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流变阻尼器用于抑制系统的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变液是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频材料,对于外加电场的变化,它可以迅速作出响应,在工业上极具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电流变液及其力学特性,并利用一种简单的阻尼模型,对具有电流变阻尼器的振动地响应分析,给出了数值算例,结果表明,电流变阻尼器可以明显地降低系统的振幅。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虚拟仪器构建的通用的电液测控实验台上,采用Bingham模型描写电流变液,建立电流变传动器的离散数学模型.对于随机负载干扰和不确定摩擦阻尼的情况,利用输入输出角度和转矩的采样数据,识别模型的系数,并可计算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和阻尼比或时间常数.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基于Leven berg-Marquardt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相比较,能更有利于对电流变传动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识别和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3.
电流变体系在外场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固态结构,而其性能与所形成的结构密切相关.不考虑体系非静电力时,体系自由能为静电能的负值,而静电能与有效介电常数成正比.基于Maxwell-Wagner模型,推导出有效介电常数关于颗粒体积比的一系列正幂项解析表达式,计算球颗粒悬浮于介质或导电液体中构成的3种立方结构的有效介电常数.计算结果表明:电流变体系中球颗粒为介质球或是导体球构成3种立方结构中FCC结构具有最低的自由能.电流变液在由液相向固相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固态结构为FCC结构.  相似文献   

4.
用理论分析和动力学方法, 由无膜粒子和有膜粒子分别与绝缘油组成电流变液的介电弛豫,发现某些电流变人有强烈的频率依赖性,得到了随频率变化的固-液转变的临界转变频率和转伪淦德士矶龋致哿烁W加膜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和水的活化作用,同时,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个简化模型描述载流子在电流变液中的输运 .颗粒极化可分为两部分 ,慢极化分量由载流子的受阻输运所致 ;快极化分量是载流子所在介电背景的极化 .在切变场中 ,一个强的电流变强度要求强而相对稳定的颗粒相互作用 .大的极化强度确保相互作用强度 ,合适的极化速率和介电损耗以保证颗粒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性 .根据计算结果并考虑到切变场对介电响应的影响 ,这里给出一个半经验电流变活性判据 :对于ω <10 3s-1,ωτ >10 -4 ,存在 1相似文献   

6.
电流变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电流变液的在外电场下的液-固相变过程,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简单偶极势来描写,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一个给定的外电场,当系统温度逐步降低的时间,电流变液中的颗粒首先会沿电场方向排列成链状结构,然后逐步转变成块状体四方结构。研究结果与作者前期用统计力学方法所得结论相一致,也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液和电流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流变液的研究进行综述,涉及的内容有:电流变效应的机理、电流变液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电流变减振器阻尼力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模式主要有流动模式、剪切模式和复合模式等三种。针对流动模式的充气式电流变减振器,推导出其在压缩和复原过程中阻尼力的计算公式。压缩和复原阻尼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电流变液基础粘度引起的本底阻尼力,电场强度函数的电致阻尼力和气室气体引起的压力。电流变减振器的特点就在于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来控制电致阻尼力,达到调节复原和压缩阻尼力的目的。并对影响阻尼力大小的结构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流变液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流变液是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固体微粒分散于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所形成的一类稳定悬浮液。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智能材料,由于其具有在液体和固体之间进行快速可逆转变的特性,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控制、汽车、通用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有可能在这些部门引起革命性的变化。本文详细评述了电流变液在作用机制,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电流变液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流变液中悬浮粒子形状对其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近邻相互作用近似方法 ,计算了悬浮于液相中旋转椭球颗粒在外场下形成的不同结构的电偶极矩相互作用能 .发现相互作用能随c/a(c、a分别为椭球长、短半轴 )变化而变化 .这一现象显示悬浮颗粒的形状对电流变液的相互作用能有很大影响 .  相似文献   

11.
电流变流体是由一种基液,加入非导电介质微粒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液体,因其独特的电流效应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流体的力学性质可迅速发生变化甚至相变固化,流体的力学性能依赖于外加电场的强度、介质微粒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以及介质微粒的大小。文章基于一个类似Maxwell模型的简单机械系统,采用非连续介质力学的内蕴时本构理论,在仅考虑电场强度对电流变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下,发展了一种描述电流变流体的本构模型,预言了电流变流体的力学行为随电场强度的变化,描述了材料在不同电场强度下应力随应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电流变液中介电颗粒在平行板电场中的运动。严格考虑了介电颗粒与极板的相互作用,利用特殊函数得到了封闭的积分表达式。其中偶极矩与一组无穷多个镜象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严格表达式,可以方便地用来处理电流变液中颗粒与极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电流变传动器的非高斯过程.高阶谱分析是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的有效技术,它可以定量描写信号间的非线性耦合,可以抑制噪声、保留了信号的相位信息.本研究当零均值的非高斯白噪声干扰电流变传动器时,利用输出的采样数据,建立四阶累积量的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和自回归三谱,用于分析电流变传动器的动态特性.电流变的传动器的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是用NI虚拟仪器构成的.  相似文献   

14.
 巨电流变液具有很好的流变性能,其特性用传统电流变液模型无法解释,要认识巨电流变液的物理机制并完善、提高其性能,须提出新的物理模型。综述了尿素包覆Ba-Ti-O纳米颗粒电流变液、极性分子型电流变液、极性分子饱和取向极化模型等巨电流变液的发现过程和研究进展。分析表明,现有理论模型都是在相对简单的物理模型上提出的,尚不能很好解释巨电流变液中的所有现象,在计算处理上也需做近似和假定参数,因而具有一定局限性。这不仅仅是因为液相黏度、颗粒介电特性、包覆层特性、极性分子、表面改性、工作温度、浓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复杂性,还可能有尚未认识的因素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电流变液体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电流变液体的研究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描述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与电场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将压降分成流体粘性阻尼引起部分和控制电场引起部分,该模型为新型电流变流体减振器的力学分析与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电流变体及其在机械装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变体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表现粘度发生显著变化的流体。近年来,作为一种智能流体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阐述了电流变体的组成、作用机理及其性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流变体在机械装备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利用电流变技术设计的器件应用到机械装备中,可明显改善装备的技术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流变液的粘度随电场强度变化的原理,利用摄动方法,在直流电场中用电流变液实现可控阻尼振动并研究了其运动规律,得到了振动物理量与直流电场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