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 X 光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LM)、小角激光光散射(SALS)等方法,对聚乙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G—PET)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和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DSC 扫描过程中,PEG—PET 经历了多重熔融与结构再组合的过程.当PET 链段结晶时,PEG 链段被挤出 PET 折叠链的表面,并不生成共晶.在 PET 的折叠链的弯折处,由于 PEG 链段的内增塑作用.使折叠链内应力降低.堆砌紧密,得到了 PET 在同等条件下所不能得到的完整的晶面衍射.嵌段共聚物在200℃淬火2h,PEG 链段无法挤出球晶的表面,从而形成了混品.且球晶的光轴方向发生偏转.  相似文献   

2.
Mitochondrial Ca~(2+)Uniporter(MCU)是线粒体钙离子通道的一个主要成分.近期研究发现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 regulator 1(MCUR1)是MCU的一个调节蛋白.研究通过合成人源的MCUR1基因,利用PCR得到目的DNA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构建Trx-MCUR1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ET.32aMCUR1.克隆质粒转化表达菌E.coli BL21(DE3)Condon Plus,经IPTG诱导表达.将得到的融合蛋白经过镍亲和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然后加入PreScission酶分离目的蛋白与标签,再用离子柱和分子筛层析进行进一步的纯化以去除标签以及杂蛋白.浓缩纯化后的目的蛋白,进行晶体初筛以及后期的晶体优化.最后将生长的晶体进行初步的X射线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是高灵敏、可定量及无创的活体分子成像方法,通过示踪表征特定生理功能或靶向病理标志物的正电子发射分子探针,可对组织、器官的病变进行分子水平的探测与成像,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控.氟-18(18F)因其具有适宜成像的核素性质而被广泛用于PET探针的标记.随着PET的广泛应用,低免疫原性和...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生成法制备了不同钛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钛系化合物纳米复合树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失重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初步表征分析了PET/钛系化合物纳米复合树脂的化学结构、原位引入的钛系化合物在PET基体中的分散性和钛系化合物的引入对PET树脂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ET合成过程中原位生成的纳米材料呈片状,其厚度为120 nm左右,在PET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片状钛系化合物的引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但结晶度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片状纳米材料对PET基体的结晶具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
聚乙二醇(PEG)共聚单体对PET共聚酯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合成路线,通过原位添加间苯二甲酸乙二酯-5-磺酸钠(SIPE)、聚乙二醇(PEG)第三、四反应组分,并改变PEG分析的添加量,制备出系列PET共聚酯.通过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失重分析(TGA)、广角X射线衍射(WAXD)及接触角测试分别对PET共聚酯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ET共聚酯样品的化学结构与理论结构吻合较好;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温度和熔点及热稳定性均随PEG含量的增加逐步降低;各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纯PET基本相同,均为三斜晶型结构;PET共聚酯样品的亲水性能较纯PET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验证了一种特殊的原位溶胶凝胶过程,即前躯体原位聚合溶胶-凝胶过程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由钛酸正丁酯(TBOT)带入的丁醇(BA)在酯化时被馏出反应体系外,TBOT的引入也不影响酯化反应程度.颗粒状的纳米TiO2在酯化反应阶段即已生成,其平均粒径约70nm,基本呈单分散态,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体中分散较均匀,这与纳米TiO2在PET基体合成过程中原位部分有机化密切相关.原位引入的纳米TiO2不影响PET树脂基体的热降解性能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通过前躯体原位聚合溶胶凝胶过程,在PET的合成体系中引入前驱体TBOT,通过这一方法制备可成型加工的PET/纳米TiO2复合树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聚酯(PET)膜的表面加工性能,采用常压射流等离子体(APPJ)处理引发PET膜表面与丙烯酸(AA)反相乳液接枝聚合,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接枝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处理前后PET膜接枝率、静态接触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表面形貌结构等性能表征接枝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接枝处理可以显著改善PET膜的表面润湿性能,APPJ处理参数对样品的接枝率和润湿性产生显著影响,接枝率为1.05%的PET膜表面接触角仅为5°;红外光谱证明经接枝改性后PET膜样品在2 500~3 600cm-1及1 546cm-1处有新吸收峰出现;扫描电镜(SEM)显示,PET膜表面接枝层是由大量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球形颗粒构成.  相似文献   

8.
Cation Dyeable Polyester(CDP)was made by copolymerizing dimethyl terephthalate(DMT),S-sodium sulfonate dimethyl isophthalate(SIPM) with a weight fraction of 4.5% and ethyleneglycol (EG).Blend of PET and CDP was spun into hollow fiber.The fiber was then treated withaqueous NaOH.In this paper,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alkaline hydrolysis of PET,CDP andtheir blend PET/CDP fiber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pecific area measurement,scantl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ther chemical analyses.It wa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alkaline hydrolysis isCDP>PET/CDP>PET.Because of blending effect,the alkaline hydrolysis of PET/CDP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ET.CDP phase in the PET/CDP fiber is predominantly hydrolyzed,andhence some pieces of fiber(micro-fiber) fall off the fiber because of etching.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失重分析(TGA)和裂解气相质谱(Py-GC/MS)研究不同组成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共聚酯的热降解行为,并与PET和PTT均聚物作了比较.TGA结果表明,PET-PTT共聚酯的热稳定性介于均聚物PTT与PET之间,并随PET组分的增加而提高.利用Py-GC/MS得到PET-PTT共聚酯及均聚物的裂解产物的结构及分布,探讨PTT降解机理,并推测PET-PTT共聚酯的可能降解过程.发现PET-PTT共聚酯分解过程中产生了不同于PET和PTT裂解产物的组分,但不同组分的含量很小,这可能是由共聚酯中PTT(PET)序列长度较短所致.PET-PTT共聚酯在裂解过程中比PET和PTT均聚物产生了更多的挥发性产物.当PTT(PET)在共聚酯中的摩尔分数增大时由该链段降解产生的产物质量分数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离聚物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对其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将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融共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类离聚物对PET的结晶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的加入促进了PET的成核,使PET的熔融结晶温度由196.9℃升高到210.6℃,而冷结晶温度由135.5℃降低到124.2℃.与PET/聚丙烯蜡相比,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与PET有更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不仅是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功能与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新型干预靶点。建立GLUT抑制剂的体内活性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测仪(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对小动物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模型进行PET检测,建立GLUT抑制剂的小动物体内活性检测方法。在HCC细胞系中检测GLUT-1的表达,选取GLUT-1表达水平最高的细胞系接种BalB/c免疫缺陷动物皮下,形成免疫缺陷动物皮下肿瘤模型。连续三日口服灌胃给药,给予动物5 mg/kg的GLUT-1抑制剂BAY-876后,进行PET检测。动物行尾静脉注射200μCi的核素探针~(18)F-FDG,约30 min后进行PET检测。在此基础上,使用盖革计数器检测动物肿瘤与血液的放射性强度比较。在所选细胞系中,MHCC-97H细胞中GLUT-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系,BAY-876治疗动物能够显著抑制MHCC-97H皮下肿瘤组织对18F-FDG的摄取。GLUT-1抑制剂BAY-876能够显著抑制HCC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成功建立了利用PET检测GLUT抑制剂动物体内活性的PET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e degradation of di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 (DTP) an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fiber by microbe was studied. The degree of DTP degradation was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o be more than 90%. The products after degradation of DTP and PET fiber were various. The degradation of DTP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first-order reaction model. The degradation of PET fiber was found to be little, but surface erosion of PET fiber could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SEM photographs indicating there occurred some traces of biodegradation on the PET fiber surface.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液预分散的方法将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i-POSS)和阻燃剂六-(4-烯丙基醚苯氧基)环三磷腈(PACP)包覆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上,通过熔融共混制备OVi-POSS/PACP/PET复合材料.分析了OVi-POSS的引入对PACP/PET阻燃体系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Vi-POSS均匀分散在PET基体中,显著改善了PACP/PET阻燃体系的断裂强度和热性能.此外,OVi-POSS纳米颗粒和阻燃剂PACP在气相和凝聚相的协同作用赋予复合材料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肿瘤放疗生物靶区高精度勾画难题,根据头颈部肿瘤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特点,提出了肿瘤PET图像分割随机游走方法.首先,根据PET SUV(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影像,采用三维自适应区域生长和数学形态学膨胀方法确定随机游走方法的种子点,将包含肿瘤的感兴趣区域分为核心肿瘤区域(标记为前景种子点)、正常组织区域(标记为背景种子点)和待定区域.然后,利用头颈部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PET图像具有不同的对比度纹理特征,将PET SUV及其对比度纹理值作为随机游走方法中边的权值计算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法不仅比传统随机游走方法平均提速9.34倍,而且,以临床医生手工勾画的大体肿瘤区作为参考标准,相似度平均提高32.5%(P0.05).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自动勾画头颈部肿瘤放疗生物靶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对苯二甲酸直接酯化合成高值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丁酯(DBTP)存在的原料价高难得,三废排放量大,催化剂用量大、难分离且不可重复利用等问题,以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Brnsted-Lewis双酸型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甲基咪唑氯铁酸盐[HO_3S-(CH_2)_3-mim]Cl-FeCl_3(FeCl_3摩尔分数x=0.67)为催化剂,研究了正丁醇醇解廉价易得的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结果表明:在n(PET重复单元)∶n(正丁醇)=1∶3,m(PET)∶m(催化剂)=5∶1,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8h的较佳反应条件下,PET醇解率为100%,产物DBTP和乙二醇(EG)收率分别为97.5%和98.2%.同传统催化剂相比,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更高,且重复使用7次其催化性能未见明显降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PET醇解过程由链内酯键断裂和链末端酯键断裂协同完成.  相似文献   

16.
用碱液和硅烷偶联剂KH550水解液先后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纺布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膜与PET支撑层间的界面性能.研究了改性处理条件对PVDF/PET膜的界面黏合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界面黏合增强机制.结果表明:水解液中KH550含量较少(≤3%)时,处理时间延长,PET与PVDF膜间的剥离强度增大;水解液中KH550含量较多(3%)时,处理时间延长,PET与PVDF膜间的剥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PVDF/PET膜的拉伸强度随水解液中KH550用量的增加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略减小.研究发现,适当改性处理后,PET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含氧官能团增多,PET纤维表面的润湿性提高,增强了PVDF膜与PET支撑层间的机械锁合和分子结合力,从而使PVDF/PET膜的界面黏合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三维采集模式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图像自动盲恢复的方法,从降质后的PET图像一维频域信号中估计出Levy分布的参数,使用点扩展函数的估计值恢复PET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强了PET图像的结构细节,明显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观察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离子聚合物surlyn体系的结晶行为.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了PET/surlyn体系的形态.surlyn有显著的成核效果.surlyn的碳氢主链为柔性分子链.它会促进PET的分子运动,从而提高PET在低温区的结晶速度.但它对PET的球晶形态却没有影响,PET仍为正常球晶.surlyn在PET中是分相的,随着surlyn与PET之间反应程度的加深,surlyn的宏观分相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涤纶(PET)及其共聚酯的熔点和熔化热,结果表明:①在平衡熔点以下温度,PET 熔体结晶并形成高熔点结晶,平衡熔点可用结晶温度(T_c)和熔点(T_m)关系,或用共聚酯的T_m 和第三组分含量关系外推得到.②PET 共聚物的熔化热随第三组分的分子结构和添加量而变,因此,Flory 理论须作修正。纯PET 的ΔH 与外推到第三组分含量为零时的共聚酯的ΔH 之差,可作为第三组分对共聚酯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大小的表征.  相似文献   

20.
某些有机溶剂作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厚片,会引起其表面性能的变化,本文拟从表面浸润性能探讨其变化规律.实验部分1.样品的准备样品为PET 厚片,特性粘度:60.4毫升/克,结晶度为8.5%.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