搭建供油系统模型,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流量调节优化了液力变矩器总成的热平衡特性,通过控制液力变矩器的闭锁离合器对系统进行了温度保护。最后,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数学模型计算的油温与实测出口、入口油温均值的相对误差约为2%,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在液力变矩器供油系统基础上,建立了恒温控制及温度的自动保护方案,当油温为60℃~80℃,或100℃~120℃时,通过调节系统流量能保持温度恒定,当油温小于60℃或大于120℃时,通过闭解锁控制可以保证液力变矩器动力总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液压温度传感装置的结构、测温原理和提高其性能的措施。这种装置可对液压系统的温度进行直接、准确的测量,比传统的在油箱或回油管等低压处测量油温的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车载液压发电动力系统与控制策略,以及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对该系统在样车上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改进PID控制算法,不仅能有效的防止在液压系统油温大幅度变化时造成的系统不稳定,还能在发电机加减负载时,提高系统的瞬态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鲁棒性和发电性能指标,满足系统指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液压传动系统是钻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维护,各种故障就会频繁的出现,设备的正常工作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重视液压系统的维护是我们的必备要求。造成钻机液压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会有许多原因,但主要是油液选择不当、油液被污染、系统中进入空气以及油温过高。  相似文献   

8.
在DF4B内燃机车上,冷却风扇的驱动采用静液压传动技术.该技术能满足机车柴油机功率调节范围大、热负荷变化频繁的要求.静液压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危及机车的运行安全.静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最终反映在风扇不转或转速不正常,造成油、水温度过高,从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本文对静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产生的处所及其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法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炜 《科技资讯》2008,(31):107-107
在现代选煤厂诸多设备中,大部分设备都不同程度的应用了液压传动系统,作为这些设备的主要传动机构和工作执行系统。在选煤厂设备中采用液压传动系统,充分发挥了液压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承载高强度工作、恶劣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但液压系统在工作时常见的共性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有:液压缸工作缓慢无力,系统油温过高,系统出现爬行现象等。如果我们将共性的问题归纳出共性的解决办法,对选煤厂稳定生产、降低维护费用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磨煤机液压油站单油泵运行时间过长造成油温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停掉油泵,维持压力,让油泵冷却一段时间来降低油温”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俊来 《科技信息》2012,(1):218-218
液压系统发热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进行如下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制动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和动态特性,设计了实验室试验系统,介绍了试验的原理和步骤,分别模拟试验了液压制动系统的空载发热、最大制动力矩、正常制动、超速调速制动等不同的运行工况,并对制动系统的压力、转矩以及油液温度进行实时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液压制动系统有很好的制动效果,且具有控制智能化、发热小、响应迅速、冲击较小等优点,能够满足下运带式输送机各工况制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煤矿机械液压系统污染物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系统污染物是造成煤矿机械液压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在液压系统制作、安装、维修和工作中的控制污染物侵入,保证系统清洁,从而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RM80全断而道碴清筛机采用的是普拉塞公司进口的走行箱。由于离合器变速机构受液压系统的控制,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离合器烧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控制机构的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所引起,造成在作业中标准压力1500kPa波动较大,范围可达1200一1800kPa简述对AG,FG高低速离合器压力波动较大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宏 《科技资讯》2012,(20):106-106
液压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液压系统的清洗不彻底或者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清理,会导致液压系统工作效率降低或出现故障,甚至导致液压系统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液压系统在数控机床组装后以及日常工作时,都会不断地形成和积累污染物,所以不但要在数控机床装配完成后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还应该做好日常清洗维护。  相似文献   

16.
地下无轨设备使用工况具有某些特殊性,作为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辅件液压油箱设计的好坏往往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性能。这里主要从就地下无轨设备这一领域,全面地介绍设计液压油箱的一般设计方法,如何确定液压油箱容量,采取何种散热方式满足油温使用要求,油箱通常的结构形式和油箱辅件的选配原则和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低温环境下岩石遭遇高温后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对热处理(25~900°C)后的冻结砂岩进行核磁共振及单轴压缩实验,重点分析热处理后冻结砂岩的孔隙特征及单轴压缩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冻结温度恒定的情况下,砂岩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及峰值强度都不断发生变化;在25~450°C时,孔隙率增长速率较快,在600~900°C时,增长速率较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孔径大于10 000 nm的孔隙占比不断升高,弹性模量下降;峰值应变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450~600°C时峰值应变有1个陡升阶段,增长幅度达76.35%;峰值强度在不超过300°C时变化不明显,在300~450°C时有一定下降,在450~600°C时反而增大,当温度继续上升至750~900°C时,峰值强度相比常温时依然有较大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对比例阀控液压马达低速摩擦转矩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以比例阀控液压马达静态特性实验曲线为基础,分析了液压马达低速运转时的摩擦转矩特性.建立了测试低速摩擦转矩的实验装置,并确定了实验研究的方法、步骤.测试了不同工作油温、不同负载转矩下的低速摩擦转矩特性,建立了液压马达低速运转下的摩擦转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液压马达低速摩擦转矩具有严重的非线性,而且受油液温度和负载转矩变化的影响很大;所建立的低速摩擦转矩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对于大肠杆菌温度表达系统,温度的选择和变化对外源基因的表达至关重要,最直接的因素表现在对质粒拷贝数的影响上。本文通过重组大肠杆菌DH 5α表达载脂蛋白A I-M ilano来分析不同温度诱导模式对质粒拷贝数的影响,确立了二次升温诱导(30°C→42°C→37°C→42°C)有利于菌体质粒拷贝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二次升温诱导比一次升温诱导蛋白表达量增加80%。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洋油田拖轮在恶劣海况条件下拖带作业,易发生缆绳断裂事故,提出设计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实现缆绳张力实时监控、缆绳自动收放以及液压油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液压拖缆机控制装置,以提高拖缆机的操作性能和自动保护功能,使得拖缆机的操作更为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