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娄底监察分局辖区有娄底市、邵阳市二个地级市,煤矿分布在13个产煤县(市、区)的91个乡镇,共有各类煤矿613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10处,地方国有煤矿19处,乡镇煤矿584处。这些矿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79处,高瓦斯矿井168处,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121处,煤层自燃发火倾向矿井117处,水害危险矿井26处。高瓦斯矿外、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71.75%,突出矿井占矿井总数的44.78%。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浊度矿井水的特点,采用试验方法,选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实验研究絮凝剂对矿井水浊度去除效果。通过正交混凝实验,研究了混凝药剂的投加量、混合转速、混合时间、反应转速及反应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矿井水的最佳混凝药剂及投药量及最佳水力条件。  相似文献   

3.
姚威  任青山  高万兴  于博 《科技信息》2012,(20):392-393
通过区域构造力学成因分析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平顶山十矿的地应力状态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平顶山十矿受印支期的古应力影响较大,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SW向,最大主应力与埋深的关系为σ1=0.04H+8,为高地应力矿井,研究结果对矿井支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波  周宇 《安徽科技》2010,(4):49-50
煤炭资源是煤炭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刘桥一矿1981年投产,经过近30年的开发。煤炭资源逐渐萎缩,矿井剩余资源储量仅有1100万吨.按目前的生产能力.可采期不到7年。因此,合理开发和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对刘桥一矿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刘桥一矿把有效利用资源作为一项生产经营方针,  相似文献   

5.
杨庄矿1966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矿井改扩建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最高生产能力达224万吨/年。目前矿井资源较丰富,工业储量8700万吨.可采储量5100万吨。煤种主要是瘦煤、贫煤和焦煤等。井田的构造有褶曲、断裂构造.其中一水平地质构造简单,  相似文献   

6.
曾家山煤矿是一个开采老矿,已进入末期开采。该矿在通风安全管理方面,一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优化矿井通风系统,提高矿抗灾能力,打造节能型矿井;二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三是狠抓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管理水平。可对提升矿井通风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科技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刘桥一矿作为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矿,坚持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同绕提高经济效益,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 石台煤矿位于淮北矿区闸河煤田.是一个年产150万t的大型矿井,23123采面于2006年4月底装面完毕投入生产.该面位于Ⅱ1采区下段黄庄向斜轴部.南为张庄矿界,东邻Fj2断层,西邻Ⅱ3512工作面,北邻Ⅱ3113工作面,其中Ⅱ3512、Ⅰ—13113工作面已回采,与Ⅱ3512、Ⅱ3112工作面之间均有煤柱相隔,张庄矿靠矿界处已经回采。  相似文献   

9.
根据矿井水的水质特性,进行了矿井水的混凝实验研究。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及复合铝铁盐3种混凝剂进行烧杯实验,确定最佳混凝剂,最佳pH范围,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水力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铝铁盐的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为16mg/L;最佳pH范围为7.0~9.0;最佳水力条件为:混合G值为56.5s-1,GT为10170;反应G值为7.9s-1,GT为17280。最佳混凝条件的确定,将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矿井生产系统模拟模型的改进.并用此模型对中国某矿生产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1.
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矿区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矿山废水净化、复用,以保护短缺的水资源,综合分析了矿山废水的主要来源,矿山废水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针对煤炭矿山废水的特点,提出了矿山废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及矿井水、矿山酸性水、矿山含有毒有害元素及放射性元素废水等几种常见矿山的处理方法和矿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海孜矿矿井废水组成和水质情况分析,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水质处理,使其水质满足矿井生产需要,做到了矿井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煤矿采空区充填物特征的分析,结合矿井水的特点和工业废水过滤净化过程,给出了利用采空区充填物对矿井水进行过滤净化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煤矿井下清洁开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与矿井开采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对采矿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即废矸石、废水及粉尘、噪声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全煤巷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全煤化、减少煤岩开采过程中混矸石量;采煤机径向雾屏降尘、溜煤眼粉尘的控制、凿岩时粉尘的治理、爆破时粉尘的控制;井下废水的处理;井下废水的净化;噪声控制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实现清洁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和井下生产的安全,以保持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态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洁净煤开采技术及其环保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与矿井开采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对采矿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及粉尘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全煤巷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全煤化、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混矸石量;采煤机径向雾屏降尘、溜煤眼粉尘的控制、凿岩时粉尘的治理、爆破时粉尘的控制;井下废水的处理;井下废气的净化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实现洁净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和井下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矿区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明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做到矿山尾砂、废石以及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和对周围环境的“无害化”是矿业生产的最大效益;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矿区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酸性高砷煤废水的形成机制和特点,简要介绍了目前处理酸性含砷废水的几种技术,并针对黔西南独特的岩溶地质特点,探讨用碳酸盐岩处理酸性高砷废水的可行性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煤矿废水排放引起的矿区水环境污染,实现煤矿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对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的分析,针对煤矿废水污染较轻的特点,提出用人工湿地处理煤矿废水及相应的回用模式.人工湿地作为二级处理单元有投资省、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等诸多优点.根据阜新海州矿涌水的水质、水量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立了该矿井水人工湿地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模式.从理论上论证了该矿井涌水人工湿地处理及回用模式的可行性,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衰老矿井低碳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储存的有限性,决定了煤矿产量存在一个由增长到衰老的过程,作为碳生产大户的衰老矿井同时面临着资源赋存条件不理想、储量不足、产业结构单一,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煤矸石、矿井水、余热等有价值的"废物"没有加以利用,浪费等问题。本文将在综合分析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阐述衰老矿井的界定及其发展瓶颈,并结合国内外煤矿对衰老矿井低碳发展进行SWOT综合分析,分析结论证明发展"衰老矿井摆脱各种不利条件约束,通过低碳运行转型是实现延长矿井生命周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治理酸性矿井水是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粉煤灰以其独有的特性对酸性矿井水有一定的处理效果.粉煤灰处理酸性高铁高锰矿井水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关键途径,同时可以达到以度治废的效果.该文利用GENESIS XM260S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粉煤灰化学组分,通过NaOH、CaO、Na2CO3、NaCl、HCl、H2SO4等改性剂改性粉煤灰,以此来提高粉煤灰对酸性矿井水的处理性能,实验确定Na2CO3为最佳改性剂,出水水质达到并优于GB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