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中生活着丰富的微生物类群,是一个重要的地下生物宝库.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分解者,对环境起着天然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维持能力方面极其重要.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植物-土壤-微生物的有机整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指生命体在遗传、种类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变化.从遗传、分类、生态功能以及系统发育等多方面阐述了当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探讨了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对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岩溶地区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的草丛(HL)、灌丛(SL)、灌乔林(SAF)、次顶极乔林(SCAF)和顶极乔林(CAF)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关联分析,探究森林恢复能否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为岩溶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森林的恢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3.
以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9种典型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对该地区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午岭地区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现出天然混交林天然纯林人工林的特点,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于人工林;在群落垂直层次多样性上,该地区各森林群落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总体上呈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趋势;在演替系列中,演替中期或中后期的森林群落类型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在β多样性上,森林群落之间的相异性普遍较低,但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与其他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4.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5.
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而土壤微生物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剧烈的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了巨大影响.氮沉降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有效氮累积,通过改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微环境以及土壤微生物间的关系,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的改变.基于此,通过整理国内外关于模拟大气氮沉降导致微生物变化的研究,从氮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功能群以及响应机理等方面探讨其对微生物产生的影响.探究氮沉降将如何改变微生物功能,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  相似文献   

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N、C、P等)转化和循环的主要动力,它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等生化过程。另外,又是土壤养分的储备库和植物生长可利用养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土壤肥力水平的活性指标,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研究方法、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来阐述目前国内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作用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生物学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BIOLOG微平板技术对广州市黄埔区龟山重金属污染下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黄埔区龟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全Cd和全Zn含量大大超出广州市背景值,并对微生物群落产生最大负效应.土壤环境的恶化导致细菌数量减少,微生物代谢活性滞后,对醣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利用低,多样性指数降低.黄埔区台湾相思和尾叶桉根区土壤细菌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裸地.由于重金属污染对根区土壤的影响较大,台湾相思和尾叶桉根区土壤的细菌数量、微生物碳源利用类型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然而,台湾相思根区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迅速上升趋势,并较其他供试土壤具有更高的代谢能力;另外,台湾相思不仅可以稳定土壤中的Cu和Pb,还能吸收Cd和Zn,并且其固氮能力能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对土壤条件进行改良,也是广州市常用的造林先锋树种,适合作为广州市黄埔区重金属污染地植被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8.
对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虫的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共同性指数进行了分析.10个生境中土壤虫数量最多的是人工红松林,最少的是草甸.土壤虫的多样性指数与类群数和个体数密切相关,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基本成正相关.生境特征越相似,土壤虫种类就越接近.土壤虫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以人工红松林和人工云冷杉林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9.
选择了7种江苏盐城原生滨海湿地的典型滩面作为研究对象,对生物四季、不同深度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微生物群落生理功能多样性(CLPP)分析,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滩和芦苇滩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最高,而碱蓬滩最低,光滩介于二者之间;表土层微生物活性的季节波动比亚表层大;芦苇滩和互花米草滩的多样性季节变化的表层土和亚表层土的差异较小,而碱蓬滩和光滩的差异较大;在7月和10月时,互花米草滩和光滩的多样性较为接近,且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而在1月和4月时多样性差异大,且群落结构明显不同;芦苇滩和互花米草滩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一致;引起不同滩面、不同季节、不同深度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由不同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总体利用能力造成;季相变化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子,滩面类型次之,而不同深度(0~40cm)所产生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山西工矿区生黄土为供试土壤,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供试植物材料,通过室内培养实验,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研究不同浓度PAHs和HgCl2单一及复合污染种植黑麦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AHs与HgCl2处理下黑麦草土壤微生物基因条带差异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污染处理下基因条带数稍有增加,而高浓度污染处理下部分基因条带消失.各污染水平下土壤微生物所共有的优势条带较多.在HgCl2单一污染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首先随着污染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污染浓度大于3 mg·kg-1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最高浓度60 mg·kg-1时,较对照组降低5.0%;PAHs单一污染与HgCl2单一污染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相似的规律,污染浓度大于10 mg·kg-1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开始降低,在最高浓度50 mg·kg-1时,较对照组降低了2.8%.HgCl2与PAHs复合污染在中浓度A22(PAHs 5 mg·kg-1、HgCl215 mg·kg-1)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表现为协同作用,而在最高浓度A36(PAHs 50mg·kg-1、HgCl260mg·kg-1)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参加有机质的分解,又参与腐殖质的形成.研究了玉米秸秆覆盖和深埋2种还田方式对土壤生态系统中主要微生物数量、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秸秆还田使土壤中细菌、放线菌...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旅游开发以及旅游干扰活动对三亚临春岭森林公园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为热带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依据,研究选取三亚临春岭森林公园为调查对象,沿登山步道垂直方向由近及远选取三个区域,游人干扰区(0~3 m)、景观绿化区(10~30 m)、人工成熟林区(100~150 m),分别提取土壤总DNA并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的群落构成和多样性。三个区域表层土壤共获得134 713条序列,OTU总数为1 936个,其中三个样地的共有OUT数目为424个,约占OUT总数的21.9%。三个区域的土壤细菌可分为13个门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三个区域中均占绝对优势。人工成熟林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高,而游人干扰区和景观绿化区微生物分布更相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壤质量评价是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问题,通过概述生物学指标(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在矿区侵蚀土壤研究中的应用,阐明土壤的生物学指标对土壤质量的生物指示功能.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为客观地评价土壤质量,提出了矿区侵蚀土壤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森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对于其被子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点,还缺乏深入了解.据此,研究分析位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 ha喀斯特森林样地内各个垂直层次的被子植物在5m、10m、20m空间粒度上的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发现乔木层的种和属数量,包括独有种和属数量,均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此外,在各个...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科技咨询导报》2009,(19):117-118
本次研究土壤采样于张家口市赤城县水稻生产基地,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来研究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后用Statistica软件对微生物类群和矿质元素做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可培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都较高。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中的某些菌类和个别矿质元素有一定关联度。  相似文献   

16.
选择张家口崇礼区东部山林,沿海拔高度设置样地,开展森林植被组成结构调查,分析其植被特征和生物多样性沿海拔高度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森林植被类型以白桦为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林为主,随着山地海拔升高,逐渐演变为以华北落叶松为优势种的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森林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沿海拔高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多样性最大值区域位于海拔1900 m;森林物种丰富度主要受灌木层物种变化的影响.森林地表枯落物在海拔1500 m和1900 m样地积累较多,乔木植物对地表枯落物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7.
添加豆科植物对弃耕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检测法,分别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弃耕地在演替早期人工添加豆科植物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沙打旺(Astragalus huangheensis)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豆科植物后,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显著增加(除草木樨外);MBC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比率、土壤微生物在BIOLOG微平板上的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和碳源利用能力及其代谢多样性指数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内蒙古荒漠草原中间锦鸡儿灌丛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传统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中间锦鸡儿灌丛内外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群的种群差异,并且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中间锦鸡儿灌丛土壤微生物总数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Shannon-Weiner指数均在表层土或次表层土中最大.这说明中间锦鸡儿灌丛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异质性.灌丛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均大于灌丛外的数值,Lysobacter、诺卡氏菌属只集中在灌丛内,这说明中间锦鸡儿灌丛能够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对中间锦鸡儿灌丛土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较大,对放线菌没有显著影响,速效钾和硝态氮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9.
皇甫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乔木林地(人工油松林)、灌木林地(人工沙柳灌丛)、草地(自然恢复草地)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类群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优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多于乔木和灌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越高,放线菌的白抱类群越少,土壤质量越好;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多少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优势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喀斯特石山特有植物小花异裂菊Heteroplexis microcephala Y.L.Chen.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及差异,揭示其生态适应机制,采用土壤养分分析常规方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小花异裂菊5个典型分布地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异裂菊根际土壤中,速效钾、全钾、pH、全氮、全磷、碱解氮、交换性钠以及交换性镁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均高于非根际土壤;2个分布地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非根际基本相同,其余3个分布地则根际明显高于非根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类型均为羧酸和糖类化合物,4个分布地的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率均明显高于非根际;主成分分析显示,糖类化合物是驱动小花异裂菊根际和非根际碳源代谢差异的主要碳源;冗余分析显示,全钾和交换性镁对小花异裂菊根际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影响呈正相关,全磷、速效磷、交换性钙与碳源利用呈负相关。本研究表明,通过分泌微生物代谢利用最广的糖类和羧酸类碳源来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并形成适宜自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