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救援盾构机是专门用于地震、泥石流等地质自然灾害救援工作的机械。结合灾后特殊的地质和救援环境,提出了灾后救援盾构机刀头部分的设计方案。分析了机构关键部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型工程机械的城市地震灾害辅助营救属具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直下型地震巨灾救援是世界地震救援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在城市地震救援方面有过惨痛损失和教训。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地震巨灾救援实际,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地震救援大型机械装备的需求、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研制救援属具、通用接口与操作技术的解决思路,使现有通用大型工程机械设备能快速转化为具有多种救援作业能力的专用救援大型机械装备,实现具有专业救援功能的大型救援装备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投入生命营救,满足未来城市直下型地震巨灾救援对专业大型救援装备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3.
浅析盾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祥明 《科技信息》2007,(18):103-103,114
盾构机是隧道施工的主要机械,盾构技术是伴随盾构机而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了盾构机的基本原理、分类、适用范围,简述了相关的盾构技术以及有关技术问题,展望了盾构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7(2):F0002-F0002
4月8日至11日,我校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并取得优异成绩。机电工程系选拔了12名优秀选手参加本次大赛。经老师的悉心指导,参赛选手历时一年的全心投入,我校参赛的三件作品多功能高空救援机器人、地震救援机器人、多功能救援机器人得到专家评审和参赛队伍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曹波  赵广建  郭鹏 《天津科技》2014,41(8):48-49
地震发生与地震预测及震后救援,是我国救援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科技馆内设置介绍地震救援知识的科普展品,让人们正确认识地震,避害为福,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与防范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救援科技馆内有关地震知识介绍的专题展品设置,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快速救援的民间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现实状况和地震中应急管理的需求,对地震中出现的任务导向型民间组织的研究必不可少。将民间组织按照在救援和重建过程中的运作模式和服务时间进行划分,包括临时型、短期型以及永久型三大类,从组建、运作方式、人数、组织架构以及解体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差异性,从而对民间组织在救援和灾后重建中的角色以及作用进行分析界定。以民间组织参与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为背景,运用SWOT分析总结其与官方和半官方不同之处,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这对提高在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的理性认识、满足新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烈度地震后如何提高对受灾民众的救援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和语义识别模型的全新地震救援平台,实现海量求救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结合处理,实时计算水文、地质、气候、电力、消防、建筑、医疗及工程等专家提供的救援优先级别的判断分数,得到救援的紧急情况因子系数.根据因子的排序,得出救援先后次序找到最急需救助的人员,实施救援布署.该平台结合地震救援APP、搜救人员APP和专家决策APP,三方配合联动形成一整套救援信息汇总处理服务救援体系.使得地震救灾从宣传、科普、演练到实际操作,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及实施方案,在震后高效救援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地震的多发区,因而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论述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以期促进救援工作的有序展开,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针对矿山救援的研究方兴未艾,但针对露天矿山救援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由于露天矿山的开采方式不同于地下矿山,所以其救援方式也不能单纯地使用地下矿山的机械。本文结合露天矿山的开采方式,设计了适合露天矿的紧急救援模式,且在满足矿山的不断开采的需要的同时,可供员工进出矿山使用。通过SketchUp建模软件,将整体思路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本文的研究,不仅在理论方面填补了我国现阶段露天矿救援研究的空白;而且在实际方面,提高了救援效率,方便了员工的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进入地震多发周期,我国更是地震灾害的频发地区,在地震救援过程中,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至关重要.然而,地震救援现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现场救援人员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通讯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PLC做控制器、工控机做监控器、S120为执行器,构成刀盘的驱动控制系统。进而在盾构机刀盘驱动性能的要求下,设计出刀盘驱动控制系统,阐述了主从控制方式,实现主从传动的负荷均衡分配功能,保证机械受力的均匀和一致性。从而实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在汶川地震中,武警水电部队在整个汶川地震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采用了"动用物资储备、使用公共资源、市场紧急采购、动员社会捐赠"多种应急物资筹措方式以保障抢险任务的顺利进行,但同时也暴露出应急物资筹措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部队以后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矿山挖掘等作业中,想要探索矿山内部结构,并且不对其造成大规模破坏,则该机械可实现此目的。该机械可在小范围对矿山进行破坏,从而进入内部,实现对内部的探索发现;该机械也可应用于地震后的废墟内探索。从事救援活动:亦可应用于内部结构爆破作业中,实施远距离爆破,避免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5.12汶川地震中参与救援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情况,采用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5.12汶川地震中550名救援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重度PTSD症状表现的救援者为9.0%;地震后部分救援者感到内疚、无助、压抑、无信心和生命无意义,救援者成为PTSD症状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5.
破坏性地震是指震级大于5级、裂度大于7度,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局部损毁的地震。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建(构)筑物倒(坍)塌人员被困实际,从应急救援的角度,梳理分析了破坏性地震人员被困类型和伤害特点,归纳得出了地震应急救援训练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芦山"4·20"地震救援中专职消防队伍发挥的主要作用谈起,分析阐述了四川省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在对所处地震带上的县(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专职消防队伍承担地震救援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汶川巨灾震惊世界的抗震救灾实践的研究,获得对地震应急救援的科学启示种种,如抢救生命第一、信息维系生命、应急预案突破、专业紧急救援起作用、公众科学素质经受检验等。抓住种种启示,以人为本,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就能够随时做好巨灾应急救援的准备,实现保护人民生命、减少财产损失 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仿生救灾机器人是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在救灾中大有用武之地。当地震、矿难和火灾等灾难发生后,在废墟中搜寻幸存者,尽快救出被困者并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是救援人员面临的紧迫任务。实际经验表明,超过48小时后被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存活的概率变得越来越低。一些大面积的倒塌建筑,可以借助机械挖掘搜索。而废墟中形成的狭小空间,使救援人员甚至救援犬也无法进入,就需要仿生机器人来完成搜救。它们负重能力极强,能够携带多种传感器,根据救援现场的声音和温度等条件有效搜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专业救援人员高效进行灾场评估、幸存者搜救、行动方案制定和应急医护处理等应急响应能力,从中国地震应急救援的响应机制和行动特征出发,将实训功能设计与安全韧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强震仿真模拟实验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建筑物灾损特征及触发机制。总结归纳了常见地震灾场场景,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揭示了幸存者在灾场中的潜在分布规律,为地震应急救援训练的结构支护训练、搜索营救训练、竖向转运训练、倾斜楼梯训练、高空营救训练和临时营地搭建训练等实训功能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过后,顷刻问,数以百万计的房屋倒塌,数以万计的群众被埋在废墟之中.我们无法控制地震这一自然现象的发生,但可以使用高效的救援设备,挽救更多的牛命.黄金72小时是指地震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中国已具备了一套成熟的救援设施来面对突然来临的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